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恐龙梦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恐龙梦",我觉得非常有趣,一清早起来就讲给了妈妈听,妈妈说:"你这个梦可真好,要是改编成电影的话,我一定会去看!"我一听妈妈很喜欢这个梦,我就决定讲给我的朋友们听。  相似文献   

2.
一我不喜欢夏,不喜欢夏的燥热,不喜欢夏的闷,但2005年的夏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最充实、最有意义的假期,那里边有我追寻的梦和通过努力而得到的成功。在这个暑假里,我的第一部DV电影《别样青春》顺利完成,我从小就幻想拍一部电影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够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我进职高。记得还在初中时,我就选中了一篇文章,用了半年的时间将它改编成剧本。也许当时的我还不够成熟,面对重重困难的阻挡,我退缩了。上了高中,这也依然还只是我的梦想。直到2005年初,同学借给我一本杂志,里面…  相似文献   

3.
我的恐龙梦     
<正>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恐龙梦",我觉得非常有趣,一清早起来就讲给了妈妈听,妈妈说:"你这个梦可真好,要是改编成电影的话,我一定会去看!"我一听妈妈很喜欢这个梦,我就决  相似文献   

4.
我教书的那个学校,有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自上学期起就夸夸其谈:他的表哥毕业于某省的一所艺术学校,在某电影摄制组工作,经过几年打拼,现在在电影后台服务方面已经有些成绩.现在他家里正在积极做工作,也想把他弄进那所艺术学校.这个学生平时就喜欢摆阔气,我以为他这次又是在显摆罢了,不料却成了事实.几经托关系,同时花了不少钱,他的爸爸终于如愿以偿.到学校办手续时,这位家长有点洋洋得意.  相似文献   

5.
桑迪的选择     
正在孩子教育上,我们教给他们的应该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并非是一个指示。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小孩子也不例外。我的女儿萨米就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向我抱怨过。"我答应在社区清洁日这天去帮忙的,但是我刚刚接到一个邀请,也是在那天去参加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听了萨米的问话,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因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又并非简单。我可以告诉她在社区清  相似文献   

6.
渐行渐远     
正这是他的最后一节物理课,但他却没有讲课。我的眼圈红了,老师的眼圈也红了,大家的眼圈都红了。泣不成声的女生还趴在桌子上,不断地用纸巾将晶莹的泪珠抹去。我强忍着泪水,终于没让它夺眶而出。一个颤抖而略带抽泣的声音打破了许久的僵局:"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为了这个梦想,我必须,和这个班级,这所学校,这个小镇,和这个充满  相似文献   

7.
我1972年上中学,那时候正是“文革”时期,整个国家都很混乱,很多学校都关门了。我被分配进了一所临时组建起来的中学,老师也都是临时招来的。学校里就我们这一个年级,共有六个班。我在这个学校上完初二,这所学校也关门了,我们整个班级又被插进另一所中学。尽管我只在这所中学呆了两年,但在这两年中,我有两个好伙伴陪伴着,她们是小秋和小华。我们彼此认定了对方是好学生,也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天鹅的爱情     
记得那是我大学二年级快结束的那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在一个潮湿而闷热的晚上,妈妈到学校的宿舍来看我,她让我暑假到农场去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帮他们打理农场内外的活儿。她认为这个安排对全家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不确信是否真是这样,但是,考虑到就一个夏天而已,明年就轮到弟弟去了,所以,我也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9.
1969年末~ 1972年初,不到 3年时间,就是我的全部中学时代。   我是小学五年级赶上文化大革命的,之后便是砸玻璃、斗老师、刷标语、撒传单、大辩论、写大字报、跳忠字舞、做语录操……再后来是停课闹革命,整日带着大红袖章跟着大人干“革命”。忽一日,父亲也成了“反革命”,我也就成了“狗崽子”——不准革命了。   一年后“复课闹革命”,我进了离家最近的一所中学。学校是好学校,市区一所老字号中学,只可惜那时不兴读书,也就觉不出好。第一天是分班,我被分配到 23连 1排。那时兴“全民皆兵”,学校也不例外,一个年级就是一…  相似文献   

10.
写在前面的话对很多人而言,学校是学校,家是家。对我却不是这样。很多次临近放假的时候,站在学校最大的一个出入口,望着来来往往的入潮,拖着行李箱的学生,永远有人争着去赶的开往车站或机场的大巴,想着他们会去到何方。这些外地来渝念书的学生就像越冬的鸟,而我,却是鸟群中不迁徙的那一类。我的家,就在这里。从三岁起,超过二十年,我看遍了二十年里这个学校的变化,但我想说,我还没有看够。  相似文献   

11.
花香     
花香●张豪杰三年前,我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乡镇中心小学。就在我去这个学校报到的前一天,却被莫名其妙地改派到另一所离乡镇较远的山村小学任教。无奈之中,只好收拾起自己凌乱低落的心绪,打点行装,在亲人的劝说下,搭乘了一辆去那所山村小学的毛驴车。等我站在...  相似文献   

12.
从小就喜欢节日,只因为热闹。但对妇女节是例外。先是觉得妇女节是已经结婚了的那些女人的节日。后来是“三八”这个词充斥于港台片中,成了一骂人的话,于是更少提这节日了。而这个日子被我牢牢地刻在记忆中,是我读高一那年。那年,遇到一个严肃的女士担任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普高教师,在我从教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基础的,还有很多是厌学的,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或者所谓的差生比较多,这是所有的学校所无法避免的现象,而在普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既然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就必须更多的关注他们,不单单是从学习上,还要从生活上去关注他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差生"。三字经里有这样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差生如此,好生也不例外。一切都是后天的环境使然。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自强自立的故事。电影中的小女孩十分渴望上学,而妈妈不给她钱,她只有自己去挣学杂费才能上学。她去卖鸡蛋,喂小羊,还到山上去摘果子卖,最后终于攒够学费,回到了学校。看过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画面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边,我和我的同学一定都会去帮助她的。记得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家里很穷,学校为她减免了学费,但是她却没有钱去买学习资料。这时,同学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和平时攒的零花钱,去给她买学习资料。当同…  相似文献   

15.
路上遇到一位家长,他向我诉苦说:“不知孩子出什么事了,今天教师又要我到学校去。我简直成了学校的常客!”类似这样的话.我听过不只一次了。在一所小学里,曾听到一位教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学生说:“去把你的家长找来,找不来,你就别来上学了。”据了解,一个电话到单位,一个通知到家里,或让学生回去找,动辄就把家长叫到学校的现象,确实不少见。  相似文献   

16.
行动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到南海去。穷和尚凭“一瓶一钵”去了南海,富和尚却只是“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并没去成。可见,行动远比其他条件重要,迅速而努力付诸行动才会有好结果。一小时候我看过一部电影,叫《海市蜃楼》。一个青年小伙从海市蜃楼上看到一位骑着白马的红衣少女,便起意要追到她。于是这个青年小伙立即行动,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仙女”。当时我惊讶于青年小伙的勇气和海市蜃楼的神奇;但后来我明白了这部电影的寓意:人生确立了追求,就应付诸行动,则必然有好结果。二巴尔扎克当了三年律师,某一天却立志…  相似文献   

17.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萧伯纳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8.
做一个快乐的母亲这个标题应该说我已经想了很久,是一种感觉。 每当听到做了母亲的人谈道有了孩子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单独去看过一场电影,已经没有时问顾及自己的感受,而孩子并不让自己满意,然后长叹一声,我就想,做母亲真的注定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19.
正我根本没有想成为作家。但很多人叫我作家,这成了我的标签,一辈子不可能撕掉了。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裁缝,或者一个放电影的人,再不行就去当一个图书管理员,但都没有实现。可这些念头从来没有消失过,我从小对好看的衣服极为敏感,那些被人们所讥笑和不齿的女人因为漂亮  相似文献   

20.
我去一所文学院举办一个文学的讲座,在讲座临近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女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我认真研究了你的人生道路,发现你的人生道路上几乎没有挫折,你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政府机关,你喜欢新闻又去了报社做记者,写作是你的爱好和追求,你又成了作家,命运和成功总是那么眷顾你。可是我们却不同,我们在学校里就开始为毕业以后的职位而疲于奔命,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人生中总是充满了挫折和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