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通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无论是给中学生“带来最大审美愉悦”的书,还是中学生最欣赏的作家,都是高度多样与多元的;对于作家作品,中学生们的“最欣赏”远多于“最反感”;虽然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随年级的提升而有所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远不够理想。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审美趣味培育的非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喜欢课外阅读,但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却是少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同时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也是影响他们课外阅读的因素.另外,网络阅读存在较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本调查所显示出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各不同层次和处所的中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离国家要求甚远.笔者认为,要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合乎理想,就必须将其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来寻找对策和采取措施教育系统的各个层级应当彻底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校长应该千方百计地解决好图书馆的建设问题;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牵引和指导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应当考虑修改新课标中的课外阅读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延伸远未达到理想的高度.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应充分认识沟通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应在沟通课内外阅读上多下功夫,应开设阅读课,让"课外阅读"成为"显性课程".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喜欢杂志和报纸的程度都低于中学生。图画或以图画为主的报刊在小学生的“最爱”中虽然占有一定的分量,但远未达到可以证明今天是一个“读图时代”的程度。在小学生“最喜欢”的报刊中,娱乐类的比重较大,学习辅导类的比重较小,而科普类的比重近乎零;无论是“最喜欢的报刊”量还是“家里订阅的报刊”量,城镇小学生都同样大于农村小学生。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小学生的报刊阅读教育。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若不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强有力措施,学生的读书状况将会离理想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应该根据当今学生课外兴趣和活动的多样化特点来开设选修课;应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采用“技术掌握”与“技术批判”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应该考虑开设课外阅读课,以此来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聋生的课外阅读量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量,我们从阅读兴趣的激发、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环境条件的创设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拓展聋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尝试。活动在营造阅读氛围,养成阅读习惯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学科教学常规》规定:中学生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周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00字。前人也有“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论述,这些都说明了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的重要性,这些规定和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中学生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怎样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并无具体说明。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把学生的阅读纳入一个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科学合理而又有序的过程中,做到让学生“劳于读书”有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全方位、深层次…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阶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相似文献   

10.
书虫T型台     
《阅读》2011,(5):F0002-F0002
我喜欢阅读,可我不是只读语文课本的“书呆子”哦,中外漫画、古今故事、数学趣题……都是我的阅读范围。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梦幻类的漫画书,  相似文献   

11.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文化"一词的运用和阐释越来越广泛和自觉,对"文化"一词所做的界定和描述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真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化"的梳理和归纳,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3.
张秀芳 《职大学报》2006,(1):114-116
本文通过探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及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对社会文化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4.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野草》富含鲁迅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的热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鲁迅在和封建旧垒奋力抗争之后为自己在历史舞台上选定了“历史中间物”这一“影”的角色 ,《野草》记叙了鲁迅在“夜”的绝望和“梦”的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存在的“假、赌、黑”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假、赌、黑”现象是我国足球管理体制冲突的结果,是中西方足球文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社会转型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回报率过高形成的利益驱动,是立法与执法方面缺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李建光 《职大学报》2010,(1):107-109
《淮南子》认为"圣人"是"衰德世"的产物,"圣人"尚不是"真人",但经过修炼终可以成为"真人"。"圣人"是体道者,同时,也是治世者。"圣人"治世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为"而治,通过"圣人"的治理,社会能返回到"至德世",在"至德世"中,有利于体道修真者成为"真人"。  相似文献   

20.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