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照一定标准分类。2.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系统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并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3.结合内容开展思维训练,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教学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猜一猜,引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古钱币的图片)师:猜一猜,这是什么?师:这些中国的古钱币现在已经不流通。中国现在流通  相似文献   

2.
【案例内容】新课标苏教版第四册《比较大小》想想做做第五题【教学实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估一估、猜一猜的游戏。(课件出示:第5题,三杯黄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游戏。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件神秘的礼物,请你猜一猜:长长方方像座房,根根小棒串成行,中间还有一根梁,加减乘除计算忙。学生猜谜。揭示谜底:算盘。2.揭示课题。谈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算盘。你们想认识算盘、学会运用算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算盘、了解算盘、应用算盘,学习用算盘表示数。板书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54、55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莫比乌斯带1.教学片断——制作实验,认识莫比乌斯带。师:这是一张长方形纸条,一只蚂蚁在纸条的正面,在它的反面有一点面包屑。猜一猜,蚂蚁能爬过去吃到面包屑吗?注意,蚂蚁不能爬过纸条的边缘,也不能撕毁长方形纸条。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重点】能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全面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规律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送给每位同学一个小礼物,你们想要吗?生:想!师:想要的同学赶紧上来领吧!(学生一拥而上)师:我这样发好吗?生:不好,太乱了。师:怎样发好呢?生:一组一组发或一排一排发。师:好主意!按顺序去发,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学生在用手“表演”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力,锻炼手指的灵活性。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演、音乐、绘画等),认识手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日常生活物品,绘画纸,投影仪,磁带,彩笔等。【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板块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活动板块三、四;第三课时完成活动板块五、六。【教学流程】[活动一]猜一猜1.师做生猜。教师在投影仪下做手的动物灯影游戏,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让学生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或有特点的动作。2.生做生猜。自己选择小伙伴,比划手指,做出手影游戏,让其…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 ̄95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一、游戏:猜一猜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大朋友。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教师的背面)猜一猜她是谁?生1:是你,张老师。生2:我猜也是张老师。师:是不是张老师呢?咱们接着看。(随着镜头的旋转,教师的正面出现)你们很厉害呀!怎么从背面都能认出我来?生3:我看老师的身材和…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4页。【教学目标】1.借助"分不完有剩余"的经验,了解余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并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2.通过搭一搭、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在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除数和余数大小关系。3.积累操作和寻找规律的活动经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计算、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进行简单的解释和说明。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引发探究引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老师这儿有三个信封,谁能很快地  相似文献   

10.
【适合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交流课外识字方法,学习在生活中自主识字。2.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培率分类的意识,了解动物的知只。3.运用猜一猜、演一演的方去,学习拟声词、动态词,积累多样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活动准备】一张书签、一份“远离网络承诺书”【活动过程】一、通过互赠礼物的活动,体验游戏诱惑带来的负面影响1.师生互致问候,互赠礼物今天给大家带来两样礼物。一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好玩的很有挑战意义的游戏,二是带来一种最新出版的游戏碟赠送给大家。要求学生也能回赠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片段1】认知再现(师出示一布袋,放入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师:大家猜一猜,摸一次,可能摸出哪种情况。生:红球。生:黄球。  相似文献   

14.
陈润展 《考试周刊》2014,(44):95-96
文章选取了"找次品"教学中的4个教学片段:【片断一】实验操作,感知策略;【片断二】引导探究,寻找策略;【片断三】深入探究,验证结论;【片断四】引导观察,寻找规律。4个教学片段环环相扣,一次比一次更深入,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探究的深层次,从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余颖 《江苏教育》2012,(25):11-14
【课堂回放】一、操作感悟1.猜一猜。师抓一把小棒,问: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手里拿了多少根小棒?生1:20根。生2:15根。2.数一数。师:到底有多少根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教师边将手里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摆到黑板上,学生  相似文献   

16.
【单词识记】1.gift n.礼物;赠品;【同义词】present礼品;礼物。例如:My friend gave me some presents/gifts on my birthday.在我生日那天,我朋友送给了我一些礼物。We are just going to get some presents/gifts for our teacher.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案情】最近听了一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9091页"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现摘录教学片段如下:在学生已完成对有两个不同颜色(一个黄颜色、一个白颜色)乒乓球,任意拿一个,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白色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接着组织进行了如下教学:师:同学们,老师袋中有4个乒乓球,两个白色,两个黄色,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生1:白色。生2:黄色。  相似文献   

18.
活动准备 :各种钟表、作息时间表、谜语、名言条幅 ,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硬纸板、剪刀。活动过程【猜一猜】最长又最短 ,最多又是最少 ,最快又是最慢 ,不要钱买 ,又是最贵。【认一认】看钟表认时间【做一做】用硬纸板做出一个钟面拨出下面的时刻起床6∶30∶上学7∶30上课8∶00放学4∶30∶看电视7∶20睡觉9∶00【说一说】汇报你了解的交通工具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分钟行多少米?【填一填】把你每天的作息时间填在下表里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起床上学放学午休上学放学 做家务 看电视 睡觉活动延伸【演一演】我是农民 ,要和…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经过查找阅读书籍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在讨论交流中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并会初步判断平年、闰年。【学习准备】1.课前收集与年、月、日知识有关的报刊、杂志、近几年的年历卡。2.每6人编为1队,每队分别为红、黄、蓝、绿、紫……3.每人准备1个小宠物。【学习过程】一、猜谜语游戏中感受“年、月、日”。1.猜一猜,老师带来的是一件什么东西?(多媒体出示)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2.(出示日历)老师撕下一…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耀96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1.让学生介绍学校;介绍班级;介绍自己。2援了解班级人数、男女生人数。二、谈话导入1援(课件出示上图)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信息猜一猜,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内容?(板书:可能性)你从哪看出来的?你们以前学过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