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谬误研究是逻辑学研究的理论难点和前沿课题。历史上曾就谬误的定义和分类形成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分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指出,结合论证评估进行谬误研究才是建立逻辑谬误理论的正确途径,并初步给出了论证评估的三条基本原则和一种新的谬误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虽然,稻草人谬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谬误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外均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理论和方法,揭示出稻草人谬误的四个重要性质:虚假性、弱相关性、强加性以及利己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与结构,从而回答了“什么是稻草人谬误”这一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并甄别了“扭曲”“捏造”和“选择”这三种主要的稻草人谬误,以促成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反驳谬误,最终为达成正确思维与有效交际的理想目标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谬误》既是英语教学中选用的名篇,也是证明逻辑分析方法,特别是非形式逻辑的谬误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一篇“非正式”论文。运用非形式逻辑的一种重要方法——语用对话理论或新辩证法,对此文尝试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对话理论在日常交际中的普遍性,以及它对改变逻辑和生活的隔膜状态的意义。《爱情是谬误》主要涉及说服、信息寻求、谈判、教学和争吵五种对话类型。不同类型的对话生动再现了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情节发展,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逻辑谬误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言语交流之中,虽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逻辑谬误,但是逻辑谬误有时却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和艺术效果。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闪烁着理性的光芒,而且常常运用逻辑手段使其扣人心弦。电视剧《三国》中的一段论辩巧妙地运用了一个逻辑谬误,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才能。  相似文献   

5.
巳故逻辑学家李匡武先生曾在《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上发表《论逻辑谬误》一文,评述了西方关于逻辑谬误的若干理论,其中比较详细地评介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弥尔(J·S·Mill)和柯比(I·M·Copi)的谬误分类理论.李先生的这篇文章很有意义,也很有启发性.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现代谬误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很有必要继续予以介绍,以获得谬误研究的完整印象.同时,也引出了评价以往谬误分类理论的问题.所以,我们愿承继李先生的论述,续论逻辑谬误,并以此纪念这位逻辑前贤.  相似文献   

6.
谬误论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墨家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分别对谬误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其相同点是墨家和亚氏都分析了思维形式方面的谬误,都重视对语言和违反矛盾律所犯逻辑谬误的分析,其不同点是墨家和亚氏对谬误分析的表现形式不同,以及其谬误理论的系统化程度不同,墨家逻辑和亚氏逻辑是本质相同而形态不同的两种谬误理论。由于人类思维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它们所形成谬误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但又由于它们的谬误论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如当时中西方论辩形式不同,逻辑体系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谬误论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它们各具特色,在当时都对反驳诡辨,认识真理起了巨大的作用,比较墨家与亚氏的谬误论,认识共同异和发生发展规律,是中西逻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谬误问题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关于谬误的理论和关于真理的理论一样,都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认识过程中,谬误产生有其必然性。因为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要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对现实的认识也就带有局限性。但是,谬误不是真理的绝对对立,恩格斯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自然主义谬误"产生的逻辑线索、摩尔对"自然主义谬误"的集中阐述、人们对"自然主义谬误"理解的几种混乱以及对"自然主义谬误"理解产生混乱的原因进行试分析,最终试图达到还原摩尔的"自然主义谬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谬误的发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那么谬误理论的研究同样也是渊远流长。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来寻觅谬误理论发生、发展的线索时,便不难发现,作为逻辑发源地的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都有值得人们潜心挖掘的谬误研究的理论宝藏。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墨子的《墨经》、荀况的《解蔽》等论著无不闪烁着谬误理论的光辉。本文不对谬误理论发展的历史作全面考察,仅就西方谬误理论发生、发展的过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诉诸人身谬误是一种非常悠久也极为常见的谬误形式,它在实际论证中存在许多变体。究其实质,诉诸人身谬误是一种不相干谬误,是以攻击对方的人格、处境或与自身相矛盾的言行代替对观点的反驳。但是在实际论证中,并非所有的诉诸人身攻击都是逻辑谬误,随着具体语用条件的变化,其中有些人身攻击的论述是合理的,需要我们将其与人身攻击谬误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1.
Many people think of the family as a static institution which has reached a final form through a process of social evolution. The fallacy of this belief is apparent to the logical thinker. Cultur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re in continuous flux; and the family, of necessity, must be responsive to new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作者结合大学英语高级写作的教学经验,对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一篇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逻辑谬误进行分类和分析,指出逻辑谬误作为写作中的言外错误极大影响作文的说服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明成 《天津教育》2021,(9):96-97,100
初中数学逻辑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充分思考,认真学习,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若是想要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从学生入手,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同时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分层教学的思想观念渗透进教学中,双管齐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行为理论的哲学背景入手,分析奥斯汀言语行为二分说的内涵,指出这一理论首次区分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概念;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和"世界"的认识;完善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奥斯汀对"恰当性条件"的探索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意义真值论的谬误,对法律行为与伦理规范行为的解释与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工具.但奥斯汀二分说将语言的"意义"或"功能"仅仅取决于"抽象"的语言关系,忽略了语言的约定和使用的语境.  相似文献   

15.
沃尔顿谬误理论的成熟形态是其谬误的语用论,认为谬误不在于论证本身,而在于论证的错误使用;将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统一起来,使二者具有一致性;将谬误置于更广泛的对话语境中加以识别、分析和评价,具有鲜明的论辩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进程同步问题中 ,根据一组合作进程按逻辑需要确定的执行次序的特点 ,得出用信号灯的P ,V操作描述这组进程同步关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统逻辑讲谬误,主要指形式谬误;中国古代逻辑讲谬误,主要指实质谬误。中国古代逻辑中关于“说”的谬误,主要指非必然性推理的错误。由于在推理的过程中不知类,不明故或不知止,就会产生各种实质性谬误。古代逻辑学不仅分析了产生谬误的原因,而且分析了不同的谬误形式,这些探索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思辩能力,防止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8.
罗红霞 《海外英语》2012,(6):139-140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an important theory of pragmatics,concerning how to maximally achieve communicative goal.While translation serves as a communicative medium,it should also observe the conversational rules—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achieve the equivalent effect.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