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杂技与魔术》2011,(3):38-39
引子 第二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三次全国杂技比赛于2011年6月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在全国参赛的24个杂技节目当中,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选派的《揽梦擎天——摇摆高拐》节目以独特的创新优势和鲜明的艺术主题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一举折桂本届赛事最高奖——"金菊奖"节目金奖。  相似文献   

2.
正余家杂技《空中大飞人》近日入驻福建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赞叹不已。《空中大飞人》,是河南余家杂技近两年排演的创新节目,它把体操、杂技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高度提炼,混合编排,在动作和技巧上有所创新,在道具上进行了改革,更加突出了其特有的勇敢惊险的气质。该节目曾在法国"明日"世界杂技  相似文献   

3.
四川杂技在上世纪50年间,崛起于西南一隅,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可以说在四川杂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21世纪的四川杂技与全国的情形差不多。一方面是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杂技在观赏性和“综艺”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杂技也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的时代。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这是新世纪之初杂技景象令人惊喜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时代,杂技表演如何创新并独树一帜,获得观众的称赞,是一个杂技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结合杂技节目《绸吊》,谈谈杂技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任何杂技节目的创新,都要有与众不同的新理念与新视角。在表演杂技节目时,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作品与优秀演员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杂技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门类。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其节目内容和表演形式雷同、陈旧,使得观众逐渐失去了对她欣赏的新鲜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古老的杂技艺术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尤其在人们业余文化生活呈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要发展这门艺术,要想在演出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在主持国有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工作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9月16至21日,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在山东蓬莱隆重举行,共有30个节目在此参加决赛阶段的角逐。最终,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九级浪——杆技》等10个节目斩获本届金菊奖杂技节目奖。笔者荣幸应邀参加了此次杂技盛会的观摩活动,认真观看了全部参赛节目,现场感受到中国杂技艺术的最新成果。收获颇多,感触颇多,激发了我对杂技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杂技与演技     
在第十一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我有幸观赏了很多中外优秀节目。同时,我也发现中外杂技艺术的一些差异。论技巧,国内节目比国外节目拥有很多高难度的技巧,杂技技巧已是炉火纯青,惊险度数很高。而国外杂技节目的技巧看起来有些平淡。  相似文献   

8.
杂技理论界一直都在探讨杂技创新、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话题。实事上,这些内容相互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杂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既是杂技创新的技术手段之一,也为杂技创作带来艺术观念上的变化。但是.一个新节目的出台,如果没有基本的营销手段.很难让大众知道并买票观看。必要营销手段的使用涉及到了一个不争的实事:  相似文献   

9.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加,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繁荣,同杂技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一、杂技艺术创新的必然性近几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改革将杂技演出团体从地方政府财政供养序列中剥离出去,推向市场,成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文化企业,呈现出激烈的社会竞争性和强烈的产业危机感,杂技团体在最初走向市场时,没有经验四处寻觅  相似文献   

10.
《杂技与魔术》2021,(2):19-19
2021年2月26日,元宵佳节之际,从澳大利亚第五届国际马戏节传来喜讯,由中国杂协选派的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与沧州杂技团共同完成的杂技节目《凌云狮秀——流星》、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丝路芳华——柔术造型》和四川省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的杂技节目《中国结》分获“未来之星”(青年组)金、银、铜奖,银川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蹬人》荣获“希望之星”(少儿组)银奖。  相似文献   

11.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当杂技艺术以独立的一档电视节目呈现时,其表现方式就与纯粹的杂技表演或者电视上的文艺汇演节目不同了,而是以电视为媒介,承载着影像视觉审美的更高追求与扩大文化影响力的传播目的,这对于杂技的电视节目创作来说,既是求进,也是挑战。一、杂技节目在电视文化类节目中的竞争力窘境1.杂技本体的艺术探索与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3.
2021年2月5日,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联合举办的2020年度杂技艺术大赛在水秀国际大剧院正式开赛。32个表现形式新颖、艺术技巧精美、动作难度较大的优秀节目,从年终考核中脱颖而出,角逐本场的最佳节目、最佳创意、最佳舞蹈等大奖。本次大赛的评委主任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杂技集团董事长、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付继恩担任,评委副主任由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谢晓玲担任,评委则由两单位的知名杂技精英和专家担任。大赛采用节目演出综合考核和个人舞蹈才艺展示相结合、专家评委现场打分的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14.
“空竹”现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流传,从传统玩具转化为杂技表演艺术,在清朝末期成为正式的杂技节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杂技艺术的快速发展,《空竹》节目已成为杂技晚会中不可替代的重点节目。  相似文献   

15.
在2020年年底举办的第14届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中,济南艺术学校原创杂技作品《燕之巢——倒立》荣获一等奖。在61件参赛作品中,该节目是唯一一个校园杂技节目,它的脱颖而出见证了济南艺术学校的教学实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改革和创新,是促进杂技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许多编导、老师和演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杂技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杂技艺术创造的各个方面,要使杂  相似文献   

17.
杂技教育一直是我国杂技人关注的重要领域。因为杂技教育关乎着杂技人才的培养,关乎着杂技接班人的成才。建国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杂技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杂技创新节目大量涌现,杂技主题晚会、杂技情景剧、杂技秀等层出不穷,对杂技人才尤其是杂技演出人才的需求更是成倍增长。因此,杂技的人才培养和教育问题便更渐突出,更被行内的人们所重视,存在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长春市杂技团秉承创新精神,运用杂技和魔术艺术重新架构、创排大型杂技魔术剧《地道战》,全新演绎经典抗日故事。此剧于2016年12月下旬完成了创作和首轮演出,受到大家好评,观众称赞它是一部老少皆宜,幽默诙谐,又有深刻主题思想的新创佳作。一、用杂技魔术"讲故事"早在上世纪70年代,长春市杂技团就创作过大型杂技节目《地道战》,用独特的杂技技巧融合武术设计,演绎了地道战术的神奇和敌我双方打斗的精彩场面,表现了中  相似文献   

19.
正手技表演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现如今手技表演不仅在国外备受关注,在国内也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和节目。如何将手技艺术传承下去,将现代艺术与手技表演更好地融合创新,是新时代手技表演艺术家及手技表演爱好者所面临的新挑战。一、手技与杂技的渊源手技表演是杂技艺术的一种延伸,手技表演更多的还是依托于杂技表演,因此手技表演与杂技表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且手技表演就是杂技表演的一种新的舞台展示形式。手技表演与杂技艺术,两者近乎趋同的表演却衍生出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杂技道具的科技化备受关注,也逐步成为杂技追求创新与技艺提升的另一突破口。道具科技化创新的全部意义是推动杂技技巧和杂技艺术的发展,借助道具科学的功能设计增加杂技技艺舞台展现力,提高技艺水平,丰富节目形式。多年来,笔者和多位国内知名编导、道具师交流、合作,对杂技道具科技化创新形成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一、道具科技化创新面临的困境一些传统的杂技道具样式陈旧,工艺粗鄙,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配合演员的技艺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