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辅导员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力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在工作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以日常管理为依托,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就业指导为载体,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抓手,构建“两融三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基础,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高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校(淮南师范学院)实施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高校有劳动育人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教育资源投入匮乏和育人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创新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劳动育人实践路径,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为有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育评价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劳动教育评价面临着评价主体单一抑制了劳动教育活力、评价内容片面限制了劳动教育选择、评价形式固化影响了劳动教育创新、评价应用弱化削弱了劳动教育效能的四维难题。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应重点发挥第一课堂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形塑,第二课堂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习得,第三课堂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养成的育人功能,从三课堂协同推进的评价机制“联动”、三课堂职责清晰的评价主体“明确”、三课堂各有侧重的评价内容“重塑”、三课堂系统整合的评价形式“智慧”四维协同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必要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总结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提出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实现劳动教育培养和塑造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劳动教育新的使命。高校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遵循,与时俱进,创新路径,不断开拓劳动教育的新境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为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流于形式、与“德智体美”四育融合不够、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本研究从方法论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全新育人体系、做到因材施教和创新方式方法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自2020年以来,高校劳动教育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相关社会实践及学术研究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现有研究也发现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不足是政策落地过程中的普遍问题,阻碍着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梳理相关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及具体实施中的困境,从“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视角,探索高校劳动教育中观体系构建路径,通过思辨研究,发现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具有理论可能性和现实操作性。从全员协同、全过程融通、全方位集成的视角,劳动教育中观体系可从统筹规划、主体协同、多元集成、纵向贯通、优化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新时代劳动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校劳动教育伴随着新中国不断成长,从历史演变、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等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可以探寻高校劳动教育“变与不变”的内在依规和理论逻辑、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瓶颈和现实困境以及新时代实现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向和关键进路。  相似文献   

9.
为破解职业院校实验室在劳动教育中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对职业院校实验室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进行分析,提出职业院校实验室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即:转观念,在劳动教育中主动作为;建课程,在劳动教育中打造“抓手”;抓管理,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帮手”;强合作,在劳动教育中对外“牵手”,为职业院校实验室开展劳动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全方位实践,对于推动“五育”并举、深化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协同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高校应从三个方面来努力:课内课外协同,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校内校外协同,打造链条式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线下线上协同,探索立体化劳动教育时空体系。通过以上三重维度进行路径构建,能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全方位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设计、考核评价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实际,主要从劳动价值观、劳动文化、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以及劳动评价出发,探索构建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的路径和策略,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以期培育出具有劳动认知、劳动智慧、劳动能力且能够肩负起新时代发展重任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与高校劳动教育融合使高校素质教育展现出新面貌,随着劳动观念和形态的改变,劳动教育创新的需求逐渐扩展。高校需提升应用人工智能效率,促进全面而有效的劳动教育开展。简述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价值与使命,探究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结合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厘清认知,树立新时代劳动意识”“目标分层,发展新劳动能力”“优化过程,提升各环节教育实效”“因材施教,搭建新劳动教育场景”等教学措施,为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劳动教育变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胡皓月 《林区教学》2023,(12):95-100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大思政”的“整体观”思维和“三全育人”方法论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巩固中小学劳动育人成果,促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时,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缺乏全方位、整体性、协同化育人的机制等现实困囿,基于“大思政”视角探索式提出大学生劳动教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成为热点。根据国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总体目标,地方高校应加强劳动精神学习宣传,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分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劳动教育中要努力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真正在劳动教育中贯穿“三全育人”理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得教育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由于高校大学生所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认知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自主劳动能力、劳动意识有所缺乏。文章立足于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意在结合现阶段时代背景探讨面向高校大学生实现劳动教育时需要把握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劳动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文章通过实践分析可知,新时期劳动教育工作开展,应通过有效树立劳动教育目标、设置专项劳动教育课程、加强拓展型劳动实践活动组织落实、提升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思想引领力度等路径,达到优化劳动教育效果,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发展。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课程实践相结合,以北京城市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劳动实践为依托,分析大学生面对劳动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通过理论、实践和数据分析,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劳动教育现状问题,从制度、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劳动教育多点性和连续性方面提出实践路径,以提高学生的劳动价值感,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缪昌武 《江苏高教》2020,(4):60-63,90
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中,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新时期高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内在逻辑,并进而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现阶段高校包括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重心。劳动教育不会矮化高职的形象,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视阈下,高职院校要注重在探究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相互关系中寻求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玉俊 《辽宁教育》2023,(22):86-89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密不可分。学校基于“和合教育”办学特色,通过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家校社协同共育、实施多元评价等路径,促进劳动教育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地实施,培养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9.
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其关键在于构建和实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厘清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并为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主要表现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价值目标,走向“具身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但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课程意识滞后、课程设置片面化、课程实施主体缺位以及课程评价不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困境的消解,需要高校提升课程意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主体支撑、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机制化、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