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探析了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的性质、相应单质的性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要将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模糊 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同种元素的粒子,其质子数一定相同 (D)电离时生成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相似文献   

3.
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合价为-2、0、 4、 6,同学们通过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去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趋势,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运用,还能充分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4.
题目 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同类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甲、乙、丙是由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间存在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训练中,我们花了较长时间才解出如下一道化学推断题,大家感叹该题有狠气! 题目 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C是同类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这些化合物和单质存在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6.
复习寄语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掌握氧、氢、碳、铁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用途、制法及检验方法的有关知识,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及理解酸、碱的通性,了解化学肥料对绿色植物及与生产的关系.记住重要物质的特殊现象、特殊反应及特殊性质;重要反应的现象及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化学科     
例1 A、B、C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3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不同,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这种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例如,氧气是一种纯净物,因为氧气只是由一种有固定组成和性质的氧分子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例1 在反应2A+3B=6C+D中,A是由两种元素X、Y组成的化合物,B是由元素Z组成的单质,C和D的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C的化学式为( )  相似文献   

10.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即:A+BC=AC+B。置换反应突出的特点:在反应中一种单质将另一种元素从化合物里置换出来,故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必有一种单质出现。一、置换反应的类型与发生条件(一)在干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即C、H2等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起的置换反应。如:平等反应。反应规律是:非金属单质十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十非金属氧化物。必须注意:这类置换只能在不活泼金属氧化物里,且要加热才能进行。而K2O、CaO、Na2O、MgO、Al2O3等活泼金属氧化物都不能与C和H2反应。…  相似文献   

11.
题目: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解析:此题是一道有附加条件的关于置换反应的试题,试题针对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分属不同主族的元素的单质与化合物间发生置换反应的问题进行考查。虽然置换反应对考生而言司空见惯,平日练习得也多,但实际考试中却漏洞百出。笔者将从高考阅卷中看到的错误筛选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框图题屡有出现,它以鲜明直观的框图形式、简炼的文字叙述、密集的知识考查点汇集于试题中。研究和开发这种命题形式,有助于提高试卷的卷面质量,有利于综合考查基础知识,便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使知识纵横联系、深化提高训练效果。下面就该类题目进行示例分析。 一、推断类框图题 [特点]:该类题多以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背景,将典型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反应现象和转化关系等融为一体,综合化、结构化、网络化,以框图和箭头指向而设计的一种要求推断框架内物质的成分或写出转化反应方程式的题型。  相似文献   

13.
铁是过渡元素的代表,铁及其化合物的很多性质都是无机框图(或推断)题的常客,其中Fe+Fe^2+→Fe^2+这一反应已经成为解答此类题目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果某金属单质能与其化合物发生反应(属归中反应),则在中学范围内,该金属单质非铁莫属.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人通过事物的共同点把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通过联想可以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一、运用“类比联想”,拓展知识类比联想是根据两个事物间的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方法.触类旁通就是这个意思.1.研究同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性例1.依据氯气与水或碱的反应,类比写出同族单质澳、碘与水或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懈略).例2.依据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过氧化钾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懈略).例3.已知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试完成下列反…  相似文献   

15.
吴歧廷  牛富 《中学理科》2007,(1):1-6,91
1.记住空气的组成成分及相应的体积分数,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 2.掌握氧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反应的原理与实验现象;记住氧气的重要用途,明确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在“氧”、“氢”两章的基础上,进行“碳”一章的教学,介绍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内容不仅跟“氧”、“氢”两章密切相关,也是这两章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氧、氢两种非金属元素,主要介绍它们单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而碳元素则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元素知识体系,作为今后认识其它非金属元素的标准和实例。2.补充和发展了前两章的有关概念,使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一级过渡。例如把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提高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理解。由元素、单质的概  相似文献   

17.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我们发现,高考试题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一般有以下5个方面:①直接考查化合物的性质;②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③借助周期表、周期律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④通过计算、推理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⑤通过定性实验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等.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元素涵义 ;混合物和纯净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碱、盐的初步概念及组成特点 .2 理解 :单质和化合物 .  二、知识结构物质宏观组成 :元素分类 根据物质种类分混合物机械混合物 (如泥土等 )组成比较固定的混合物 (如空气等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如溶液 )纯净物 根据元素种类数分单质 根据性质分金属 (如Fe、Cu等 )非金属 (如O2 、C等 )稀有气体 (如氦气、氩气等 )化合物 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分无机化合物根据组成和性质特点分氧化物 根据性质分酸性氧化物 (如CO2 )碱性氧化物 (如CaO)其他氧化物 …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置换反应常见类型简析黄丽娟置换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急,也是一个难点。从定义上说,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租另一种化俣物。实际上,一种单质租一种化合物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初中化学中主要有在溶液中进方...  相似文献   

20.
元素部分内容多、反应多、不易掌握,总结时应针对其特点,找出它的规律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本文仅以非金属元素总结为例,浅谈一下应当怎样学好这部分内容。一、及时进行阶段总结非金属元素中各族都有其特性,同时又具有共性。每学完一章(族)后,大家应对这一族元素及时进行小结,找出其一般性规律,熟记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并对这些性质作出理论解释。例如,当学完卤素一章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1.单质参与反应的倾向单质参与反应的倾向取决于许多因素。当其形成离子型化合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