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启首 《学子》2004,(12):24-24
黑龙江大学大一新生小周拿到了自己“十一”打工的第一份工钱——除去车费后的60元,他为父母挑选了一件便宜的礼物,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打工赚的钱。小周说,只要有时间,他还会参加更多的勤工助学活动,因为他发现通过勤工助学,不但赚到了钱,还学到了许多校园里学习不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准备补习,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接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第一次月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收费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中国530万顺利通过高考的幸运儿正在跨入大学校门,开启人生新的阶段。作为新生,他们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办理各种手续,交纳各种费用。 本刊记者随同来自河南农村的新生小熊走进了北京某高校的大门。小熊学习的专业是英语,学费一年是5000元,住宿费是700元。小熊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已经都是50多岁的人了,要不是这几年父亲自己做一些个体生意,家里年收入超过了2万元,想要上大学也只是一个梦想。“现在上大学真是比较贵,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看着手里的一叠交费单据,“除了这些,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呢!”小熊不无感慨地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胡光耀 《海外求学》2003,(16):32-33
周淘是卡尔顿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一名中国留学生。他告诉记者说,一个国际学生在加拿大留学,每年至少要交1.2万~1.6万加元的学费,如果加上生活费用,每年需要2万~2.5万加元的开支,相当于10万~13万元人民币。而且,加拿大各大学的学费年年都在往上涨。  相似文献   

5.
朋友     
尉是我的好朋友。他最落魄的时候,正流浪在厦门街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又必须坐两站公共汽车赶去上班,车费2角,但他身无分文,而且已饿了一天肚子。无奈之下,尉只好厚着脸皮再次向一个老同学借钱。他害怕又遭拒绝,这回小心翼翼地报出一个小数目:50元。老同学面无表情地说:“我要上班了!”随后从口袋里掏出1元人民币,几乎是扔给尉的。尉还是接住了。1元,车费用掉2角,吃一个油煎饼2角,还有6角,这么想着,朋友尉松了一口气。曾经挥金如土那只手颤抖着,他必须忍辱求生。尉没有打电话向我告急。因为他曾在我最困难时给我寄过50元,那是我读大学…  相似文献   

6.
严冬将至.天气渐寒.可在呼和车辆分段职工何英的心里却热乎乎的。他的儿子今年考上了中国人同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工会奖励了他300元,他高兴地说:“钱虽不多,但这是工会组织的心意,单位领导和同事都祝贺我,这比给我几千元钱还高兴。”该分段今年有19名职工的子女考上了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十几所院校。  相似文献   

7.
他,因为高考失利,最终和大学失之交臂,成为千万打工大军中的一员。他,因为馈世嫉俗,在春节晚会捅了大篓子。他因为爱好文学,通过拍照在深圳充当起了媒体新闻“摄影记者”。现在,通过拍摄图片然后给报社投稿,他每月能挣数千元稿费——  相似文献   

8.
例1 小明买一个铅笔盒要付7元6角,他身边带了一个5元,一个2元,7个1元,一个5角,3个2角,6个1角,他可以怎么付? 这是一道开放题,我们想一想:先拿7元,有几种拿法?我们按照拿5元、拿2元、拿1元的顺序想,发现共  相似文献   

9.
费希特的大学论及其对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希特是柏林大学“理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大学论对柏林大学以及柏林大学创办之后德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费希特的大学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在柏林创立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的演绎计划》之中。他认为,大学的目的在于学问技法的训练,他的关于大学教师、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观点而展开的。从柏林大学成立之后德国大学变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费希特大学论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刘元 《家教指南》2003,(12):7-9
陪读大军面面观镜头1:在北京一家颇有名气的美发厅里,曾获亚洲美发大赛亚军的美发师正给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剪发。这个18年来一直由妈妈理发的男孩之所以来此高档的理发厅给自己美容,是因为他刚收到上海某著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相关链接:为迎接在大学的新生活,妈妈为他配备了相当丰厚的日用品:一台1.3万元的笔记本电脑、一部3000多元的诺基亚手机、一块2000多元的卡西殴登山表和1000多元的好译通。还买了一套上千元的美国休闲服、一双780元的耐克鞋、1500元的一只箱子……并预订了机票,决定到上海后她留下陪读。她已托朋友在孩子就读大学附…  相似文献   

11.
打欠条     
聪明伶俐的苏明,反应机敏,同学们送一绰号:小诸葛。可他马虎,哪次考试,都差一丁点。爸爸妈妈怕他上初中后,再不改掉这毛病,真成了“马大哈”了,别说上大学,就是步入重点高中也难啊!小诸葛爸爸灵机一动,想了这么一个招儿。他爸爸是家专营店老板,他佯手头紧,便向妹妹借三千元钱。事先,他爸爸与姑姑做好了扣,叫小诸葛跑一趟,他满口应承,骑着自行车去了,进门就说:“老姑,我爸爸让我来取钱。”他老姑把三十张百元票,递给了小诸葛。他急急忙忙的,数也没数,往兜里一揣,转身就走。老姑叫住了他,叫他数数再走。他数了一遍,…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秘密     
2010年10月12日,东北师范大学新生王斌收到一笔1万元的汇款,这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可是,当他看到落款人一栏什么也没有时,一下子迷糊了。接着,他给妈妈罗新打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王斌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7,(2S):17-17
2000年,一个名叫王一硕的学生,接到了河南中医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面对6000元的学费和家庭只有十几亩地的微薄收入,他决定放弃上大学,前往西安打工。  相似文献   

14.
《家教指南》2006,(5):34-35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建议,将幼教纳入义务教育。他发现:“现在一个孩子如果上3年的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陈万志委员就他所了解的情况大致算了一下,如果孩子在一家好一点的幼儿园读3年。总共要花4—5万元。具体说来,“赞助费1.5万元,每个月还要交1200元,每年按8个月计算,3年就是2.88万元。这两项加在一起,已经4万多了。有些幼儿园还搞什么特色教育,再单独收费就更高了。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理化》2009,(10):49-49
1.图1(1)和图1(4)是一样的. 2.可以这样思考:他开始买东西时给了售货员100元。售货员把东西给他并找回91元,这是公平的.而接下来他又用9元换了100元,因此他骗了商店91元.  相似文献   

16.
樊彩英 《师道》2005,(6):39-39
曾听人讲起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外语系,想买一只随身听送给儿子。当他来到第一家电器店时,售货员非常热情,不管是他看中哪一种款式,他都滔滔不绝地讲解它的价廉物美,那位父亲几次开口说“我儿子……”,都被售货员打断……结果,那位父亲走了,他到第二家商店买了一只价格比第一家电器店高出13元的随身听。  相似文献   

17.
前些天听我的老师讲起一桩事情,令我受到了触动:有一次,他陪一位外籍教师去学校图书馆参观。图书馆阅览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都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两人往里面走了几步,那位外籍教师却突然站住不走了,我的老师奇怪地问他怎么了,做出继续邀请他往里走走看看的手势。要知道,这所大学的图书馆是以历史悠久、建筑宏伟、环境幽雅而著称的,学者们来这所大学,几乎都要参观这个著名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案例 罗女士的儿子嘉嘉快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学东西老是忘。老师教他加减法,7+8=?他通过数手指头才算出来,老师让他把结果直接记住,可过不了多久他又忘了;妈妈教他认钟表,几点几分老是不会,无论给他说多少遍;近几天教他人民币知识,“1元+2角=几元几角”他都不会,告诉他答案后,再问“1元2角:几元+几角”又不会了。其实嘉嘉并不笨,  相似文献   

19.
大爱无声     
他是一个月薪仅千元的小人物,但却出手“阔绰”,资助贫困学生金额累计超过19万元;他衣衫朴素,生活清贫,直到现在还欠着两万元外债,但说话却很大气,暂将贫困学生帮扶到底。十几年来,他帮助30多名贫困学生读初中、上高中,进大学。他就是曾都区厉山镇中心学校42岁的人民教师刘双涛。  相似文献   

20.
一个从普通工科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他补考重修多达10门,然而,在上大学时,通过做兼职网络写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获得稿酬约8万元。如今,他一毕业就获得了年薪10万的职位。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网络又是怎样一座金矿?如何才能开采这座金矿?带着种种问题,笔者采访了与盛大网络签约的网络写手廖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