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涛 《网球》2013,(8):104-105
在上海市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17层的办公室里,杨亦斌翻看着记者带来的《网球》2011年11月刊,两年前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上海大师赛赛事联合总监杨亦斌和吕华勇在劳力士的现场接受了《网球》杂志的采访。"我们在2000年喜力公开赛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接受过你们的采访,我还记得杂志曾经有一位叫吕博的记者。""吕博"其实这是《网球》前编辑部主任胡楠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的杂志是《网球生活》,算是  相似文献   

2.
整合体操的概念和功能,分析中国当前体操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竞技体操和大众体操的和谐发展提出见解;建立量化评析标准,为科学评价体操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我国对体操概念的界定存在偏差,社会大众对体操的认识极为狭隘。无论从竞技体操还是大众体操来看,我国还不是一个体操强国。通过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提出了体操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加科学地量化评析体操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龚春龙 《武魂》2013,(9):22-23
在体操文化的基本观念中,体操被赋予了广泛的意义。体操不仅是一种各种动作技术的组合,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而素质教育在体操教育中的本质体现是体操文化观念、知识、能力的整合,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体操文化的本质,把体操文化理念贯穿到体操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0年代苏联体操和中国体操的现状及中国学习苏联体操经验的原因、成效等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苏联体操对中国现代体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我国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体操理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加快了中国体操向世界体操强国迈进的步伐,客观上为中国体操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体操发展裹足不前,大众对于体操不再追捧,体操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呈现出坐“冷板凳”的局面。然而,这种现象的发生要从基层体操建设上寻找原因,从根源上解决社会体操发展问题,为国家体操发展稳固根基。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襄阳市体操人才发展现状、师资水平、管理制度、场馆建设等维度剖析襄阳市体操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善策略,为襄阳体操发展和基层体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体操运动各阶段分类与发展的研究,对不同时期体操分类促进体操运动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着重研究了我国现代体操的分类,找出其弊端,提出科学分类的设想。将体操分为三类:即大众体操、竞技体操、表演性体操。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中外体操人才培养特点,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体操的组织管理、运动员和教练员规模、国外体操俱乐部运行特点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体操采用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以体操俱乐部为体操人才培养核心主体,体操产业化发展呈现良好趋势;澳大利亚以体操俱乐部-体校-体院相结合的联合人才培养组织形式为主;美国和澳大利亚10万人左右的体操运动员队伍远大于我国7000多体操运动员的规模;两个国家以体操俱乐部健身、娱乐功能开发和业余化训练制度为理念,以多训练水平等级和丰富的竞赛制度为支撑,瞄准体操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思路为我国体操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操意识主要是指体操运动员对体操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是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强烈专项特点的心理素质。体操意识的培养对于体育院、系体操专选班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体操意识的培养要全面、系统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丹麦体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把体操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使体操运动逐渐活跃,相继出现了世界体操四大学派:德国体操、瑞典体操、捷克《天鹰体操》和丹麦体操.这些不同学派的体操各具特色,各自标新立异,推动了现代体操的进一步发展.如:德国体操和《天鹰体操》提倡以机械体操为主,发展人的力量和意志.《天鹰体操》还注重体操的理论研究,并首创了机械体操动作分类法,对形成和发展体操的完整概念有一定的作用.瑞典体操以教育体操和医疗体操最具特色.操练强调动作对称和静止姿势,对保健和矫正姿势有良好作用.但练习顺序固定而呆板,不得任意改动,缺乏节奏、柔软和兴趣感,故被人称之为"摆姿势"的体操.  相似文献   

10.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操课程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优势及体操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操具有光辉的奋斗历史,是体操课程思政铸奋斗魂、育实干人的强大“动力源”;体操教学内容蕴含丰富思政主题,是立爱国大德的不竭“原料库”;体操习练形式多样,为体操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多元“实践场”。通过整合体操历史和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主题融入体操课程内容和创新体操课程结构以强化道德实践等路径,可以推进体操课程思政建设,以期为运动专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操教材是体操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本研究在系统查阅和分析建国以来中小学体操教材及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体操教材的素材——体操文化系统和典型的分析,依据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体操教材建构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消灭10分"的体操新规则开始实施,在体操规则的导向下,体操运动将会向高难度的方向发展,新的高难动作的出现加速了体操运动员大胆尝试高难动作的决心。针对世界体操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体操项目全能和单项素质的要求和技术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操运动项目选材的标准与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对于提高体操运动员的选材的水平,保持我国体操项目在世界范围的优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纵观体操的发展历史,体操是沿着发展——分化——再发展——再分化的规律进行的。当今,基本体操(即大众体操)和竞技性体操都已发展,为各自的独立体系;尤其是竞技性体操又进行了大分化,并成为奥运会和世锦赛的独立竞技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体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未来男子体操规则变化对世界体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月国际体操联合会在瑞士举行会议,讨论2005~2008年男子竞技体操新规则,并下发新规则变化的草案。从体操发展历史上看,体操规则的变化对体操的发展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体操发展的指挥棒,引导体操未来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体操在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借鉴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的调研结果,通过分析新颁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并指出女子新颁体操二级动作标准"4选3"是较好的选择,有助于提高体操练习者的积极性,增加体操练习的人数,扩大体操等级运动员队伍,增强体操师资力量,利于体操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6.
张强 《健与美》2024,(3):141-143
体操可以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地发展,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锻炼挺拔的身体仪态,促进大学生完整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体操教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几年,随着社会进步和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体操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文章围绕高校学生体操课程教学展开研究,在分析基于快乐体操理念的高校体操课程教学意义基础上,阐述快乐体操理念下高校学生体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未来体操的模式是动作的复杂性、艺术性和美的结合。而体操动作的优点在于成功的基本姿态训练。体操动作的基本姿态,就是学生在完成体操的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势、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以及体操意识和形体的表现力。目前在体操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体操动作的基本姿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操动作基本姿态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训练,采取多种教法,严格要求方能奏效。在体操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体操  相似文献   

18.
<正> 体操术语是正确说明体操动作的专门用语。正确运用体操术语,不仅有助于体操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体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科学研究、经验交流,以及发展体操理论都有很大的意义。体操术语不是对体操动作过程的“描绘”,而是确切地说明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名称。因此,对体操术语有下列三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路俊艳  郭孝平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110-113,119
随着社会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顺应体操内容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体育教育专业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对体操专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倾向于目前比较流行的体操健身娱乐项目;健身健美操、健身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体操内容是最受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喜爱的体操项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体操训练的发展和体操训练学的产生;体操训练及体操训练学的概念和性质;体操训练学的内容和研究对象进行了论述总结,并提出了体操训练学的四种研究方法和发展过程中的七个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