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保护帮助时站位要得当单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单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和下法等。保护与帮助者应根据不同动作的结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位置。1.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由于在垂直部位时的动量最大,摆过垂直部位后,出现脱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最大也正是需要加力的时机。因此,在做向前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前侧方(如悬垂前摆转体180度成悬垂);在做向后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后侧方(如悬垂摆动挂膝上悬垂摆动骑上、悬垂摆动后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单杠高难飞行动作——直体“京格尔”空翻转体540°成悬垂技术,从盖浪、前摆振浪、撒手、空中翻转、再握等五个环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和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去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这一新的腾越动作;熊松良还在单杠成套动作中成功的运用了屈体腾越接特卡切夫腾越这一新的高难连接方法,这就使成套动作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4.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和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1978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屈体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向  相似文献   

5.
此动作是由正反握悬垂前摆近“极点”时,正握手换反握连接。前摆的高度取决于正反握下摆技术以及下沉、兜腿的力量、时间和方向。前摆要求肩上升至杠水平面45度以上,上海分区赛中达到45度以上的有27人,其中接近倒立的有8  相似文献   

6.
单杠发展力量、特别是发展上肢、肩和背的支撑力量以及各关节的灵活性是在技术上正确完成单杠动作的条件。以增加摆幅为目的的悬垂摆动,同时围绕纵轴转体,并在前摆结束时成手倒立,以及有类似目的的屈体悬垂摆动是提高屈伸上,支撑动作和后翻上等动作技术的最基本的练习形式。如果把同一结构类型的动作安排在一起练习,并使运动员建立新的更难的动作的概念,那么就可以使掌握复杂动作的教学过程缩短。这样以来,动作新的程度就变得不大,训练也就有了成果。  相似文献   

7.
前言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公布本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规定动作大纲三年来,国内进行了多次比赛,其佼佼者曾多次代表国家逐鹿于国际体坛。由于工作需要和机遇,我们从1981年起,在历届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对单杠规定动作的技术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考察内容;根据1981年3月郑州会议(国家体委召开的研究本届奥运会规定动作技术的专门会议)的精神和单杠项目的技术特点,确定为“跳起成正反握悬垂弧形转体(肩向后)成正握支撑前摆”,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体操的生命。我国的竞技体操运动素有创新的传统,但是,信息交流较慢,影响了“创新”的发展。这里介绍六篇“创新”动作的文章。其中,单杠单臂后翻空转体540°成悬垂、双杠横杠后空翻两周下已用于比赛,单杠后空翻转体900°抓杠经过试验,鞍马立式回环、单杠前空翻成倒立和双杠正吊前摆上等动作正在试做。希望我国体操动作在“创新”上有更大的发展,并应用到大型国际比赛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 自一九七八年斯特拉斯堡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监物以双杠大回环这一创新动作获得该项冠军之后,双杠大回环已成为新的潮流动作。它的出现不仅丰富双杠杠下动作的内容,而且使双杠动作的类型在结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双杠器械的特点,把绕横轴旋转的单杠回环动作巧妙地、创造性地进行了移植,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因为这一悬垂前摆类型动作起伏大,变化多,惊险优美而且符合规则的要求。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双杠大回环动作出现较早,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目前已能完成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大回环后空翻成悬垂,大回环接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联已颁布了1989至1992年国际体操各个项目的规定动作。在这四年中,全国比赛、世界锦标赛乃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都将比赛这些规定动作。其中双杠规定动作为:杠中侧立后上成挂臂撑——前摆上转体180度成支撑——落下长振屈伸上——后摆转体180度成支撑——后摆接着上转体180度成手倒立(2秒)——弧形上成支撑——后摆向前分腿摆越成直角支撑(2秒)——屈臂直体慢起手倒立(2秒)后空翻成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此动作可由前摆转体、后空翻、倒立转体、大回环等动作连接,动作技术的关键主要是由支撑前摆、两腿继续向后上方后翻摆动时,要控制肩不要过份后倒(图-4),接着腿向远伸,以便使身体重心远离握点,这样半径加长,增大摆动量。当身体下摆接近杠下垂直部位时,两腿用力  相似文献   

12.
一、倒立在体操中的重要性在竞技体操的八个项目中,哪一个项目都少不了倒立动作。评分规则中也明文规定:“吊环一套动作,至少包括两个手倒立。其中一个是慢起倒立,一个是由悬垂、倒悬垂或支撑开始的摆动成倒立。”双杠自选动作中少了后空翻成倒立、前摆转体倒立、前摆360°倒立、后上倒立、大回环倒立等,就赶不上潮流。自由体操中没有倒立,也要扣分。单杠最基本动作大回环就离不了倒立,如此等等。就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鞍马可能出现环上或马头的托马斯全旋做成经倒立的托马斯,经手倒立后空翻下。  相似文献   

13.
单杠飞行动作的历史发展及其演进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着重从历史角度对竞技体操单杠飞行动作体系的发展与演进规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系统地分析,旨在完善竞技体操动作的理论体系,提高我国单杠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结果表明,单杠上的飞行动作在历史发展中具有5条基本演进规律后摆类飞行动作优先发展、前摆类飞行动作赶超发展、越杠类飞行动作突出发展、空翻在先转体跟进发展、空翻转体越杠组合发展。认识这些规律,对在运动实践中进行单杠项目飞行动作的教学、训练以及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单杠的正握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成悬垂简称分腿后切,是一种新式飞行动作。其技术特点是正握大摆落下,向前摆,兜腿撒手,身体不是向前跳下,而是经过单杠上空向后飞越单杠,然后再抓住杠子,这是一个非常漂亮而又惊险的难尖动作。整个动作过程可分为下落鞭打、兜腿振胸、撒手过杠,伸手抓杠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单杠的特点是绕杠做各种支撑、悬垂、摆动、摆越、转体、回环等动作。经常练习单杠能发展肩上肢、肩带、胸部、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韧带的柔软性、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对前庭分析器官的肌能也有良好作用,并能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在单杠上能做的动作很多,现将大纲中规定的一些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仰卧悬垂,两腿交换上举这个动作可增进上肢、肩带和腰腹力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悬垂方法。动作技术是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臂垂直,两脚在杠前撑地,身体伸直成仰卧悬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文献资料,且结合当今体操比赛的实际,对双杠悬垂前摆类动作技术进行了分类,即前摆制动类、前摆腾空类,前摆转体类。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动作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单杠团身后空翻转体180°越杠再握动作,是我国运动员创新动作,它使单杠的飞行动作向空翻、转体、腾越三结合更高的水平发展,是当今世界较难的动作之一。我们通过对王崇升成功与失败动作的准备阶段、基本阶段、完成阶段的研究,总结归纳出该动作的技术特征,并揭示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促进该动作的普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单杠前空翻和腾越类动作振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单杠向前类型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振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浪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掌握和技术质量,所以分析研究振浪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的动作有:团身前空翻二周转体180°,屈体前空翻二周转体180°,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猫跳”,反吊前空翻抓杠,燕式转体360°,团身前空翻二周越杠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研究,对第11届全运会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难度分、完成分、动作难度组别、类型、连接动作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单杠决赛完成动作质量不高、扣分较多;单个高难度动作较少;反掏360度成扭臂握+叶格尔和中穿360度成混合握+马凯洛夫成为流行连接动作.  相似文献   

20.
第十七屆奥运会单杠的規定动作,是由許多不同程度的高級动作組成的复杂的联合动作。为了使教练員和运动員明了各动作和各动作間的关鍵性問題,并易于获得良好的教练效果起見,作此初步的力学分析,以供教学教练中的参考。一、从跳上成反握悬垂起摆到后摆上成手倒立(图1)。在这动作的过程中,首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