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视频压缩编码的动态图像水印方案。在嵌入水印时,充分考虑动态图像压缩编码的特性,对帧内编码帧(I帧),将水印信息嵌入到DCT低频系数中;而对帧间编码帧(P,B帧),结合动态补偿/离散余弦变换(MC/DCT)混介编码,把水印信息嵌入到运动补偿后的残差图像的自流成分中。同时,在水印嵌入时,采用扩频技术与多维水印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相关检测的方法判断水印的存在。由于水印的检测是对视频码流直接实施的,不需要对压缩数据进行完全解码,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视频数据水印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可伸缩视频编码通过码流提取获得子码流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带宽和处理终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内容描述的视频码流提取框架,根据预处理获得视频内容的描述指导可伸缩视频的码流提取,从而获得更符合视频内容的子码流。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快速有效,能够在不损失编码效率的前提下保证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MPEG-2 TS流被广泛应用.本文在统计分析了TS流中相邻Ⅰ帧间隔距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跳转固定步长后再寻找Ⅰ帧的方法来实现TS流文件快进/快退播放.该方法简单高效,易于实现,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的硬盘播放机产品中,达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信息损失不可避免。为达到图像的篡改容忍度与恢复质量之间的平衡,基于纠错编码方法,对原始图像采用SPIHT编码进行整体压缩,再用RS纠错编码对SPIHT源码流进行保护,将编码后的RS码流作为水印嵌入宿主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图像质量和篡改容忍度均有所提高。基于纠错编码的图像恢复技术能够保证在篡改容忍度以内恢复所有的压缩码流,大大降低接收端解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图像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5.
H.264/SVC实现了对基本层的码率控制,但没有考虑到视频序列中场景切换对码率控制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场景切换算法来解决视频序列场景切换问题,但这些算法在计算复杂度、精度和实时检测等方面存在不足。结合H.264/SVC的分层B帧预测金子塔编码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复杂度的场景切换实时检测算法RDSC_IC(Real time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Scene Change base on Image Complexity)。该算法通过对相邻和多个编码单元的关键帧图像复杂度绝对差值和相应比值的计算,确定编码单元间的场景切换的有无和类型,实验结果表明RDSC_IC在实时性和精度方面检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无线视频传输帧内刷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无线信道突发性出错和二阶Markov无线信道模型. 根据该模型和视频编码器的编码方式推导了突发性出错引起的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的信道失真. 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速率失真率(R-D)框架内的帧内刷新策略. 该策略一方面对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容错性能和编码效率进行了优化, 另一方面可有效阻止帧间错误传播, 减小信道失真. 在不同传输信道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在无线视频传输容错方面的性能改进.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3D-SPIHT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案。与传统多描述编码例如MDSQ相比,该方案创建的各描述质量平衡,并能通过去除视频帧间冗余来提高压缩比;与国际标准(H.264等)相比,该编码方案具有算法简单、能够在任意码流截断处解码、码率可连续分级和无明显块效应等优点。实验表明该编码方案能够较好的应用于ZigBee多信道网络,并在较大压缩比的情况下仍能获取质量较好的重建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研究了MGS编解码技术及其码流结构,利用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灵活宏块顺序)编码技术实现MGS质量可伸缩的视觉敏感区域编码,提出改进的码流提取规则来达到保护视觉敏感区域。并对视频敏感区域码流提出新的容错方法,避免MGS首片层系数丢失导致的敏感区域保护失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数字电视TS码流的基本结构,分析了音视频同步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音视频同步的方法,并且介绍了如何来实现此方法.在实际的解码过程中,根据解码不同步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跳帧和重复帧的具体方法,来实现音视频的同步.  相似文献   

10.
高效视讯编码(HEVC)是新一代编码标准,在编码效率上有明显优势。监控视频结构特点是背景几乎不变,HEVC并没有考虑这种情况。使用动态背景模型(DBM)生成动态背景帧,作为HEVC帧间预测的参考帧,可以提高视频压缩效率。然而,运动缓慢的前景区域有时会被认为是背景区域,为此提出多层差值(MDM)算法,根据多层像素块差值更新背景,提高背景帧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高效视讯编码测试模型HM14.0相比,在几乎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采用该算法压缩效率平均提高了2%,最高提高了5.2%。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无线多跳网络(Ad hoc网络)中视频传输的抗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面向Ad hoc网络的视频多描述编码及其传输方法。首先,通过判断两个相邻帧运动矢量的差值,自适应地在视频序列中插入参考帧以提高帧间编码效率;然后分别抽取出视频序列中的奇数帧和偶数帧形成两个描述;最后,在确保传输路径可靠性的基础上,选取两个质量较高的节点不相交路径分别传输视频序列的两个描述,以提高视频传输的可靠性。OPNET Modeler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Ad hoc网络中典型的多描述编码及传输方法MDC_AODV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地增强了视频传输的抗误码性,提高了接收端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双语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特点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之间转换的过程称为语码切换。本文概括介绍了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动态加工特点,并用双语言语产生理论解释说明双语者语码切换的心理机制。在评述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双语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汉-维双语者是否会出现语码切换代价以及切换代价有何特点。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语码切换范式,探讨不同熟练度的汉-维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的特点。实验结果发现:汉-维双语者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语码切换代价,语码代价可能反应了汉语、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存储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编码按用途可分为汉字输入码、汉字机内码与汉字字形码等。这几种汉字编码中只有输入码与使用者直接相关,是输入汉字时直接使用的编码,其余两种编码是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处理和输出时使用的,用户不与其直接打交道,通常所说的汉字编码也仅指汉字输入码。建立在某种汉字输入码所规定的编码—汉字对应关系上的汉字键盘输入方法称为汉字输入法。迄今为止,各种汉字编码方案有数百种,其中较优秀的有数十种。根据各种汉字编码所依据的汉字特点,汉字编码可分为四种:1.流水码。根据汉字的排列顺序进行编号形成编码。流…  相似文献   

15.
随着Turbo码编译码结构及译码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改进,Turbo码已被确定为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的编码方案。通过使用MATLAB软件仿真实现了Turbo码编码,提高了对其高效优质的编码效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广播和手机TV的低码流制作应用的迅速发展,专业摄像机在拍摄时,备份低码流的素材,扩展AV设备应用范围,成为目前很多用户的实际需求。松下推出的AJ-YAX800实时低码流编码卡就是扩展AV设备应用范围的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语码切换是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之间转换的过程.在介绍语码切换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模型,概述影响语码切换及代价的因素之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设想,以为研究双语者的语用提供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H.264是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相对于以前的ITU—T视频编码标准和mpeg序列标准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编码效率的提高主要归根于精确的帧间预测编码,其中包括多种块模式.多参考帧运动估计和分数像素精度3种新技术的采用,对这些帧间预测编码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技术与H.264基本配置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结合空时OFDM和转换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衰落信道下具有可分级转码能力的鲁棒视频传输方法.采用可分级转码器将高质量的MPEG-2压缩视频转换为低码率、低分辨率MPEG-4可分级码流来满足网络带宽和终端设备显示的要求.在接收端采用一种层干扰抑制算法,使得分层空时OFDM系统不同层的传输性能存在差异,从而使系统具有不对等保护能力.根据分级码流的重要程度不同,将转码输出的可分级码流分别由分层空时编码OFDM系统的不同层来实现视频的鲁棒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在典型的随机突发错误的无线环境下,提出的具有可分级转码能力的系统的视频传输性能优于传统的非分级转码的视频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20.
围绕移动终端多媒体数据版权保护问题,在智能手持装置中引入Client-Service方法,将码书设计与水印嵌入分开.采用IEENNS搜索算法缩短编码时间,借助图像检索方法自动选择码书.设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最优码书生成子系统,一个是自识别VQ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不仅能够提高码书生成质量与重构图像的质量,同时能够缩短编码时间,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