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敦煌遗书S.2838《维摩诘经》的题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2838《维摩诘经》是敦煌发现的一卷高昌王国写经.本文首先考释了题记中所说的"清信女"为高昌公主,"父王"为高昌王麴文泰,"太妃"为麴文泰之母张太妃,"王妃"为麴文泰之妻张氏.接着论述了麴氏王族、高昌张氏家族与敦煌张氏家族的关系.最后肯定此卷写经是高昌公主和丈夫至敦煌探亲和拜佛时施入敦煌某寺的.  相似文献   

2.
侯灿先生的《高昌楼兰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是近年来丝绸之路研究国际性热潮中由我国学者完成的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该书收录了侯灿先生最近几年研究高昌、楼兰地区的一部分论文,它既反映了作者所走过的治学道路,也足以代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汉晋时期高昌、楼兰研究的最高水平。限于篇幅,仅就《论集》中研究比较深入的几个论题及观点作一简要介绍,看是否言之过当。1,关于《麴氏高昌王国官制研究》。麴氏高昌王国的官制,《梁书》、《周书》的《高昌传》及《北史·西域传》均有简略记述,但讹脱漏误较多。中外学者根据吐鲁番出土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吐鲁番出土文书对麴氏高昌王国时期的三斛信田赋数额问题及计赋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麴嘉考——兼论麴氏王朝的内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麴嘉的政治活动始于推翻张氏王朝的高昌国人暴动,后又策划推翻马氏王朝的白棘城之变,创立了麴氏王朝,在柔然、高车、北魏激烈争夺西域的复杂形势下,成功生存,关键在于推行内外有别的二元化国策,对内弘传汉文化,对外则依附强权,并不断调整臣属对象.这一政策成为麴氏王朝世代相承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5.
突厥族     
一突厥族的兴起及突厥汗国的建立突厥是铁勒族的一支.铁勒,即战国秦汉时期的丁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又名高车).铁勒即敕勒的音转.据突厥人自己说:"九姓铁勒者,吾之同族也."说明突厥是铁勒族的一支.突厥的兴起,约在公元五、六世纪以前.突厥人最初的起源地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移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公元五世纪中叶,柔然族征服了高昌,突厥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从事锻铁,为柔然奴隶主政权服役.柔然可汗鄙视他们,称之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夏田契、破用账等官私文书的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从土地产能角度来考察麴氏高昌国常田、薄田、部田的划分细则,薄田折算问题以及文书中出现的上价、中价、下价土地的分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文书问世以来,吐鲁番历史的研究获得学界高度重视。有关高昌的历史研究成为长期的一个研究热点,深入与系统的研究都有极大进步。文章专就高昌的一种高级职务进行讨论,这就是绾曹郎中。绾曹郎中是麴氏高昌国(502—640)的一个重要官员,但是传世史籍对此一律缺载,仅有《新唐书·高昌传》提过这个名词而已。文章结合吐鲁番出土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作探讨。关于绾曹郎中的两种定位——宰相还是副相问题上,文章倾向后者,并有所论证。对于担任此职的人物进行了梳理并对于这个制度的来源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古为车师前部地,西汉以“高昌壁”得名。北凉承平十八年,柔然灭北凉残余政权,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是后,张、马、麹诸姓相继为王,史称“高昌国”(公元460年——640年)。据《北史·高昌国》载,其国人:“俗事天神,兼信佛法。”从吐鲁番文书看,高昌佛教甚盛,寺塔林立,如《高昌义和二年(公元615年)七月马帐》所列寺院有二十四个,其他同时文书亦见甚多记载。一九六七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七七号墓出土了《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后文简称《帐历》,载《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为研究高昌寺院经济提供了宝贵资料。笔者似结合有关文书对此帐历作重点分析,以窥该寺经济诸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讲述贝奥伍尔夫这位公元六世纪左右的瑞典英雄为民除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自原始绳纹文化时期(约公元前九千至一千年间)的陶器,到古坟文化时期(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埴轮土偶,都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质朴生动的艺术品。早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时(相当于中国的汉、魏时期),日本文化就与中国文化有所接触。至六世纪时,在中国已经盛行的佛教,也随中国文化一起,经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当时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地区在历史上就曾经是西域佛教繁盛的区域,麴氏高昌国和唐代西州时期,当地的佛教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妇女的佛教信仰方面,比丘尼和尼寺众多,优婆夷及世俗女子也学习佛法、写经讲经,布施财物等进行各种佛教活动。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到,当时的妇女主要进行大乘佛教的净土信仰。  相似文献   

12.
试论6-8世纪吐鲁番地区人口平均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麴氏高昌国(502—640年)和唐代西州(640-792年)时期是吐鲁番地区发展史上很重要的历史阶段。吐鲁番出土资料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时期,相关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笔利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资料,对当时的人口死亡年龄进行了统计,发现唐西州时期人口平均死亡年龄较高昌国时期降低了4.79岁,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一个庞大帝国的边州所承受的压力,从一个特殊的方面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一、高昌回鹘的西部疆域库车,古称龟兹、丘慈、屈支,从九世纪中叶至十四世纪初,一直受高昌回鹘统治,并且一直是天山南路的佛教中心地之一,为此,要弄清伊斯兰教传入库车情况,必须首先弄清高昌回鹘西部的辖境区域。高昌回鹘是在公元848年由840年回纥汗国西迁的庞特勤所创建,因而西部疆域系承袭回纥汗国在天山南北的统治境域。现在国内外对于高昌回鹘的疆域通行一种说法,认为它的统治范围大体包括东起哈密,西到库车,北到天山及北庭,南到和田之间的地区。如:  相似文献   

14.
论哈喇和卓88号墓、99号墓出土若干纪年文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哈喇和卓88号墓、99号墓出土若干纪年文书宋晓梅对吐鲁番哈喇和卓88号墓、99号墓出土文书产生兴趣,最初是因其内容涉及高昌地区颇具章法的农事活动。公元5世纪,高昌人利用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耕种方法,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土地状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5.
公元9-13世纪的高昌回鹘王国,境内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祆教、萨满教均有流布,境内文化活跃,宗教和谐共处。正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回鹘人的改信、与周边政权的宗教交流、主体宗教的宽容性及统治者宽容的宗教政策,使得高昌回鹘王国内部形成多宗教共生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古代突厥文是我国历史上曾活动于蒙古草原的突厥汉国(公元522——744年)和回鹘汗国(公元744——840年)以及高昌回鹘王国(公元840年以后)使用的一种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此外,这种文字也曾为古代居住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今柯尔克孜族的祖先)使用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推论《贤愚经》集成于公元435年之前,由此分析莫高窟第275窟是此间《贤愚经》自高昌传往凉州途经敦煌时所凿。  相似文献   

19.
公元的来历     
公元,又称公历纪元或基督纪元,本是欧、美纪元之法。起初,欧洲并没有统一的纪元,罗马人就以传说中的筑城之年(公元前753年)为纪元。罗马帝国建立后,此法便在欧洲通行。直到公元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有位修道士推算出耶稣的生年为罗马纪元754年,称此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文书所反映的高昌物价与货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高昌地区(吐鲁番盆地一带)位处西域的北道冲要,中国和西方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正从此处经过。六至八世纪中叶,麴氏王国与唐朝政府统治当地期间,那里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逐渐成为西北边疆的一个军事、政治和商业中心。解放后,吐鲁番县陆续出土了大量晋至唐代文书,可以供我们研究上述阶段当地货币经济的有关情况;下面先对几种主要商品的价格加以辨析,请各位师友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