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太原市部分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长短等方面与心理健康关系加以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参与活动次数的多少、活动时间的长短对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活动次数越多,活动时间适当的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方面都较强,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47-148,151
对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试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研究结论可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解琳 《中华武术》2014,(2):12-14
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人体运动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如何,本文在对宁都三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现状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的合理化干预对策。方法:统一采用SCL-90症状量表的对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134名听力残疾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生明显差,总体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接近44.03%,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强迫、躯体化、敌对、精神病症状是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好的听力残疾中学生比家庭关系好的听力残疾中学生,在抑郁、强迫症状、敌对心理问题上较严重。结论: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人体运动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如何,本文在对宁都三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9,(1):53-56
为探讨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使用尹治国编制的《学生学校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和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驻马店市某中学的32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偏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基本正常,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中学生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的参与在性别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篮球参与度、乒乓球参与度与心理健康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羽毛球参与度与心理健康4个维度(躯体化、强迫症、抑郁、偏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学生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及心理健康量表对482名中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中学生运动友谊、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表明:编制的中学生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来对中学生运动友谊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价;良好的运动友谊可以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行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运动友谊质量、体育锻炼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此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在于进一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存在的差异,探索通过运动干预为手段改善和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性,分析运动干预处方对心理障碍治疗作用,为以后用运动干预手段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定向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HT量表对53名参加定向运动的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定向运动的不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中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有益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建议在学校体育中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测量等方法研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间与黑龙江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揭示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除强迫指标外,每周参加三次及以上对心理健康各指标作用较好.每次参加30~60min比30min以下和60min以上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作用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体育锻炼与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了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国内常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高中学生相比差异存在着显著性;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出现心理不良反应的明显高于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由差到好排序为:二年级、一年级、三年级.提出运用体育手段加强学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是治疗地震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运动锻炼、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集体问卷测试,分析了运动锻炼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能力知觉与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运动锻炼的水平与中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关系。中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水平和努力程度对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个性人格特征影响锻炼的兴趣,而努力方式受性格的制约,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现代中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对中学生抽样、测试、统计、分析、教育得出结论:体育锻炼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了体育运动学校166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体校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出现的比率高于普通中学生,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善体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群体体育消费特征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96-97,102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及体育消费的心理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结合假设性调查对中学生群体潜在体育消费能力和体育消费市场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中学生群体体育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三个阶段,试图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大学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对黑龙江省高校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运用体育保健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 ,探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影响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体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问卷调查、量表评定、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当前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体校13-18岁学生1386名作为研究组,抽取普通班中学生1141名作为对照1组,重点班中学生714名作为对照2组,以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SMHS)为测试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体校学生心理问题人数检出率为36.87%,普通班学生为24.54%,重点班学生为15.69%。体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班学生在量表总分、人际焦虑倾向、过敏倾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较重点班学生在量表总分、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2)体校中女生较男生在恐怖倾向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运动等级、运动专项对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4)不同训练年限对体校学生的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体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同龄中学生差;体校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运动等级与运动专项对体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影响;训练年限对体校学生自责倾向与身体症状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5年来山西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身高、弹跳的数值和技战术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出山西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现状,并且对山西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山西省中学生排球运动的现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可对山西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员得到科学的选材和训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