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首先提炼出儒家“和乐教育”思想,并以此对孔孟之乡的农村学校体育的渗透与影响作了分析,其次对构建农村学校“和乐体育”教学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提出了农村学校“和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验与推广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和乐体育”教学思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乐体育”是在挖掘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论及“终身体育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本文从“和乐体育”思想渊源、含义和教学模式入手,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中营造“和乐”情境,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树立“终身体育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乐体育”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两年来,我们在曲阜和其他一些县区的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和乐体育”教改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和乐体育”,是在借鉴孔子“和为贵”和“乐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教学论和现行的教育方针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现将“和乐体育”的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一、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 “和乐体育”在教学目标上既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能力、个性、心理素质和各种优良品质的培养,力求使  相似文献   

4.
杨弢  曹莉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25-26,29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校面临着一场全面的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有了更多的选择。将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乐”以一种直观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尝试。“和乐教育”宗旨是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礼”、“乐”、“知”、“能”、“健”、“行”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原则,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当前体育教学领域中,“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兴趣体育”为主体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体育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是如何教会学生锻炼,使学生会学、善学和乐学,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导促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把“四导式”教学模式引入体育课堂,通过在我校两年多来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6.
陈流 《体育师友》2005,(5):43-43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处于空前的活跃,新思想、新模式、新教法层出不穷,这证明了传统的“一刀切”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新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材培养的需求,也难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因此,改革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的颁布为我们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为此,高校应按照“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对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和彻底的改革,使体育教学模式实现新的变化,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7.
“和乐体育”是济宁市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创建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强调学生乐学,在快乐中学习,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孔子“和为贵”、“乐学”的思想、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及系统论的原则,是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和乐体育”是在借鉴孔子关于“和为贵”和“乐学”思想的基础上,以学生“乐学”为手段,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方向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转移了教学重心,在教材体系上转移了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下水游泳”,教学结构机动灵活,不拘一格,在教学组织方面突出民主化、快乐化。在教学实施中,把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放在首位,提倡把音乐、舞蹈带进课堂,注重发展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掌握1~3种以上健身项目和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9.
顾鹏 《新体育》2022,(8):71-73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中,“自主学练”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小学生开展体育运动重要途径之一,其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本文对构建小学体育“自主学练”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构思模式,并提出构建体育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将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乐”以一种直观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尝试。“和乐教育”宗旨是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礼”、“乐”、“知”、“能”、“健”、“行”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原则,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探索型”、“传授型”、“发展型”、“综合型”教学模式产生的思想根源及这几种教学模式的进步意义和存在不足后,指出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未冲出原有教学模式的包围圈,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改苹均带有各类型教学模式的“烙印”,并就体育教学模式的统一与多样、体育教学怎样为终身体育服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王德刚 《体育学刊》2013,20(1):68-70
“体育、艺术2+1项目”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求高于课程标准对同一水平学段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这决定了学校体育只有调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现“2+1项目”目标.教师教学任务调整而其他教学要素不变的“专家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教师专项特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部分课时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组成班级进行学习的“专选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系统而高效的运动技能提升.而“专项社团模式”可有效拓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载体,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系.专家教学模式、专选教学模式、专项社团模式逐阶递进且各有侧重,对稳步推进标准相对较高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乔林 《体育教学》2023,(S1):85-87
课后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课后练习的趣味性,等于提高了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对于学生体育学习质量和体育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而将“课课练”创新教学模式融入体育练习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真实体育练习情况制定趣味练习活动,能够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助推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以篮球教学为例,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趣味“课课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提出了小学体育趣味“课课练”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下,积极开展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仅从其名称看就有:小群体教学、体育课堂社会、快乐体育、情景化教学、程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最近出现的和乐体育、成功体育等等。尽管这些模式在理论上也许不属于同一层次,或者只是某种体育教学思想的局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层面讲,所谓“悦动”就是愉悦运动或快乐运动。当下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这种现象,所暴露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机械式的、僵化式的、单一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给体育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让体育课堂“悦动”起来,如何构建小学悦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践。  相似文献   

16.
史忠斌 《新体育》2023,(20):88-90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随后提出了“双减”之下小学体育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希望对小学体育的顺利推进和小学生体能以及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琼华 《体育师友》2011,34(4):51-5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广东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探讨,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阳光体育”开展的症结所在。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的开展,必须要大刀阔斧地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与“阳光体育”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使广东高校达到“阳光体育”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相似文献   

18.
自80年代以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大潮,出现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和乐体育、主动体育等很多教学思想或理论。由于前面三种教学思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容易使许多体育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混淆,为了辨析其本质特征我们有必要将之放到一起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试谈“和乐体育”的基本教学模式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曹莉,孙庆祝邹城市教师进修学校胡静长期以来,由于受前苏联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被动教学一直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三段论”的教学结构几十年不变,体育教学程式化,儿童教...  相似文献   

20.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借鉴、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与讨论了国外部分国家体育教学模式、“传统型”与“俱乐部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形式与特点,并总结出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