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肖剑波 《考试周刊》2012,(88):28-29
历史题材绘画是通过艺术家个人以群体性艺术形式呈现着群体的价值观。历史题材绘画作为一个艺术品,通过艺术家个人所处的不同时代、地域.以及所代表的阶级的不同,所呈现作品的表达方式、艺术语言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历史题材绘画中的群体审美价值观和群体社会价值观,从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历史题材绘画中呈现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表现的主要特征,就是以笔墨结构的形式表达对生命形式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是由中国艺术精神决定的。因此,长期以来在中国画的继承上,一直把笔墨结构的研究与掌握视为  相似文献   

3.
<正>一切艺术都源出于人类的心灵,出自人们对世界的反应。水彩画作为世界各国艺术家们传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受地域环境、社会状态和文化心里,民族素质的影响不同,东西方水彩画艺术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不同区域居住的人们收入水平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高,甚至出现了优秀人才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或重点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个区域的教育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通过分析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地域之间生产力、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流动性、生活成本开支的差异。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为大力发展和完善基础性教育,以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促进优化区域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控制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活成本,打破就业障碍和壁垒。  相似文献   

5.
蒋光慈英雄气质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域文化有着直接关系。他少年时期在安徽金寨县生活,受淮夷文化、侠文化和荆楚文化影响,形成英勇无畏、自由放任的豪迈性格,心怀不平、敢作敢为的侠肝义胆和革故鼎新、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在安徽芜湖求学期间受俄国无政府主义和英国大诗人拜伦影响,表现出侠客式反抗者和东亚革命歌者的风范,为其日后投身于革命文学事业塑造了刚健的诗性人格。  相似文献   

6.
艺术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地域文化构成优秀的中华文化,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是艺术教育创作和学习最主要的素材。所以,现在很多从事艺体教育的学者都深入各地区,融入不同的地域去考察地域文化,并成立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的笔墨与它的载体——宣纸,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形态,并成为独具魅力的绘画语言。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就是说,用笔用墨要突出一个“新”字,即立意新、笔墨新。我认为我们对传统的笔墨要深入学习,同时,在我们的创作中又不要为成法所拘。每个有才能的艺术家,都应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艺术家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修养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笔墨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它结合形体,表现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时.笔墨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区域文化差异对企业集群的影响--以河南省和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企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过程中,区域文化氛围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个发展主体。本文以河南和浙江这两个我国典型的沿海和内陆省份为例,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基本属性以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并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域文化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环境艺术的创造,不只是给人提供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是利用多学科的总体形象,直接或间接的同人们进行感情交融。雕塑也是环境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冰雪雕塑景观更是环境艺术在北方特定地域形式的一种对自然生态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福州漆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由实用到审美、从形式到内涵不断变化、发展,它提升了百姓日常生活的品质,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既为当地的人文所滋养,也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正因为福州漆艺术自身凝结着浓郁的地域特征与文化情境,对它的审视必然被赋予一种文化的眼光。  相似文献   

11.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及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艺术家在艺术题材的选择,艺术创伤的动因及创伤个性的建构等方面都受到童年经验潜在的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当新古典主义绘画仍然盛行时以泰奥多尔·卢梭,柯罗、米勒为代表的一批画家,齐聚于巴比松村,由此创造出彪炳着现实主义思想趋向的绘画艺术,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巴比松画派。但积久以来,该派的创作原则、艺术风格、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和应有重视。对其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创作原则、美学特征和艺术成就,才能还原其本来的历史地位,并使之成为绘画艺术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外中国艺术家可谓众多,艺术领域涉及架上绘画、装置、雕塑等诸多艺术门类,其地位与艺术影响力与日俱增。对赵无极、朱德群、刘国松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关于“中西艺术”之间的价值认定以及汲取,比照应该建立在对中西文化的深层次的研究基础之上。三位艺术家的艺术取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就个体而言,其艺术思想及其艺术表现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个体的思想以及表现的差异性,也为我们分析三者作品的艺术价值提供了比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制过程中,深受传统美学精神影响的编创者格外注重追求电影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电影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抑或镜语的运用,都刻意表现含蓄隽永的韵致,力图以一种以简洁凝练、委婉含蓄的方式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实现言近旨远的艺术表达效果。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含蓄蕴藉的传统美学精神得到优良的传承和艺术的表现,而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也使得影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王谨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118-120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化的博大精深。本尝试从中国传统化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目的是多样化的,美的形态是多元的,审美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但审美素养是每个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对绘画艺术作品的品评应是全面的、兼容的和科学的。“像的”不一定全是好的;“不像”的不一定是不好的。重要的是作品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表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情感,以及它能否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与审美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完成了一种将西方现代美术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典范.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是最近十年,检讨中国新兴美术的发展,他的先驱作用及作品价值才得到极大的提升,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宗师.与中国比邻的日本,亦有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著名的美术家栋方志功,它的作品既保留了日本民族的神韵,又吸纳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风格特立.将这两位东方最具特色的艺术大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他们的异同,对我们当今的美术创作正途定会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静结合作为我国古诗词创作常用的传统艺术创作方法,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以动衬动、动静互衬四种,被我国古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而巧妙地运用,创作出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及艺术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动静结合手法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雅明是文艺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人物,但他的艺术思想遭到了误解。其中,他的艺术本质和发展观就处于这样的遭遇。实际上,他的艺术本质观可以表述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语言,就是艺术家的思想存在及内省的表达,就是一种行为、一种体验,一种审美意识,就是艺术家的本质。他比较倾向于浪漫主义。其艺术发展观则可概括为:艺术有生命,它的生命由“内生命”和“外生命”组成;艺术不会消亡;随着时代前进,艺术形式就会新生。他已认识到艺术形式的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西方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手法,是因其在世界观与艺术观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传统的审美观念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历史上由于中西方美术家在对自然的态度的不同观念,在对美术作品形式的主题与题材等内容方面所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对表达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