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6):72-73
本组内容是中德决赛中第四盘马龙对奥恰洛夫的比赛,他在和奥恰洛夫的比赛中,也是通过自己速度快的优势去压制对手,争取避免和对手进行中远台的相持。本组技战术有两个重要的环节:第一,马龙盯住了奥恰洛夫发出的半出台球,翩上手把球拉起来;第二,马龙在露对奥恰洛夫正季强力反控的时候没有退台,硬是顶在台前把球再一次反带了回去。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张继科发球轮和接发球轮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张继科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征,为进一步完善横拍弧圈快攻型打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张继科在发球轮中得分率略低于接发球轮。一方面说明张继科接发球和接发球抢攻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高水平运动员接发球上手更加积极主动,已摆脱过去较为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方法,对马龙、张继科在第20届乒乓球亚洲锦标赛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4,(12):93-93
本组技战术使用是四组当中最强势的一组。图中,奥恰洛夫的三板球都是中远台的加力冲拉,充分体现了他强硬的技战术风格。奥恰洛夫与前面马龙的技术对比起来,显得更加凶狠不讲理,有威胁也有风险。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14,(6):74-75
本组内容同样来自马龙对阵奥恰洛夫的比赛中,马龙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以一个非常罕见的高吊弧圈球结束了第二局比赛。在奥恰洛夫发球后,马龙快速摆短到对方的正手位短球。奥恰洛夫上步回摆出台,被马龙抓住机会,抢拉了一板高吊弧圈球得分,图中内容是从奥恰洛夫的回摆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综述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5个方面对第52届东京世乒赛男团决赛奥恰洛夫的2场比赛的上手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奥恰洛夫决赛2场比赛1胜1负在上手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不同。研究显示:奥恰洛夫在对张继科的比赛中,积极的上手的效果好,对比赛的胜利起到了作用;在对马龙的比赛中,积极上手的效果较差。没有给自己创造优势,最终输掉了比赛。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法和分段指标评估法,对奥恰洛夫在第52届世乒赛团体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奥恰洛夫在发抢段非常积极主动,发球抢攻的使用率很高,但得分效果不是很理想。奥恰洛夫的发球以中路和正手短球为主,发球抢攻主要以反手近台拉冲技术为主;接发球抢攻段是奥恰洛夫的优势阶段,使用率高得分效果好,接发球抢攻时奥恰洛夫主要以反手台内拧拉和近台冲拉技术为主;相持段是奥恰洛夫发挥较为稳定的一个阶段,但由于使用率低得分效果不理想,因此对比赛的胜负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相持中奥恰洛夫主要以正反手两面拉为主,退到中远台后正手技术好于反手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乒乓球女队在各种乒乓球国际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在第54届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丁宁战胜了朱雨玲,通过对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总结丁宁和朱雨玲技战术特点,并给出建议,为女子横拍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和提高横拍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乒乓球"三段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张继科与马龙的决赛技战术特点,从发球效果、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相持阶段以及整场比赛的前三板的技战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继科在接发球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高于马龙,而马龙的发球效果和发球抢攻段以及整场比赛的前三板得分率高于张继科。  相似文献   

11.
本期名将赏析是三名男子运动员在进攻中注重使用落点的套路。第一组是马龙利用巧妙的发球落点变化调动对手,随后侧身冲拉对方追身的技战术图解。这两板球的处理体现了马龙对细节的把控,展现了他强势的正手进攻能力和超强的落点变化意识。发球到小三角,干扰对方战术。图中,马龙发侧旋球到奥恰洛夫的反手小三角处,他想利用这个落点变化干扰对方接发球的反手拧拉。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4,(12):156-156
马龙凭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发挥,积分上超过樊振东,目前排在第2位。奥恰洛夫则因为世界杯上战绩不佳,世界第5名的位置被日本选手水谷隼取代。值得关注的是在世界杯上连克松平健太和唐鹏,并一度给张继科造成威胁的尼日利亚选手阿鲁纳,他一举从73位飙升至30名,成为本期男子前30名中涨幅最大的选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综述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2012年乒乓球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单决赛张继科与马龙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张继科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得分率均高于马龙,而马龙在发球直接得分上高于张继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打法类型及其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当今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具有国际标准值;以横拍弧圈类打法类型为主;“凶狠、搏杀”是现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和观察法,从握拍方法、打法类型、横、直拍进攻型选手的技术几方面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青少年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左、右手握拍的比例为2.3:7.7;直拍选手人数略有增加;但直拍正胶快攻型打法和削攻型打法人才匮乏;横拍弧快类打法优势地位明显;横拍快弧打法后备力量不足;“前四板”抢攻积极.得分能力较强,但相持段的得分能力较弱;比赛中心理不够稳定.身体素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打法类型及其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当今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具有国际标准值;以横拍弧圈类打法类型为主;"凶狠、搏杀、抢先"是现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对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和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直拍进攻打法和横拍打法;直拍进攻打法中的单面攻型和直拍横打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总结出直拍进攻打法的共性和规律,探讨直拍进攻打法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王皓、张继科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人决赛进行了接发球技战术研究,主要从技术、线路、落点三个不同角度对马龙、王浩在比赛中接发球的技战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龙接发球技术是以摆短和劈长为主,王浩接发球技术以摆短和反手抢拉为主;两者接发球线路都是以正手斜线和正手直线为主;马龙接发球落点分布以8号位、9号位和2号位为主,王浩接发球落点分布以7号位、2号位和9号位为主。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初,自日本弧圈球问世以来,欧洲传统横拍削球手纷纷被迫弃守为攻,另找出路。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欧洲选手已逐步形成了两种比较完善的横拍全攻型打法:一种是以瑞典队为代表的以速度为主的横拍近台快攻结合弧圈的全攻型打法;另一种是以匈牙利队为代表的,以旋转为主的横拍强烈弧圈结合快攻的全攻型打法。在第三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匈牙利队用“强弧”打法,以悬殊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