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3):128-129
乒乓球不但是中国的国球,也是世界上流行的体育项目。专业乒乓球员需要极高的素养和身体素质,但对于“业余者”来说,乒乓球这项“别人家的项目”就是极好的放松、交流运动了。各项运动的佼佼者都有偏爱乒乓球的,在他们眼中乒乓球也是十分的好玩、有趣,而且有他们本身专业基础、运动天赋。乒乓球更是一点就通,水平也都不赖哦。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取得了极大辉煌,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乒乓球运动正面临着被世事所遗弃的危机.从构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未来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提出了构建文化自觉的三点要求:觉醒、客观、担当,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三点要求:传承、开放、超越.旨在深化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的精神内涵,厘清其文化发展脉络,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3.
贵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亚洲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欧洲战场冷落萧条,目前世界乒乓球竞争格局出现了非均衡的现状。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非均衡态势对于该项目来说是一种危机信号,非均衡可能为均衡发展缔造条件,但是如果极度的非均衡会使之概念、意义、受众等方面越来越狭隘。挖掘亚洲乒乓球运动发展普遍较好的"地缘文化"原因,从文化的角度去剖析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原动力,让文化作为促进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深层次"软动力源",配合表层的"乒乓球国际推广计划",在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互动结合的前提下,实现乒乓球运动项目由非均衡态势向均衡态势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利鸥  杨晨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94-695,701
以研究球网高度提高后对击球速度的影响,以及提高乒乓球比赛观赏性的可行性为目的,就如何使乒乓球这项新兴奥运项目在奥运体育的大家庭里站稳脚跟,如何缩小世界各国水平的差距,是吸引更多的观众;增加比赛回合;吸引更多的经济赞助和政策支持;使乒乓球运动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是乒乓球运动各种改革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乒乓球项目已傲立于世界体坛之林,成为体育竞技运动中的“霸主项目”。中国乒乓球项目之所以能在世界乒坛上长期称雄,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能人材辈出,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注重了乒乓球运动员初始阶段的选材。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广泛,乒乓球在训练方法、手段和打法上已无多少秘密可言。在同等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对开展青少年的乒乓球运动,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科学选择教材。(一)突出重点教材乒乓球运动近年来发展很快,当前世界上正朝着打法多样,技术全面,特长突出而无“致命”弱点的方向发展。做为一名中专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国内外的发展动向,但不能象运动员那样来要  相似文献   

7.
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项目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梅 《体育世界》2009,(10):11-12
通过研究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使我们能够利用规则的杠杆作用来对乒乓球项目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能改变目前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乒乓球运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从19世纪80年代乒乓球运动在英兰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乒乓球运动由最初的宫廷游戏到被列正式国际体育比赛项目,几经变革,经过届国际乒联(ITTF)主席的不懈努力,世各国教练员、运动员和爱好者的不断改与革新,已发展成为当代遍及世界五大的重大国际赛事,有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运会乒乓球比赛,世界杯乒乓球比赛。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欣欣向荣、蓬勃发,与历届国际乒联主席卓越贡献是分不的。从第一届第一位国际乒联主席伊沃.塔古(Ivor.Montagu)到现任主席沙拉拉,任主席无一不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开拓新、呕心沥…  相似文献   

9.
国乒长盛背后的忧思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和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缩短世界各国乒乓球运动水平的差距,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乒坛单极化的发展趋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撼动,但影响乒乓球运动整体发展存在着偏利现象.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细且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少儿时期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不仅能提高少儿对乒乓球项目的认识,而且能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乒乓球后备人才。 1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挫折心理的危害及形成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高度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声像技术的应用,使乒乓球在技战术方面再也没有让其  相似文献   

11.
从鹿特丹世乒赛到最近深圳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我国选手又一次包揽了全部五个单项的金牌。这是在奥运会两次包揽金牌以来,又一次展现了我国乒乓球选手的实力和能量。让世界乒坛对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刮目相看的同时对世界乒乓球的发展表露了悲观,当一国乒乓球选手独霸世界乒坛,使我国乒乓球事业发展也面临一次新的问题和挑战,是继续独霸世界乒坛,还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面向世界,中国乒乓球发展面临怎么样的问题,就以上问题作者做了一些浅析,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建军 《体育科学》2005,25(7):79-83
以技术文化构成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对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是在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3个层面上系统地进行的;乒乓球技术中国化和技术优势保持产生于技术制度安排并受到技术观念的影响;中国乒乓球技术优势是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 ,对历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各项冠军运动员夺冠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除了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外 ,获得世界冠军与球拍、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有着密切的联系 ,球拍与技术的改进 ,使得优秀运动员掌握 1种新的打法 ,是他们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国内、国外流动方向、范围、规模等方面的研究,探究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始终以垂直流动为主要方式;(2)优秀乒乓球人才在国内、国际流动的区域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趋势;(3)优秀乒乓球人才资源丰富与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急需相矛盾、脱节;(4)优秀乒乓球人才职业转换的跨度、范围增大,自主性流动趋势增强;(5)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促进r乒乓球运动全球化整体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世界文化的全面交融.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规则的改革要求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攀登世界乒坛高峰。以参加2009年全国女子青少年乒乓球集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13岁~18岁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调查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年龄段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测试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从而为中国乒协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确保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上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48届世乒赛竞赛情况的分析,结合国际乒联实施新规则带来的技、战术新变化,论述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我国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第一位世界冠军以来,乒乓球运动就逐渐成为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尽管国际乒联一直在修改规则,海外兵团不断壮大,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比赛中,中国队几乎总能包揽金牌。分析了中国乒乓球霸主地位形成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一些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的改革进行梳理,分析乒乓球规则修改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为中国乒乓球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年以来,主要从器材、技术、赛制三个方面进行乒乓球规则改革,促进了乒乓球项目的竞争性和观赏性,世界乒坛格局呈多元化发展。面对新规则带来的变化,中国乒乓球队应正确把握制胜规律,对新规则加强针对性训练,对规则变化进行科学决策,积极创新技战术打法,依托科研保障团队,为科学训练提供支撑,从而保持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王柯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60-662
北京时间5月15日,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包揽了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五个项目的全部冠亚军。中国乒团在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频频“满堂红”现象令国人感到骄傲,是中国乒乓球霸主地位的见证。本次世乒赛佳绩的取得再一次暴露了世界各国与中国队实力的悬殊,我们在反思中国乒团的“霸主”地位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世界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今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危机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思考与分析,再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转变认识,改变心态;国际乒联应完善规程,全球推广;其他各国应加大力度,精心培育的世界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乒乓球界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