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但最管用最紧要的当推"读""背"二功。一、读功"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也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育学习的精华所在。语文的传统教法是重感受、重领悟、重积累、重运用,是不大讲所谓"讲解"、"分析"的。这个道理正如中医和西医各有不同,不能"拿来"通用一样。  相似文献   

2.
谨防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的假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金城 《考试周刊》2011,(67):39-40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这使得很多语文教师把大量时间都放在阅读教学的训练上,但语文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方式方法却很少有人去探究,下面我就自主阅读的假象和对策来谈谈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房兴和  匡吉 《现代语文》2002,(11):31-32
大语文教育观使得阅读理念有了新的突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如人意的。有人根本就不爱读书;有人读书只是为了猎奇,趣味甚低;有人读了不少书,可只知道“书云亦云”,自己的大脑成了作者的跑马场。对高中生的阅读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试图抓住主要矛盾,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下三方面。一、从人生高度确立阅读意义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考试得分。这大概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读书与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一个高中生的阅…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高质量的语文课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答案可能很复杂,但"语文味"应该是最基本的尺码。为什么有人说当今有些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而是思品课、历史课、音乐课?为什么有人竟说有的语文教师不会教语文?一个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对"语文味"的认识还不够,还不明白怎样在一堂课上尽可能多地"煮"出语文的浓香。本文仅举几例,以试图解说偏淡的"语文味"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把语文阅读教学延伸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把最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阅读,把最充裕的时间给予孩子阅读,不断地引导、不断地激励孩子阅读,打造一种充满浓浓生活味的课外阅读风格。  相似文献   

6.
<正>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新中国成立以来整本书阅读不在语文教育课程框架内,2000年以后,儿童阅读蓬勃开展,把儿童文学引进小学语文教学。或许有人问:在孩子读了大量的一篇一篇的文章后,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让学生读"整本书"呢?整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一、为什么要开展儿童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7.
一 有教师说,杂文好看不好教,理固宜然.然则语文课本上何曾有过"好教"的文章?不过,杂文形式独特,教与学都需要在"杂"字上动脑筋.有人说,教杂文不要怕"杂",教师脑袋不妨也"杂"一些,是很有见地的.如果把杂文看做正经八百的政论文去处理,去找"论点、论据、论证",可能难以体会杂文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除了通过教师的"讲"获得,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的实践活动获得。  相似文献   

9.
在简单中创造语文教学的美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教十余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我更加懂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真谛。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始终把"简简单单上语文"作为我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简单中创造着语文教学的美丽。一、书声是最美丽的声音阅读教学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是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语感,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乐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外语文学习中,阅读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一只大雁,那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就是这只大雁的翅膀,缺少其中任何一只翅膀,学生语文素养都很难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赵正银 《快乐阅读》2011,(22):184-185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是靠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么读作为一种最根本、最经常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本文中笔者试着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外语文学习中,阅读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一只大雁,那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就是这只大雁的翅膀,缺少其中任何一只翅膀,学生语文素养都很难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读是根本"这一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做了把新尺子,《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我们更清醒认识到:语文,"读"是根本。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小学低年级是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人景生情、读中感悟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套母语课程改革的整体解决方案,其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实验要求教师精讲少讲,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实质是要达成"课内阅读、自主阅读、海量阅读"。  相似文献   

17.
如何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其陶醉于语文阅读中呢? 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语文课应把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滤出语文课堂,给语文腾出空间。语文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与处理教材内容,“选文本身是不会给出批示的,得由教它或者学它的人摸索着取舍、摸索着定夺”。用语文教材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笔者以为处理教材,一般只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领悟”就好,然后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文最精彩的地方”,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研读,揣摩语言、潜心感悟……就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受到启发,学会学习。总之,教师若能“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不仅缩减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需要不断获取大量的信息,才能适宜社会的发展。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最根本的手段。阅读的实质是获取信息。认识心理学把人们的认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语文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语文阅读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这一过程依次包含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贮存、使用五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顾华 《教育》2014,(9):27
正有人说语文是"花的事业,根的工程",多么形象的比喻啊!语文如花――这是美丽的事业;语文似根――这是艰辛的工程。要教好语文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一下子从拼音、字词教学为重点转变为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进入与一、二年级截然不同的语文阅读新世界,可以说难度是很大的,因此三年级开始有了"分水岭"之说。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帮助孩子尽快调整、尽快适应、拥有阅读"慧心锐眼"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永远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王蓓 《教师》2014,(27):102-102
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则是最积极有效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