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矿区2009年至2010年先后开展1:2万地质简测、土壤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槽探工作,初步了解了工作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矿床已经工程验证为一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勘查工作始于1999年,经历了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万土壤测量与同比例尺地质简测、激电中梯测量多个勘查阶段,经过优选物化探异常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确定找矿靶区,经过槽探、钻探工程揭露验证,发现了钼、铜、铅、锌、金等矿化体和工业矿体。成为以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实现找矿突破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3.
全面收集南西华山地区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及成果资料,运用新的成矿理论,筛选找矿靶区。开展1:2.5万地质测量、遥感地质解释,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等工作,缩小找矿靶区,筛选主要异常开展1:1万土壤测量、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进行进一步解释。对调查区内已知铜、金等多金属矿点进行评价,对新发现的矿致异常及矿化有利地段进行检查评价;开展综合研究工作,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全面评价调查区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国际分幅编号:J51C004001)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国家专项"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中基础调查计划的工作项目之一,工作项目编号:GZH200900501,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开展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目标任务是用现代地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在1:25万青岛幅海域范围内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海洋沉积动力环境调查.查明区内海底地形、地貌、海底沉积物类型、地层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环境地质因素分布特征,矿产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等基础地质信息.编制满足国家需求并达到国家当代科技水平的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1∶1万地质简测、岩石测量、1∶5千地质剖面测量、1:1000地质剖面测量、1∶5千化探剖面测量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情况,在工作区共圈定化探组合异常10个,优选出09Hy-1、09Hy-2、09Hy-7、09Hy-9四个组合异常。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6.
本次普查工作,在收集、整理和利用以前的工作成果基础上,通过1:1万地质测量、对矿体实施槽探工程,大致查明了普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情况,了解了区内矿体特征等,对区内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基本达到了普查地质目的。  相似文献   

7.
恰勒山金矿预查通过1∶1万地质草测、激电中梯测量、岩屑测量工作,初步了解工作区的地质背景、物化探及蚀变情况。在测区共圈出化探组合异常12个。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对寻找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潜力较大,是进一步工作靶区。  相似文献   

8.
“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筛选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藏管理与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三大方面。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此后的五年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项目团队按照任务书的总体要求,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深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从两千余个地质大调查项目中选择的67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110个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作为工作对象,通过现场考察采集了36个矿区、96个青藏高原1/25万图幅及其他项目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开展了“金钉子”剖面标本和中国特色古生物化石专项采集工作,总结了采集技术方法和经验;对采集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接收、整理、入库、建档、著录等工作;开展了岩心表面图像扫描、标本照相和薄片显微图像提取等实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结合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的实践,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工作,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组织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培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催交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1:1万地质测量、1:2千地质剖面测量、1:1万磁法测量、激电剖面测量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的分布情况,在测区北部和南部发现较好的物探激电异常(高值点),是寻找铜镍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统计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认为银铅为主要成矿元素。初步总结了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解释评价了重点异常,得出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建议开展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质勘查工作是对地质进行测量和整理的过程,关系着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不算发展进步的同时,地质勘查技术也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为了更好的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在技术的原则与方法上也需要相应的有所改进。本文主要通过对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全面的分析地质勘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达到更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启动实施的“云南1:5万潞西县、平达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围绕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矿产、地质灾害等方面开展工作,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全面提高测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和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研究程度。工作中应用深部物探、氡气测量、岩石抗压测量、空气负离子测量等一系列新手段、新方法获取大量数据,为大瑞铁路规划建设和地方各行业建设提供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基础资料,为完成“泛亚铁路大理至瑞丽沿线1:5万综合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作出了贡献。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完成,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2011年,主要完成人有吕勇、山克强、杨启军、甘伏平、杜毓超、李文莉、韦艾辰、唐建生、曾繁茹、黄奇波、罗贵荣、范鲁舟、邓亚东、赵伟、陈怡祥、俞立平、韦吉益、张庆玉、卢呈杰等。  相似文献   

13.
“湖南桂东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批准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于2005年以“矿调〔2005〕12-8号”任务书下达给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2006年3月正式启动。调查面积2640平方千米,野外工作年限为2006~2008年。为明确下一步调查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又下达了“矿调〔2006〕12-8号”任务书。总勘查费用740万元。项目在桂东地区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测量(1660平方千米)、1:5万矿产地质修测(980平方千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2190平方千米)、1:5万高精度磁测(2640平方千米)、1:5万遥感地质解译(2640平方千米)工作,查明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利用大比例尺地物化遥等手段,配合地表工程,开展系统矿产检查,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图力嘎地区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了该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元素共生组合特征、元素异常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成矿环境分析及异常所处地质背景条件,初步确定两个找矿靶区,并进一步指出了目标矿种,为开展异常检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广西1:25万凭祥、南宁、谅山(1/3幅)、北海(半幅)区调”项目测区地理位于广西西南部,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构造上属华夏古陆与南华活动带的交切部位,处于古华夏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处,是了解广西乃至整个华南区域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重要的成矿区带。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开展了各种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物化探测量、遥感、水文地质调查与地质科研工作等,并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但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尚待解决,如:前人认为上二叠统彭久组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但证据尚不充分;上志留统与下泥盆统是否为连续沉积尚需作进一步工作;对部分火山岩的时代归属依据不足;对测区构造变形历史、构造变形序次关系以及构造单元划分有待重新厘定等。  相似文献   

16.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陆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域部分的自然延伸,是海域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项基础性、公益性和综合性的海洋国土资源调查项目."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系"十一五"国家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起止时间为2006-2011年,项目总经费6910万元,图幅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依据《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9)》开展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基础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该矿点位于鲁山县瓦屋乡境内,交通方便有公路与洛(阳)--鲁(山)公路相连,由原二级部中南地勘局309队第六队四分队在1982年发现,四分队、中南局230研究所相继在该矿点开展了地质、γ详测、地表槽井探工程、电法测深和氡气测量、刻槽取样等工作,经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该矿点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兴安岭成矿带1:5万航空物探测量圈出的黑C-2011-20154号航磁异常,开展查证工作。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等,总结异常特征和分析查证成果,为下一步异常查证提出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1:2.5万非正规测网土壤地球化学勘查,在粤东某矿区发现了多处异常。结合地质成矿条件研究,在异常突出的有利成矿地段圈定了一处详查区段,并进行了1:1万以200×10米替代100×20米网度的土壤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异常的范围、形态及规模,将找矿工作从面上转化为点上,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质测绘是地质勘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勘探网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勘探坑道测量、钻孔及地质点的定位测量、矿区勘界测量等工作。目前,是常测绘技术与GPS定位技术并存的时代,以”3S”空间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常规测绘技术为辅的测绘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高科技、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多功能将是地质测绘技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