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数据收集后应该如何表示? 乙:一般用统计图表来表示. 甲:什么叫统计图表? 乙:统计图表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总称. 甲:统计表我知道,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按类别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是吧? 乙:是的.比如我们来统计一下你们班这次数学期中考试的成绩.你  相似文献   

2.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简单的数据分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的第1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纵向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课通过2个例题继续介绍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量的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4.
甲:收集那些枯燥无味的数据有什么用呢?乙:你别小看那些枯燥无味的数据,它的用处可大呢.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哪一样事情不是用数据来说话的呢?甲:说的有道理,看来数据的用处真大.那么,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统计》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从中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一、双基训练提要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初步学会进行数据整理。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复式统计表和条形、折线、统计图。二、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搜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难点:1.统计表中各个项目的分类与表头的...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数据,各种形 象化的统计图表.把抽象、枯燥的数据 用简洁的统计表和形象的统计图来描 述时,很多有用的信息就能直观地表 现出来,使我们作出合理的判断、预测 和决策.因此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的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中引入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生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三册的“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与第一阶段的内容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条形统计图的一个格子可以代表2个单位。因为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比较麻烦,所以有必要根据数据特点选择一格代表2个或者多个单位。这一变化不仅是表面上从1到2数量上的变动,它开始明确定义条形统计图中“格子”的本  相似文献   

9.
背景说明《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统计”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增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说明 "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4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 “统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1格表示1个单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这样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为复杂的统计图表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小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内容是介绍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及编制和分析统计图表的方法。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根据原始数据的范围正确地进行分类整理,会填、会看、会分析统计图表。教学难点是分组整理易于漏掉某些原始数据,及复式统计表的表头难以看懂。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 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 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生活中,有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后可以制作统计图表,由统计图表还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决策,这就是收集数据的用途.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有关的中考  相似文献   

16.
陈锋 《辅导员》2013,(6):58-59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陈锋 《辅导员》2013,(4):58-59
<正>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要求, 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的意义和用途,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看懂并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二、复习建议: 1.统计表制作统计表应注意:(1)根据制表目的和数  相似文献   

19.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部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添的,旨在让学生学习如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如何利用统计图表直观形象地描述数据.这部分内容已在中考中充分体现,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中考中经常遇到与统计图表有关的应用题.解答它们,除了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关的数据信息外,还要注意灵活利用与统计图表有关的应用题的知识.现举例介绍如下.一、方程应用题与统计图表例1(江苏镇江)有200名待业人员参加某企业甲、乙、丙三个部门的招聘,到各部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