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从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介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集、管理的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新形势下,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合理的编制和建立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运用献资料法,对1981~2003年23年间我国田径研究生硕士学位论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研究生硕士学位论的基本情况反映了我国田径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的六个阶段。论研究的内容以技术分析为主,田径教学和田径训练次之,另外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院系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反映了研究生教育水平。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性,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从八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办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项群训练理论在研究生选题中的科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群训练理论是田麦久博士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收藏的1 213册硕士、博士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项群理论使运动训练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整,为研究生论文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2)项群理论扩展了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空间,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3)项群理论加大了运动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力度,从而使研究生论文的研究成果更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HACCP为理论指导,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危害分析,并结合撰写学位论文的流程,确立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关键控制点,进而就如何落实和强化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监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1982-2003年我国部分体育校、院硕士研究生的996篇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了体育训练学学位论文的选题特点,揭示了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部分篮球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81-2000年我国部分篮球研究生的180篇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选题的特点,揭示选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简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性质及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学术研究基础训练的问题,提出了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基本功,就学位论文“概念框架”的确定与认识水平、“研究概念”的定义水平和“文献引用”的目的与规范等基本功进行了讨论。认为体育学研究生应加强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涵养科学精神,提升学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总体下滑是受到学生、导师和培养单位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严重不足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所在。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提出了学位论文的集体研讨和交互评阅机制,并简要论述了该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构想,以期通过这种加强过程管理的方式来帮助研究生提高其学位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机能和专项素质的研究,找出了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体质特征规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体质特征和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体质特征的差距,为今后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身体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分类法,聚焦世界锦标赛期间的媒体报道,分析不同项目的女运动员在传媒建构下身体叙述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女运动员因其从事体育项目的不同性别类型而受到媒体的差异性关注,相比从事男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那些从事女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的媒体曝光率接近前者的2倍;对于从事男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其报道几乎完全集中于"竞技态"身体,而对于从事女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其报道则大比例聚焦于"社会态身体",即关注其性别化与情绪化的描述,以及有关竞技场外的"生活态"身体的报道。所从事体育项目的性别类型差异造成女性群体媒体呈现的内部区隔,将女运动员搁置于被消费与被遗忘的两极状态;论文呼吁进行女运动员身体意义的传媒重构。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其举办城市的发展而言,影响方面众多、影响方式多样,而从谷歌搜索引擎获取的数据分析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的国际关注度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2019年上海ATP 1000网球大师赛”“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9年《Dota2》MDL成都Major特锦赛”“2019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赛事是其举办城市获得更多国际关注的重要动态信息,能够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产生剧烈的脉冲式影响;2)样本赛事对其举办城市国际关注度影响的时间效应较为短暂且集中,仅停留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随着样本赛事的结束迅速降低,未出现明显的长尾效应;3)从较长的时间范围来看,样本赛事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并未因为样本赛事的举办出现明显的提高或降低。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连续举办固定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形成影响广泛的、集聚效应明显的国际大型品牌体育赛事。2)发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名片”功能,通过知名运动员和体育赛事创造专属于举办城市的“体育文化记忆”。3)紧扣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节点,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国际吸引力持续转化为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四大期刊研究状况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四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文特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一直是研究热点;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对特殊群体,如残疾运动员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跳跃运动员成绩,提高训练的实效性,训练中针对运动成绩出现的"高原现象",依据田径跳跃项目的训练特点,制定一些助力训练法.以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实验训练中尝试了这些助力训练法,发现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水平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与世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各单项成绩及整体水平方面均明显低于世界选手,投掷类项目是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量统计、比较分析法对釜山亚运会获奖牌运动员的发挥稳定性、水平发挥及中国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田径正从低谷走出,平淡中看到希望.男子个别项目(长距离跑、竟走、栏)、女子部分项目(长距离跑、竟走、田赛项目、全能)应是今后重点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群体特征对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运动员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以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界定了运动生涯与职业生涯的含义,分析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运动生涯"期内的群体特征,如智力、运动损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声望等,以及这些特征可能对乒乓球运动员后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创造"终生学习"的运动队文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后期,有意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即将退役的运动员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在全面分析福建省第8~12届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的基础上,从莆田省运会田径总体竞技实力、金牌及优势项群入手,全面分析莆田省运会田径竞争力。研究表明:莆田田径总体实力居全省第一方阵,具有明显的竞争实力,但总体实力男强女弱,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优势项群由径赛为主逐渐转换为以田赛为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23-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竞技体育具有以下性别特征:(1)男女性的竞争实力均持续增强,且持续呈现明显的"女强男弱"特征。(2)男女性优势项目的类别和结构均保持稳定,但女性优势项目明显多于男性。(3)男女性优势项目成绩整体稳定性均较好,但体操项目成绩稳定性差。(4)男女性优势项目成绩整体的发展潜力均很小,成绩进一步提高将主要依赖新优势项目的拓展。(5)男女性优势项目群权重均较高,但都缺失田径、游泳2个权重最高的奥运基础战略大项。(6)男女性优势项目项群归属均以技能主导项群为主,亚项群归属均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世界田径三大赛上获奖较少,整体竞技水平较弱,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女子竞走、马拉松和投掷个别项目,而男子田径运动水平除了个别项目有较大提升外整体竞技实力较弱,田径项目整体结构失衡,传统优势项目滑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田径竞技发展的不足之处,为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以及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