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作文题生活在集体之中,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如相互切磋学习经验,一起参与科技制作,分工创办班级小报,共同夺取球赛胜利等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以“合作”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要求:l、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二、试题解说这一题目属于“提示语+全命题”类型,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又隐含着必要的限制和要求。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必须…  相似文献   

2.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命题者或评论者以各种方式来阐述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那就是: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让考生有话说,有东西写。可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考生有什么话要说,你想要学生说什么话;或者说现在的学生有什么东西好写,你又期望学生写出什么。  相似文献   

3.
曹津源 《中学教与学》2003,(2):25-26,29
一题目 生活在集体之中 ,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 ,如相互切磋学习经验 ,一起参与科技制作 ,分工创办班级小报 ,共同夺取球赛胜利等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 ,品尝快乐 ;在协作中学会做事 ,分享成功。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 ,以“合作”为题 ,写一篇文章 ,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要求 :①可以写记叙文 ,也可以写议论文。② 6 0 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这一题目属于“提示语 +全命题”类型 ,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又隐含着必要的限制和要求。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合作意识和合作…  相似文献   

4.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写作文时审题一旦出了问题,就“满盘皆输”,所以,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要著.审题要察“言”,要关注提示语、标志语、中心词、修饰语,研读独词比喻等含蓄语. 1.弄清提示语 提示语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作文思路的方式,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并审清提示词,明确题目内涵,获取选材信息并注意作文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  相似文献   

5.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命题者或评论者以各种方式来阐述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那就是: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让考生有话说,有东西写.可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考生有什么话要说,你想要学生说什么话;或者说现在的学生有什么东西好写,你又期望学生写出什么.  相似文献   

6.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7.
一、作文题目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二、试题解说这是一道体现人文关怀、选材空间开放、便于抒写真情实感的宽泛式的命题作文。命题只是一个词,无任何提示语或导语,也没有任何引出命题的材料,仅仅是题目加上要求,而且这个要求也只是针对字数而言的。文题的限制少,选材的覆盖面广,因此,只要对“牵挂”的含义理解正确,考生都应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牵挂”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它不仅是怀念、思念,更是一种对人、事、物有所担心的挂念。这一命题比较贴近考生的生活和心理。因此,考生在审题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但也正是…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看,话题作文仍稳坐“霸主”地位。预计今后数年内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从阅卷老师提供的考生审题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文题缺乏正确、足够的解读,以致偏题、离题,步入话题作文的误区,留给考生永远的遗憾和叹息。下面从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四方面进行一番解读,希望对广大考生在审题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作好考场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审题话题作文需要审题,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可以说“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而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及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脱离材料,只抓话题本身,导致审题出现偏差。正确的审题,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话题共同剖析来确定的,除了兼顾题目自身“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要求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10.
杂采生辉     
商考语上海卷审题专家:高考作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够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叉不能考前让考生“精题”有备而来,因而题目越采越难出。我们命题组准备了好多题目。为何选“杂”?最主要的是猜不到. 今年由于“非典”疫情,不少老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准备了这方面材料,命题组有意回避,就是体现了高考公正公平的原则。当然,也有考生会转弯抹角联系“非典”。“杂”的今义很多,可打开学生思想的天地.引导学生知识面广,活学,关心社会、生活。 作题的提示语简明扼要,引导学生尽快入题.[编按]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二、阅读手记这一题目属于“提示语+全命题”类型,既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又隐含着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必须写“你”(也即考生自己)的,且要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个性的张扬,关注素质教育理念下有利于兴趣的形成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关注兴趣对自身全面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这种导向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12.
曹津源 《初中生》2003,(30):21-23
【作文题】下面是2003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阅卷手记】这一题目属于“提示语+全命题”类型,既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又隐含着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必须写“你”(即考生自己),且要求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个性张扬,关注素质教育理念下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兴趣对自身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这种导向…  相似文献   

13.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作文试题中有“提示语”存在,一定要对其进行认真研读。所谓“提示语”,指的是作文试题中那些具有提示、提醒作用的话语。为什么要认真研读“提示语”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三道中考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4.
概念阐释什么是材料命题作文?就是引用一则材料作提示语,同时给出作文的标题。具体地说有两种形式:1.提示语+全命题。这种命题既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又隐含一定的限制和要求。2.全命题+提示语。提示语通常是给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做一个引导,使考生有话可说。文题展示  相似文献   

15.
[命题解读] 一、以“我”为主,按提示语的导引迅速确定写作内容.从2011-2014连续四年的广东省中考作文题都采用了“导语+半标题”的形式,提示语比较清晰,写作主题比较明了,文体不限,没有审题障碍.因此,聪明的考生完全可以“以我为主”,根据自己的特点,迅速把标题补充完整,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和写作内容.考生可以从提示语中任意填入一个词语或短语,作为写作的标题,如“执着是我致胜的魔杖”“好奇是我致胜的魔杖”“自信是我致胜的魔杖”“师长的激励我致胜的魔杖”“榜样的引领是我致胜的魔杖”“挫折的磨炼是我致胜的魔杖”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体验,填入其他词语或短语但又是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写作标题.只要文章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同样可以夺取高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命题走进了“材料话题式”时代。少数人错误认为话题作“开放”、“灵活”,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没有审题的必要。其实,考生写话题作因审题失误而与高分无缘的现象太普遍了。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要不要审题,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看过一篇《话说“审题”》(《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10期)的文章,谈的是庄子、韩愈、鲁迅、钱钟书等不审题却写出好文章,而现在的考生审了题却写不出好文章;审题是为了评卷方便,显示教师高明。其结论是高考作文要“我手写我心”,率性而作.无需审题。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因为高考作文不等于教师写研究文章。写研究文章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无需审题:而高考作文是写别人给定的题目,需要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与写作要求,这就有个审题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阳海 《中学文科》2004,(11):43-43
材料作文是近些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大家都知道,材料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审题是关键,也是写此类文的难点。难在哪里?难在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难在对材料精神实质的准确挖掘与表述,难在认识范围的开拓与迁移。据2004年河北省中考考生写的材料作文来看,有一些考生读不懂材料,抓不住实质,审材料偏离题意,结果被打到四类文之列,断送了“半壁江山”。由此可知,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必须把握好审题这一关。材料作文审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审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审题习惯,教会学生掌握审题步骤。作文审题有四个步骤:(一)初读题目,找出关键词,并思考关键词的内涵,从中揣摩命题意图;(二)读提示语或材料,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三)根据题目以及提示语或材料,构思立意;(四)根据题目的要求或暗示,选择适当的文体。  相似文献   

20.
审题要准确无误人类是最富有情感的,情感是人人都经历过、体验过的。但写这类话题时审题是关键,审题时应注意3点:第一,研读提示语,把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