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玺  杨树媛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0):107-109
精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理念,是传统农业走向高科技农业的必然趋势。新疆是农业大省,农业在新疆经济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精细农业是新疆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精细农业中,解决作物生产环境的智能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控等尤为重要。依托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以目前温室栽培和蔬菜大棚为原型,利用Web技术,实现了环境数据的实时显示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许昌市数字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结合数据库技术和WEBGIS技术,提出了构建数字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原则,分析了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并初步构建了许昌市数字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1999年),国际上形成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它预示着21世纪的农业将呈现出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崭新面貌。我国2000年发布的《农业科技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与广泛关注。尽管中国农业数字化面临种种挑战,但是国内外信息化的形势也给中国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施数字农业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面对如此好的发展机遇,本文对重庆市数字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数字地球”的提出讨论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已深入到各行各业,由此引出“数字农业”作为“数字地球”发展的切人点,主要探讨了“数字农业”的特点、涵义及其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所组成的技术体系;然后对数字农业在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列举出国外数字农业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而得到我国在数字农业的推广和应用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具体到重庆市数字农业的发展状况,对重庆市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技术人员欠缺,专业技术不够高,阻碍了农业数字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之间缺乏联系点;农业信息网络建成以后,网络缺少资源的支撑;GIS,GPS,R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还未形成体系。由此看出重庆市的数字农业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东西部间存在着较大的“数字鸿沟”。由此引出对重庆市“数字农业”的推广及应用的思考和展望,并就重庆市的具体情况而提出了关于重庆市数字农业整体上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分为两个方面,包括政府的职责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一、由政府牵头,建设一流的数字农业环境,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扶持政策,为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加速产业化进程,培育优质产业,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向现代产业跨越的关键;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资源,要充分正视我市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树立正确有效的发展观念,加大引进工作的力度。二、针对重庆市山地资源丰富,地质各异的情况,建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系统,摸清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的在各区县发展特色数字农业,模拟作物生长过程,掌握其最佳生长环境和所需养分,为达此目标该系统设计为包括四个部分:遥感地理综合信息系统、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农业专家系统、虚拟农业研究体系。即:(1)根据重庆市的特殊地理环境,通过使用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加强对重庆市各个区县以及乡镇的农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的把握,及时地进行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使得农业区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信息处理、计算机模拟、目标决策、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从传统的方法中解放出来,逐步迈向现代化,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大大提高了农业区划的效率和精度;(2)将农业技术、科研成果和专家经验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建立高度智能化的综合性精确农业专家系统,使专家的领域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得以推广和继承;(3)建立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地理信息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灌溉、施肥及喷施农药,这样可以提高水、肥料及农药的使用效率,并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农作物的农药含量,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4)以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对农作物的各个生长阶段进行精确地分析,得出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库,极大地缩短了对农作物的研究时间,从而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高效的利用我市的各种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4.
数据生产要素何以赋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它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业产出成效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善了农业经营效益;通过加快农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治理和农业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强化了农业治理效能.但数据要素利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认识、分析和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理论难题与市场体系不成熟、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实践挑战.为此,不仅需要围绕农业农村的数字人才、经营主体、数据平台、数字基建和数字技术等核心要素夯实生产力基础,还要针对农业数据要素的政策制度体系、共享流转机制和农业治理模式优化生产关系运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朝着越来越精细化的方向前进。精细农业课程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农业课程,在教学中主要融入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目前各农业工程院校面对的一个主要课题就是如何利用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来提高精细农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革新精细农业课程教学主要就是对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并且加强与其相关的科学研究。以上的这些改革对于提高农业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浅谈精细农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当前本科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家之本.现代农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学科的应用.21世纪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时代,信息化也融入到农业中.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GIS的概念,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综合介绍了GIS空间分析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是指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它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等内容.农业信息化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农业市场流动效率、农民生活素质都起着重要作用,它在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突出问题、建立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业信息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面临许多困难,必须要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完善农村信息市场等方面继续努力,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等组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际的支持。本文将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大而不强,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迫在眉睫。数字技术方兴未艾,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是中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基于农业强省建设视角,实证检验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的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以及财政支农对数字农业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农业对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U型非线性影响,并且数字农业还通过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绿色产业发展间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财政支农通过促进数字农业发展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应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数字农业须持续投入,久久为功,要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农业投入机制,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强国目标实现的作用彰显的地区应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他地区要加大财政支持数字农业力度,中央政府应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数字农业发展专项支持;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绿色产业为抓手,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绿色产业,并提高其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定平 《红领巾》2005,(4):148-149
2004年我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这个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农业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农业的信息化问题.信息技术的渗透改变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它对我国农业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农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知识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等.河南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应处理好牢固树立农业的战略地位、发展农村信息网络、建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永久性省级工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无疑将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最为宏大的产业。在农业科技领域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知识 ,运用“3S” ( GPS、GIS、 RS* )系统 ,对农业生产和管理进行预测和调控的新型农业——精细农业已经诞生并正在进入实用阶段。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也将导致农业在物种塑造、环境构建、人造食品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和众多现代科学的交融 ,不仅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 ,而且在应用领域也把农业科学推向一…  相似文献   

12.
秦晋 《地理教育》2001,(2):32-32
一、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的要求下,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得产品物质的生产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野生动植物的自发生长繁殖过程,通常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土壤等)的影响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工业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利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获得产品物质的生产过程.一般只要具备资金、技术、设备、原料、能源、劳力等就可以投入生产.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土壤等)限制比较小,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作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设施农业地理位置分布较广,精细农业应用具有作物类型与地势多样、受干扰因素多等特点,为了建设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的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必须解决无限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节点通信效率等问题,通过对面向精细农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和网络进行研究,结合渭南市智慧农业的实际应用环境,设计了基于ZigBee网络的渭南智慧农业平台,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技术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农业的综合性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各种生产技术与工具的技能。在当前实施农业综合技术教育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其具体途径包括:将扫盲教育、农村基础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实行农、科、教三者统一,进一步深化农业教育改革,编写农村综合技术教育的新教材,建立一支实施农业综合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过去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建国50多年来农业科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经验。重点展望了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应进行的战略重点:生物技术、数字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农业工厂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可持续农业技术和开拓学科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3S”技术的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是“数字绵阳”工程建设中重点项目之一。文章结合绵阳数字农业建设的现状,系统论述了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可行性、原则与具体内容,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以及系统建成后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数字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数字农业的发展。拉美地区一些国家也非常重视数字农业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湖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数字农业是全省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湖北与拉美地区的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数字赋能,两地之间的农业贸易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进一步加强双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双方之间的各种国家级大平台,湖北与拉美地区的农业贸易必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农业工程学科中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导学团队的构建与实践,以平台建设为基础,领军人才为核心,探讨了以情感、学术、管理、成果作为核心要素的团队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实践证明,该模式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有效解决科研发展和协作中的诸多问题,促进了团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了一批农业信息领域优秀人才,为数字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保护性耕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效率偏低.因此.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主要包括:推广简便易行的节水灌溉技术、耕作覆盖保墒、节水灌溉与农业技术有机结合、以及改革灌区用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