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根据概念的定义,概念不应划分为“虚概念”和“实概念”,而且概念的虚、实划分带来了许多矛盾和不利后果,总的说来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2.
“虚”和“实”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的概念,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虚则无所谓实,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在文学上虚虚实实运用得当会使文章增彩,  相似文献   

3.
[虚实定义]“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当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所谓“虚题”,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语为话题或标题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诚信”、198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习惯》、1994年的高考命题《尝试》,都是比较抽象、含蓄或主观性较强的话题或命题;所谓“实题”,则是一些…  相似文献   

4.
虚实转换法     
《新读写》2010,(7):31-34
“实”与“虚”是写作学里一组相对相反的概念。“实”是客观的。“虚”是主观的;“实”是具体的。“虚”是抽象的;“实”是眼前的,“虚”是远处的。所谓虚实转换法。是指面对抽象的、无形的话题(文题),应该把它落到实处,即虚题实写;而面对具体的、有形的话题(文题),应该诠释出题目的虚指意义,即实题虚写。  相似文献   

5.
对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情节高潮部分的划分,应把小说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性格的极度虚荣和丢失项链的尖锐矛盾冲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小说结尾部分的争议,应该从学欣赏和艺术的“再创造”角度分析,应用“实”的情节高潮,而不应用“虚”的小说情节高潮。读想象的“虚”的高潮,不应纳入小说情节结构划分。  相似文献   

6.
虚是与实相对的概念,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而古代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从诗句的字里行间体味出的空灵境界和无尽情感:撇开借景抒情手法(因为相对于“景”而言,“情”也可说是虚笔)之外,古代诗歌中的虚写大体包括以下四类情形。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大音希声”是以比喻来说明“道”的特点的,它波及到文艺创伤中“有”和“无”、“虚”和“实”的关系问题,虚实结合、重虚的方法,表现出中国古代文艺不同于西方的重要美学特点,虚和实的具体含义,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主要的有:一,虚和实的关系即虚构和真实的关系;二,虚和实 纹学作品中虚字和实字的关系;三,虚和实的关系就是作品中的神形,情景、意境的对立,四虚即文艺作品,中未直接描写的部分,实即直接描写的部分,对文艺创伤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大致有两种:一是实以引虚,二是虚中孕实,无论实以引虚或虚中孕实,均应虚实相济。  相似文献   

8.
演讲稿中事实为实,情理为虚.成功的演讲需要虚与实结合,本文就“以实为主”;“以虚驭实”;“以实证虚”三个方面浅析演讲稿写作中虚与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诗词中意象和意境都是虚境与实境的统一,但二者相比,意象仍停留于“象”,偏于“实”:而意境已超然“象”外,得“境”之环中,偏于“虚”。“虚”“实”概念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感性和理论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真假属性不为判断所独有,概念也有。概念与其反映对象是否相符合,只构成真假,不出现实虚。把概念分为实概念和虚概念的主张,不仅违反逻辑,也不符合实际。“人民资本主义”是假概念,不是虚概念。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虚”和“实”。所谓“虚”者,即阅读主体对作品内容的领悟、内化、升华,是情感的陶冶、美感的享受、意义的建构。而“实”者,即写作技巧、语言特色、作家作品等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信息的了解。“实”是“虚”的基础和前提,而“虚”是“实”的发展和升华。二者相辅而行、相互融合,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虚概念的“真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概念就是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其所指对象的概念,概念(包括实概念和虚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真假特性是判断(或命题)所独有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对应物并不构成真假问题,只构成实虚问题,主或虚概念有真假的主张或违反逻辑或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3.
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文阐述了虚拟实验的概念、特点及其局限性,说明了真实实验的历史地位和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例子阐明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虚”“实”互补的两条原则。  相似文献   

14.
例1虚部。针对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纠 错” 1·已知“=‘+妙,求着一的实部与(高中数学第三册pll5,4一(3))某生解: 1丫2=劣+兮几劣2+今2劣2+y”乞于是,R(卫一) 劣劣“+yZ 1I、—劣2+yZ1986年第四期学生认为既然实部是手毛_cosz一5 in之 ex那么虚部就必是虚数,因而是了为实数,杯沐艺. 说明学生受=“‘士。‘等的干扰,(孕)一甲乒不口(。士。) UO~这种用“实部”概念去套“虚部”概念,显然是对“虚部”的曲解。教师必须依据课本,讲清“实部”与“虚部”的实质,再引导学生主动纠错,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 二、针对学生对公式、定理、性…  相似文献   

15.
论虚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概念问题是近几年来逻辑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打算就什么是虚概念,虚概念有无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真、假和概念的虚、实的关系等问点谈一谈作者的看法。一什么是虚概念?我们认为,虚概念就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与之恰恰对应的事物的概念。概念是事物的反映,因此,一般说来一个概念在现实中也都存在着与之恰恰对应的事物。例如“人”的概念在现实中存在着人这种事物与之恰恰相对应,“国家”的概念在现实中存在着国家这种事物与之恰恰  相似文献   

16.
思乡怀人诗的虚实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和“实”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即如古人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素描造型中的“虚”“实”美李水成素描造型中虚与实因素的被忽略,"虚"与"实"手法的被淡化,于是乎,习画者的素描作品中散、碎、乱、僵、刻、面面俱到、平均罗列等诸种弊病都出来了。"虚"与"实"是素描训练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人们一直没把对虚与实自然因素的认...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先生名美学论《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剖析了艺术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宗先生认为:“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19.
“虚”和“实”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技法,“实”指的是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的是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部分。在古代诗歌中,“虚”与“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包括有者为实,  相似文献   

20.
“虚”、“实”结合谈教学合肥市花园小学邓清之所谓“虚”,是指语文课的教学艺术。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自觉性的问题;而“实”是指语文课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让学生如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基本能力的问题。“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