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太极拳的生理医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就太极拳对人体各系统产生的生理医学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太极拳练习能促进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太极拳练习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功能;太极拳是通过对各大系统的综合作用,达到其健身和养生效果的。太极拳是一项安全的,能促进人体健康的锻炼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文国 《武当》2015,(3):26-27
时下,一些太极拳书上说练习太极拳要有声有韵,许多人看字取义,片面理解,一边播放着音乐,一边练习太极拳,认为这就是有声有韵练太极,殊不知这是对太极拳声韵的错误理解。一、太极拳声韵的含义太极拳声韵的基本含义是指动作的节奏感和连续性,而不是指伴奏音乐的声韵。随着功夫的提高,由外形动作的声韵慢慢配合人体生理运行上的声韵,再逐步提高到体内精气神上的声韵,继而再提升到太极内劲的声韵,最后提高到意念上的声韵。因此,功夫层次决定了声韵的层次,声韵不是练习太极拳的方法,而是检验将各种太极拳要领是否练习到位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众健身的太极拳,人们在练习中普遍使用音乐来进行配乐演练,尤以选用中国民族古典音乐为背景者甚多。在练习中加入了音乐,令人耳目一新,既调动了锻炼者的积极性和健身效果,也丰富了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发展和张扬了民族文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教学实践等方法探讨了民族音乐与太极拳的内在联系、民族音乐在太极拳练习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太极拳与民族音乐的互惠,以期让更多的人关注太极拳配乐,在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均匀缓慢的民乐伴奏下习练太极拳的同时,更深层的诠释、展现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对人体身心的保健作用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进一步阐明中华传统武术运动项目中的太极拳对练习者身心产生的积极作用,使太极拳的习练者认识到太极拳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可以对人体各系统都产生较好的影响,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使之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对陈式太极拳劲力蓄发的能量转换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阐述了太极拳劲力蓄发互变的实质。认为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实质上是对身体筋骨、肌肉、韧带弹性的锻炼过程,相当于把一个没有弹性的或者是弹性不大的弹簧通过螺旋拉升、压缩使其具有更大弹性的过程。其重点是要通过练习来增大人体弹性系数和人体关节间隙。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在技法指导下练习对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的增强,从而提高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文章以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8、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主项提高班的30位同学为研究对象.30名同学通过两年的太极拳练习,在练习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核心稳定性的四项测试(双腿压球两手支撑平衡式、软垫平衡式、单腿半蹲支撑平衡式、8级腹桥测试),并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太极拳技法指导下练习太极拳,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在处于静态收缩或拉伸,持之以往,对其肌肉力量增强的同时确实提高了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中国的太极拳,20世纪60年代开始传入日本。由于练习太极拳后,既能强身,又可御敌,所以近10多年来,日本的太极拳爱好者迅速增加,据统计已超过10万人;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各种太极拳组织。为了寻求太极拳练习对人体机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对某些心脏病患者演练太极拳后,进行心电图及常规检查。下面介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辩证分析当前太极拳与音乐结合的现象。提出太极拳与音乐的融合是随着现代体育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武术规则的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事实证明练习太极拳时配上相应的音乐有利于提高练习者的兴趣、易入境和陶冶情操;应用到教学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集体演练具有指挥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太极拳与音乐之间的节奏旋律并不十分相符,我们只有找到两者共同存在的有机结合点,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东方古老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诞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太极拳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坚持参加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人体不同系统的功能.太极拳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观察6个月太极拳练习组和未进行太极拳练习组,研究太极拳对预防中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如睁眼、闭眼单脚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10m往返步行和直立体前屈。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组要比未进行太极拳练习组明显好(P<0.05),说明太极拳锻炼对延缓和预防中老年人跌倒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优秀拳种,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哲理。和式太极拳是和兆元在继承陈清平拳架的基础上创造的"带理架"太极拳,历经数代传人的发展,已成为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不仅具有"理技相合"与"耍拳"的理论特色;而且体现出和顺中平、轻柔圆活的技术特点。文章在阐述和式太极拳概貌的基础上,进而对太极拳的理论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木兰拳是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木兰拳对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文章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访谈法深入剖析大学生身心健康病变的成因以及木兰拳对改善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身心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学生参加"翻龙泉"活动训练前后身体成分的变化,来进一步确认该项目具有增进体质健康的体育的本质属性。结果表明:"翻龙泉"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形态、骨骼肌量(SMM)、身体脂肪(BF)、基础代谢率(BMR)等各项指标在训练前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加该活动训练能改善学生身体形态,促进骨骼肌生长,有效减少体脂肪和肥胖程度,使身体质量指数(BMI)更趋合理,能提高学生的基础代谢率和健康评估水平,因而从运动生理学方面确认了"翻龙泉"活动的民族传统体育属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太极拳运动强度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实验法,探讨不同太极拳运动强度在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过程中体现的自身特点,为防治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经过12周的太极拳运动,中强度与小强度太极拳运动对于研究对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影响。小强度与中强度太极拳运动对于身体形态均有显著的影响。中等强度对于腰围、臀围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建议体质较弱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采用小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进行防治。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中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太极拳运动对膝关节损伤影响的研究现状,进一步阐述与膝关节健康的相关因素,旨在为研究与太极拳有关的膝关节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健康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进化生长过程与维护自身健康方面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之一,其健身功效已经被长期大量的实践所验证,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水平,适合当代社会对于健康的需要,符合健康传播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原则。同时,其身心俱健的功能与效果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对于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并从健康传播的四个层次划分出太极拳自我健康传播、太极拳人际健康传播、太极拳组织健康传播和太极拳大众健康传播。通过太极拳健康传播的四种类型与途径,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目标,使我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造福全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实验等研究方法,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改善骨代谢、改善免役系统的机能,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提高肺活量、预防老年人摔跤、预防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良好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要素之一,保持一定水平的力量素质对青年女子的体质健康和自身防卫很重要。文章通过对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习练简化太极拳进行研究,观察习练简化太极拳对青年女子力量素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每周习练2-3次简化太极拳对青年女子的腿部和腰背部力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阳刚的一面,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阴性文化特质,而太极拳正是吸收了这种特质来追求人类健康的,并形成了具有柔以养身、静以养心、水以养德等阴性特质的太极拳健康文化。于身体而言,其追求柔以养身,体现在外柔内润、体柔通顺、周身轻灵等方面;于心理而言,其追求静以养心,体现在以缓入静、致虚守静、静则心安等方面;于社会适应而言,其追求水以养德,体现在美善如水、滴水穿石、水无常形等方面。对待阴性柔长的太极拳健康文化特质,既要肯定并发挥其对于健康促进的价值,又要警惕和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唯此,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蕴涵养生、健体、搏击之道,更体现了和谐发展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探讨太极文化,对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全民素质,乃至世界人民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