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2)青奥会的举办可以更好地把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3)南京青奥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带动南京公共体育精神的巨大飞跃;(4)青奥会所特有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将为南京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文化氛围、体育人文氛围,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借青奥会之东风,提升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1)利用青奥会契机,重视南京城市营销,提升南京城市体育文化辐射力;(2利用青奥会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3)以青奥会为契机,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2.
共生共赢:南京与青奥会共成长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青奥会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南京举办,于南京于青奥会而言都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历史契机。南京与青奥会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诸多共性:青少年教育、世界性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等等。共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二者的共生共赢:南京对青奥会发展带来"沃土"——南京将进一步丰富青奥会的精神和内涵、南京将进一步完善青奥会的形式、南京的硬件条件将促进青奥会的世界传播;青奥会为南京发展注入"活力"——青奥会将带动南京城市硬实力的发展、促进南京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要实现二者的互利共生就要优化共生环境、创新共生模式、化解共生阻力、拓展共生界面。  相似文献   

3.
就南京承办青奥将对南京市旅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认为其正效应集中体现在:(1)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就业,促进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2)环境方面,促进南京城市基础建设;(3)社会文化方面,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而承办青奥会也将会对南京产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1)经济方面: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土地房价上涨;南京青奥会可能会使南京市的商品物价和生活费用上涨。(2)环境方面:承办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举办青奥会期间的交通拥堵严重;承办青奥会期间,有可能造成各种垃圾增加,破坏生活环境。(3)社会文化方面:承办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民不安定感增加;承办青奥会可能打扰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青奥会与南京城市营销:国外经验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资源与手段,南京举办青奥会能够促进南京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利用青奥会推进南京城市营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充分发挥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需要坚持节俭办赛事的理念;需要秉持事件营销理念,整合各项体育赛事资源推进南京城市营销;政府应做好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互利双赢:南京承办青奥会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京市承办青奥会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与选择南京举办青奥会将有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承办青奥会是对于南京市发展与奥林匹克发展的互利双赢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青奥会的承办对南京市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能拉动南京市经济的增长;(2)促进南京市就业形势的改善;(3)促进南京市体育设施以及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4)促进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5)给南京市全民健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挈机;(6)能促进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南京承办青奥会将有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1)南京市坚实的经济基础保证青奥会的顺利筹备与举办;(2)较完备的赛会设施可以承担青奥会的全部体育赛事;(3)南京有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4)南京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保障青奥会的顺利举办;(5)青奥会期间对青奥会的推广活动将有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4年青奥会与南京城市未来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成功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主办权,这是继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中国将承办的又一盛大综合性体育赛事。本文阐释了青奥会的诞生和理念,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并从体育文化、体育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结构和形态、房地产建设与城市开发、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城市环保等方面探索了2014年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京青奥会城市文化营销与软实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南京城市,造就了它富有个性的古都文化、秦淮文化、钟山文化、博爱文化等多元文化。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舞台上,南京应通过扎根本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导向未来文化向世界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同时应以民族凝聚力、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力、社会合力等策略来提升南京城市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8.
青奥之本及其与城市善治的互动方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青奥会的本质与南京城市善治的互动方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出体育融合文化教育、主旨聚焦世界青年、低碳引领办赛理念是青奥会的本质,更接近奥林匹克理想、更接近体育之"本源"、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是青奥会的与众不同之处,青奥会突出了"体育发展"和"青年发展"两大主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城市善治互动方略:借机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体育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体育是中国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战略内容。着眼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将给中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生儿",青奥会无疑肩负着其母体百年奥运的梦想,肩负着将其发扬到人类社会更广阔领域的神圣使命,对于历经百年沧桑洗礼的现代奥运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异化现象而言,也是一次绝好的改革和创新契机。那么,青奥会的理想是什么?她的理想是否就等同于奥运会的理想?肩负着神圣理想的青奥会,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将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启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展开调研,试图立足体育社会学研究尤其是奥林匹克研究和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就这些真问题即所谓的"实然"问题和"应然"问题进行发问和思考,为不断前进中的青奥会和中国青少年体育研究,做出颇有价值、颇具启示的学问探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南京青奥会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互动进行了研究。认为青奥会的"绿色青奥、人文青奥、活力青奥"理念能够实现对学校体育理念的渗透、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青奥会的举办能够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个鲜活的教育样板;学校体育发展能够促进青奥会理念的传播和赛事的推广,能够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能够培养大批的青奥志愿者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互动的策略:深度研究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意义,在学校中开展各类青奥主题活动,发挥院校优势服务青奥。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体育强国进程中,2014年南京青奥会召开将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产生的积极价值,借青奥会召开的契机,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培养青少年终生体育意识,发展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事业,促使我国尽快实现体育强国梦想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在解读体育强国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结合青奥会的赛事参赛对象、赛事宗旨、目标,提出发展体育强国,实现南京青奥会价值的构想:1.引起社会、学校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视;2.奥林匹克精神将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3.对提高青少年体质,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4.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奥会是世界青少年运动员的盛会,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盛会,比赛项目更多地融入了青少年的特点。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力军,青奥会在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价值导向、心理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教化作用,其创新之处在于看淡竞技而注重运动的教育和文化功能。而学校体育在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推动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将与江苏省学校体育发生交融与互动,那么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能将青奥会的优势转化为动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新加坡青奥会的回顾与总结,结合南京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及与青奥会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青奥会目标对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的导向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在对青奥会目标的理解中,探讨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的基本规律;开拓体育教育功能发挥的多元化路径;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为奥运文化教育体系植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南京将成为第二届青奥会的举办城市,南京以其特有的优势战胜了其他强劲的竞争对手,获得了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权,这不是偶然,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成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本文通过对南京承办青奥会的成功之路进行分析,并与青奥理念结合,发现南京的优势与青奥会理念有许多融合之处:人文之都与青奥文化相交融、经济之冠与青奥方针相统一、科教之窗与青奥目标相一致、体育之苑与赛事管理相配合。南京所具有的优势为青奥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我们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已有优势转化为巨大能量,为青奥会的举办推波助澜,为青奥理念的传播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离不开青奥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及实施。青奥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针对性,以及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笔者以南京市G区为例,了解到南京市G区在青奥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及实施的具体内容:制定社会面治安防控勤务等级;加强治安志愿者建设;强化情报研判,服务警务实战;梳理明确重点部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大力加强时空巡防,构建治安立体防控。  相似文献   

16.
从新加坡到南京,作为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广泛群众调动力的全球媒介事件,青青奥会的空前;盛况以及对举办城市和群体所产生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全球性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彰显着某种认同表征,创造出了相应的视觉认同符号。南京青奥会通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影像传播、社会互动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青奥会的社群认同、城市认同和体育价值认同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014青奥会与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讨。在解读南京城市形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南京城市形象的优劣势。认为南京应借助承办青奥会的历史机遇,推动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利用特色符号在南京城市塑造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南京文化优势资源,塑造南京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考察节俭办赛的思想由来,梳理节俭办赛的辩证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南京青奥会节俭办赛提出理论性建构与实践性思路。结果表明:节俭办赛基于奥林匹克回归本源的理想愿景和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诉求,与"奥运瘦身"、"规模控制"本质相通;对奥运节俭理念应树立辩证性认识;"文化节俭"、"务实节俭"、"效益节俭"和"适度节俭"的四维节俭观是南京青奥会对节俭办赛理念的理论性贡献;提出四点筹办性的节俭思考。  相似文献   

19.
青奥会是现代奥运体制改革的产物,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南京青奥会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建立"南京模式",为青奥会今后的发展和走向提供参照和依据,而且给中国体育的改革提供契机,对中国体育的未来走向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青奥文化和理念的指引下,未来中国体育的发展应从"体育制度改革、呼唤身体理性、消除体育异化、倡导人们对真善美的生活追求"等方面寻求变革。  相似文献   

20.
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青奥会"的起源、宗旨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办赛理念,论证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认为有效把握这种互动关系对于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推动江苏学校体育改革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凡的实际意义。因此,以学校体育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和江苏学校体育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如何互动(彼此积极作用)的,如何选择互动方略以有效利用南京青奥会这一全球性青少年顶级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盛典的契机解决江苏学校体育及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通过江苏学校体育来进一步推动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奥林匹克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实现互动双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