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首次以习作单元的形式对学生的习作指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设置,教学时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牢牢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把握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目标,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提升学生的习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本次习作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5"的内容。教材图文并茂,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告诉学生,我国是菊花的王国并提出具体观察要求;第二部分是部分名贵菊花的图片资料;第三部分是学生范文。整个习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在写景状物类文章描写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从学会观察、理清顺序、多感官参与以及动静结合等方面研读教材,可以使学生从中习得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具体,言之生动"等习作策略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统编教材高度重视学生的习作训练,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方式,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由两篇精读文本、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和一次习作训练组成。各个栏目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存。教学中,教师应聚焦表达,从内容感知转向言语洞察;聚焦阅读,从朗读体验转向默读思索;聚焦统整,从单篇感知转向群文阅读。通过积极转向,突破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壁垒,达成习作单元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习作例文”的教学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抓住“例”,搞清楚每篇习作例文“例”在何处。抓习作例文的“例”,要着力于以下三点:①扣住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弄清它是什么例;②根据具体的教材,抓住它的特点,看它“例”在什么地方;③针对本班学生在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处理教材,发挥“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想象类习作是小学阶段习作训练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以单元内阅读要素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思维可视化,探索想象习作的知识与技能,打好想象习作教学的组合拳,进而突破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写不具体、无条理的窘境,真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材是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习作教学和训练学生习作能力的主要抓手和凭借。大力加强习作教材整体建设,对改进习作教学和提高习作成效具有现实教学意义。从课程观层面,关照当下的习作教材,重构习作教材体系,改善习作教材内容,对于改革当前习作教学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一、落实课程编制规范,彰显体例的独特性课程观的核心是该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自身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课程价值。习作教材具有发展学生写作能力是其他教材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必须改革现有习作教材编排的思路和架构,使习作教材或脱离阅读教材,独立编排自成体系;或与阅读教材单双组交叉排列,保持习作教材独特的地位,设置独立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启蒙的重要阶段。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合乎规范,叙述是否通顺、具体,影响其后续阶段的习作质量。教材虽是一个例子,却是重要的习作教学载体,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如何利用好这个例子,提升习作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了使教材在习作训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经过尝试、实践,在文本中找到习作训练的支点,采取合理的策略,引领学生尽早跨入习作之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突出了习作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了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使习作的目标更为明晰有序,指导方法更为具体。教材编者力图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两大疑难问题。这样,使教材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的学本。  相似文献   

10.
《童年趣事》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1的教材分析内容,教材的编写者旨在让学生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下来,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同时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为  相似文献   

11.
《雨中》是六年制八册最后一篇习作例文,也是中段教材最后一篇习作例文。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和本组重点训练项目及教材的要求,这篇课文例写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按顺序写真实写具体。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顺序是记叙的结构方式,具体是记叙文的基本特征。真实决定着顺序与具体,有顺序又具体,更显其所写之真实。真实、  相似文献   

12.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因为没有具体的教学教材,也没有找到良好的教学方法,习作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差,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习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要借助多种活动真正为学生习作质量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雨》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中的一篇习作例文。它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雨”的景色。这篇课文内容具体而又浅显;文字简练而又通俗,是三年级学生进行习作的范例,对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篇好的教材。如何教好这篇习作例文,这里谈谈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童年趣事》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1的教材分析内容,教材的编写者旨在让学生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下来,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同时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为了指导学生写好本学期的开篇之作,教师特意安排学生课前与父母等长辈开展一次谈心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实录一设计意图《我的奇思妙想》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跳跃,天马行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很难达成习作教学的目标。于是,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任务,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写作支架”:先把学生带入“奇思妙想”发明大赛的情境之中,激发写作兴趣;然后,用“邀请函”为学生搭建习作动力支架,用“问题搜集统计表”为学生搭建习作选材支架,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习作组材支架,用“习作例文”为学生搭建习作表达支架,用“评价表”为学生搭建习作评价支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习作表达具体清晰,写作更加真实、更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16.
谢攀 《文教资料》2021,(3):217-219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组织单元编排。在编写上存在以下特点:强调读写一体化、紧扣学生习作的关键能力、习作内容存在要求和能力的螺旋上升、文体全面且突出记叙类教学等。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紧扣习作系统的编写特点进行教学。作前应当依据具体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作中针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难点搭建学习支架;作后评改注重实效,通过以评促改让学生知道不足之处的同时明确修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生面对教材中的单元习作无话可写的现象,教师可从活动与写作、绘本与写作、微博与写作三大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开展习作教学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并使学生通过讨论学会修改、完善习作,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习作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语文教材中的习作似乎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不少知名特级教师做习作公开课,早已将教材中的习作元素丢至九霄云外,有的甚至直言不讳:“我从来不上教材中的作文课”;绝大多数的普通教师也常常是捧着教材苦思冥想而始终不得其法,课堂教学也是马虎了事、草草收场。事实上,以学校教育为基本模式,以教材学习为基本方式的习作教学,是无法脱离教材的。因此,习作教学不管如何改革,教材始终是学生感触习作、尝试习作的重要载体,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学生,对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时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又不知用什么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而且,目前的习作教学,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循规蹈矩的,教材里安排什么习作,教师就教什么习作。说实话,教材中的大多习作题材,不管在新意上,还是选材上,很难引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由仿到创,是学生习作过程至关重要的一环。苏教版教材习作编排相对独立,单元课文与习作训练点之间缺少联系,多数习作教材没有呈现例文,部分习作内容提供的例文存在不足,或内容过于偏窄,或文字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二度开发,为学生量身打造习作范文。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改进习作例文方面的努力与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