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第17-19届田径世锦赛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田径实力最强,3届均位居榜首,第2名分别是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加拿大,总体竞技实力较强。其中肯尼亚在这3届田径世锦赛中成绩呈下滑趋势,埃塞俄比亚的成绩有所波动,牙买加成绩比较稳定,加拿大进步比较大,中国在第19届田径世锦赛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各国优势项目分布广泛,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实力强的国家有美国;速度性项群竞技实力强的国家有美国、牙买加、英国,我国速度性项群竞技实力水平较弱;耐力性项群竞技实力强的国家有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我国田径总体呈现女强男弱的特点,我国快速力量性项群获奖项目为女子铅球、女子链球、女子标枪,女子20km竞走、女子50km竞走是我国在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25届、第26届、第27届3届奥运会田径决赛成绩和第7届、第8届、第9届全运会田径决赛成绩的整理、统计,用客观数据说明了世界田径运动在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投掷项目水平在第27届奥运会中得到重视并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整体出现滑坡,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有被逐渐拉大的趋势,优势项目滑坡明显。我国选手竞争力较低,因此,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我国第13届运动会田径比赛的最好成绩与第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最好成绩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短跑项目男女的最好成绩都有小幅度提高,中长跑项目男女的最好成绩都呈现下滑态势,田赛项目女子有所进步,男子严重下滑,我国男子和女子的整体田径竞技水平都比较落后.建议制定有效的训练方针、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巩固优势项目的优势,增加劣势项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田径是奥运会的金牌大户 ,男、女共有 46个项目 ,36 8个名次。中国田径队在第 2 7届奥运会上 ,只获得了女子 2 0 km竞走冠军 ,女子 10 0 0 0 m第 7名 ,女子 4× 10 0 m第 8名共 3项。下届奥运会哪些项目有希望突破呢 ?本文统计了 2 0 0 0年田径全国最好成绩并与奥运会成绩和世界最好成绩做一比较 ,看目前我国田径各项运动水平在奥运会与世界田径运动中的位置 ,找出优势项目 ,备战下届奥运会。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 0 0 0年全国田径最好成绩 ,第 2 7届奥运会第 8名成绩 ,2 0 0 0年世界田径最好成绩。1.2 研究方法数据统计 ,对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23~2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了我国田径的整体实力,研究结果显示: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女子投掷和男子跳跃四大类项目为我国奥运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链球和男子竞走等项目为奥运会田径新兴潜优势项目;田径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没有实质性改变,争金夺牌的项目偏少,优势项目成绩稳定性差,滑坡现象普遍存在,参赛能力有待提高,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应作为我国田径运动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10、11、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男子项目总体成绩有所提高,具有很大的发展势头和空间,110米栏、400米栏项目成绩呈逐届下滑的趋势,且下滑较明显;女子项目总体成绩下降趋势,且成绩下滑较明显,只有200米、标枪项目呈逐届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将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各项目的成绩与奥运会、世锦赛和2009年世界排名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田径项目目前的状况.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田径的优势项目有男、女子竞走,男子三级跳远和女子的铅球、铁饼、链球;我国田径的某些单项成绩目前已达到世界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高水平的运动员人数较少,没能形成一个高水平群体,平均水平与世界水平差异显著,制约了这些优势项目在比赛中的稳定发挥和取得好的名次.另外,大多数的项目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8.
从运动成绩分析大学生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9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各项目运动成绩的整理和统计,分别对策9届与第5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各项目同组别第1名、前8名平均比赛成绩和第9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各项目不同组别第1名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运动员在本届锦标赛比赛中的表现并从中得出结论,使我们能正视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田径世锦赛男子成绩发展态势及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体育科技》2006,27(1):47-50
以第三至第十届田径世界锦标赛男子各项前三名成绩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中的发展系数来探讨田径世锦赛男子项目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三至七届绝大部分项目呈发展上升趋势;但从第七届之后除400 m之外,男子短距离径赛、中长距离径赛、田赛和十项全能项目都呈下降趋势,而长距离径赛、竞走和跨栏项目则呈增长态势。在此基础上,利用三数据建模预测法,给出了田径世锦赛主要男子项目的预测模型和第十届田径世锦赛的预测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亚运会灰色预测广岛亚运会田径游泳成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北京亚运会田径游泳成绩灰色预测结果,阐述了预测比较准确的理论依据及其少数项目预测误差稍大的原因。继而预测了第12届亚洲运动会田径游泳项目第一名的成绩,供田径游泳教练员运动员参考。原始数据取自第6届至第11届亚运会成绩公报,全部计算在CASIO—PC上完成。  相似文献   

11.
第14届亚运会田径竞赛新格局及运动实力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14届亚运会田径决赛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了参赛国及整个亚洲竞技田径运动实力.结果表明:本届比赛奖牌、得分成分流态势,亚洲田坛竞争格局并不均衡,呈鲜明的4类集团等级(金字塔)结构特征.以世界田径水平来衡量,亚洲女子成绩表现优于男子,径赛项目稳中有升,田赛项目呈衰退趋向.此外,还对亚洲田径项目优势类别进行了划分,并就其近期发展战略目标作以客观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奖国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并与上届亚运会田径赛上各国总排名相对比,从而研究亚洲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中日争霸格局瓦解,亚洲田径竞技已是多极化发展方向;中西亚国家外援军突起;各国瓜分奖牌;亚洲田径整体竞技实力低落;我国田径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伦敦奥运前景堪忧等。另外,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田径竞技未来发展重点项目,为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以及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达标类体育项目运动水平百分制评定法,以12、13届亚运会当年的世界田径最好成绩为标准,对12、13届亚运会田径运动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现:与第12届亚运会相比,第13届亚运会田径运动水平男子呈停滞状态,女子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亚运会田径比赛中的成绩与2001年广州九运会田径比赛成绩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九运会可代表我国新世纪初的田径水平。将九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与2001年全国田径纪录进行比较,分析中国运动员的表现,用客观的数据得出中国田径在亚洲田坛所处的位置,促进中国田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分析中国田径在参加近20年来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3大赛事及7届全运会所表现出的特点。研究认为,中国田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个别项目突出,“阴盛阳衰”现象仍然存在,但中国田径发展形势看好。2008年奥运会以竞走为突破口,应有上佳表现。  相似文献   

16.
亚运会与亚洲的地缘政治——兼论亚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潮 《体育科学》2006,26(12):3-8
亚洲的政治经济格局和体育格局由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五大板块组成,亚洲地缘政治深刻地影响着板块之间和板块内部关系的演变;亚运会成为展现亚洲国家形象和实力、地位的舞台,亚运会的历史表明,主办国更关注于它的政治功利性。亚运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也有赖于亚洲地缘政治与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对中国田径运动队目前竞技实力进行研究尤为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根据2002年以来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以及亚运会上的综合表现,发掘田径竞技项目的优势和潜优势项目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以期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及积极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各个国家和地区田径比赛成绩及金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由亚运会金牌走势分析中国田径。结果表明:以巴林为首的西亚国家继续保持着对金牌强劲的冲击力,南亚的印度上升势头强劲,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的实力不容小觑,东亚的日、韩表现平平。亚洲田坛格局出现变化,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西亚(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等为代表)在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亚运会中取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亚国家田径项目崛起的社会学因素进行探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近三届亚运会成绩我们可以看出,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等为代表的西亚国家对亚洲田坛冲击很大,改变了亚洲田坛金牌分散的局面;(2)西亚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田径上投入极大地鼓舞了运动员的士气,提高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3)西亚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从国外合法"引进"优秀运动员,使得西亚在运动员的配备上更上一层;(4)西亚在近几年奥运会和其他重要赛事的带动下,为西亚田径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5)西亚女性的解放,女性参加运动会的允许,使得西亚在女子的成绩上大大提高,同时提升了西亚的整体实力;(6)西亚在亚运会比赛中暴露出的非合法化问题也较突出,如兴奋剂、雇佣军等非合法化问题的显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从第14届亚运会看西亚田径运动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07-209
西亚在第14届亚运会上一举夺得11枚金牌,成为本届比赛中的黑马,从而导致了亚洲田坛的实力格局变化。剖析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将有利于我国田径运动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巩固在亚洲田坛的霸主地位。章运用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亚诸国在本届亚运会田径比赛中的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身体条件、优越的训练比赛条件、强大的经济支持以及在比赛中暴露的运动员非合法问题是其崛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