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江苏东台市体委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李杰同志的指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积极开展群众武术活动。由于体委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使我市男女老少幼积极参加太极拳、剑、形意、八卦、少林、木兰拳扇剑、匕首等项活动,在市体育场、各公园活动场所,参加活动人员有近一万人。东台社会武术运动活跃@孟荣珠  相似文献   

2.
少林红砂手     
丁海 《精武》2002,(3):22-22
我一名武术爱好者,自1991年拜师习武,曾先后练习少林六合意、少林小洪拳及硬气功少林红砂手,虽未有大成,但自觉受益匪浅。今不揣浅陋,整理成篇,希望能有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少林红砂手     
丁海 《精武》2003,(2):22-22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自1991年拜师习武,曾先后练习少林六合掌、少林小洪拳及硬气功少林红砂手,虽未有大成,但自觉受益匪浅。今不揣浅陋,整理成篇。希望能有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4.
木兰拳是女性健身者喜爱的运动项目,但关于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的生理负荷研究资料不足。通过遥测心率法观察木兰拳运动员规定套路练习中心率的变化,发现不同木兰拳套路(木兰拳、剑、扇)之间运动负荷没有著性差异,平均心率处于120~140次/min,最高心率在130次/min~150次/min之间。相对而言,木兰剑练习过程中心率处于较高水平(大于140次/min)的时间长。由于动作结构的不同,三组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过程中心率的动态变化曲线不同。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属于中等负荷运动。  相似文献   

5.
令妇女陶醉的木兰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间流传尤其深受妇女喜爱的木兰拳,是1999年台州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的赛项之一。按国家规定的套路、统一的规则进行比赛,这是首次。尽管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批规定套路(28式)才半年,各地木兰拳爱好者在短短的几个月的练习后,展现在台州赛场上的木兰拳、木兰扇、木兰剑己有相当水准,吸引着众多观众,每场比赛都赢得热烈掌声,人们被运动员那优美、舒展大方、外柔内刚的每招每势所吸引。随着优雅动听的旋律,身着艳丽的服装的参赛者在台上旋转起伏,有收有展,动作连贯,圆滑流畅,像行云流水,似仙女下凡,舞扇弄剑…  相似文献   

6.
王二平(1968~)武英级运动员。河南平顶山人。1977年进平顶山市业余体校武术队习武。1981年入选河南省武术队。1987年在全国太极拳、剑比赛中获陈式太极拳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的佛门寺院中曾出现了众多武功过人的武僧,特别是在隋唐时期的寺院僧人中习武活动更加突出,一直到明、清之际,而少林寺武僧的习武活动更有“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茅无仪《武备志》)之说。追溯少林寺武术的历史源头,探究我国历史上寺院僧人尚武活动,我们发现,少林寺武术虽然最早来自邺下寺院僧人的习武传统,其发展成熟则是在少林寺寺内寺外民间习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稠禅师离寺后的少林寺与隋唐少林武僧少林武术发端于北魏(太和19年)建寺17年之后的邺下著名武僧稠禅师。…  相似文献   

8.
我学侧踹腿     
男儿有梦想练就少林功少年吐真言习武忌心急──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田勇磊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他练习武术基础动作侧踹腿的经历编辑叔叔、您们好!我是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生。我非常喜欢《中华武术》斯开辟的《少儿演武厅》栏目。看到自己喜欢的杂志中终于有了属于我们的固定栏目,我真是高兴极了。随信寄去我写的《我练侧踹腿》,请编辑叔叔阿姨们多提意见。祝万事顺意。学生:田勇磊1996年,我采到少林寺塔沟武样习武,当时抱着习武可以行侠仅付义,象移民一样云里来,雾里去的奇想。但事买却使我大失所望。我的第一位教练叫李士…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2,(11):15-15
武术家。1928年出生,山东省济宁市人。蔡龙云自幼跟随父亲蔡桂勤习武,精华拳、少林、太极、形意等多种拳法,尤精技击。  相似文献   

10.
继木兰拳风靡上海后,申城又出现了一道新的都市晨曲风景线──一种武术与舞蹈相融合的抒怀剑。 记得几年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放这套剑时,我也曾被这套剑的神韵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去年11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中心在京举办的“99国际东方人体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又一次亲身领略了抒怀剑的创编人朱俊昌表演的抒怀剑。这套剑既具有武术剑术中的基本技法和身法,又有中国民族舞蹈的特有神韵,刚柔相济,动静相因,抑扬顿挫,张弛有致,令人耳目一新。 为探讨武术与舞蹈如何结合的问题,我请朱老师谈了谈他的创作思…  相似文献   

11.
林钰轩 《武当》2013,(11):11-14
剑术一道由来久矣。曾有越女、白猿公等居山炼剑,实为剑术之始祖。武林中素有武当剑、少林棍、峨眉枪之说。可见武当道派以剑法著称于武林,秘传千年而不绝。武当剑法,内合清虚之意,外取四灵之象,是故又有“冰符四灵剑”之称。又因是纯阳祖师所传,又有“纯阳剑”之名。由于内家剑法以丹力入剑,又有“丹剑”之说。此剑术在我门内已历十四代传承,吾自五岁随父逍遥子习少林五拳和易筋经,八岁开练武当玄功太极及剑法,十一岁那年始练峨眉技击术。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6,(1):T0002-T0002
1938年出生,河北安新人。“中华武林百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自幼随祖父李玉琳、叔父李天骥习武。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比赛裁判长、总裁判长等。出版了大量太极拳专著,代表作有《太极拳标准教程》《太极剑入门》《武当太极剑》等,创编了套路“太极功夫扇”。多次出国讲学及担任裁判。  相似文献   

13.
潘双喜 《精武》2005,(10):44-45
在博大精深的少林文化中,少林医药文化与禅、武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记载,金朝末年,少林住持志隆禅师在少林寺创设“少林鹊局”,为武僧医治习武、实战所受之伤,同时还为俗家人看病,.本文介绍的点穴之法即是历代僧人修身慕矬的健身之术。  相似文献   

14.
王明 《中华武术》2006,(5):9-29
2006年3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河南省体育局长韩时英、郑州市常务副市长李柳身等的陪同下到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视察、调研,登封市市委书记张学军、市长吴福民也陪同前往。下午3时,在师生热烈的欢迎掌声中,刘鹏局长健步迈入校园,在鹅坡武院创办人梁以全、院长梁少宗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学院宿舍楼、教学楼、餐厅楼和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二十大体育景观之一的少林武术文化博览中心。刘鹏局长在全托宿舍楼前,看到身边正在认真习武的小学员们,便停下脚步,俯身询问小学员多大年龄,家住哪里。  相似文献   

15.
武华彦 《精武》2004,(11):30-30
我自幼习武,先后学习了少林、八卦、八极和太极等拳法,最爱的是八极拳。俗话说“饮水思源”,去八极拳的发祥地,拜谒历代著名传人的故居,成了我的心愿。趁着今年暑假,我由哈尔滨出发,千里迢迢地来到天津,又与学生熊宝梁、武友张景岩驱车奔向孟村县城,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我曾写过《有感于乔立夫杀人》的评论.认为那是武术界极个别的案例,“一条臭鱼腥一锅汤”,人们不能“一叶障目”,“以一概全”,说什么“洪洞县里无好人”。四年过去了,我仍然持这样的观点。但眼前发生的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读了今年3月21日《民主与法制》画报头条,实则令人发指。河南登封市舞厅小姐惨遭集体强奸,暴徒耿占伟、田义贵、茹茂东、刘勇、郁周、赵佑飞、王磊等竟是“自小喜欢少林武术”或“习武多年”或“到登封,习武长达八年”的人,有的还是“多次在全国武术大赛和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拿过名次…  相似文献   

17.
装备·视角     
刚刚习武之人,持铁剑,几年练成,便仗剑云游四方,以为天下无敌。可一下江湖才知道山外有山,于是改重剑,图_剑置对手于死地。当持重剑可以横行天下可以笑傲群雄的时候,又觉得以兵器之重来胜敌,显不出自家本领,于是,柳枝、木棍,都可为剑。  相似文献   

18.
装备·视角     
刚刚习武之人,持铁剑,几年练成,便仗剑云游四方,以为天下无敌。可一下江湖才知道山外有山,于是改重剑,图_剑置对手于死地。当持重剑可以横行天下可以笑傲群雄的时候,又觉得以兵器之重来胜敌,显不出自家本领,于是,柳枝、木棍,都可为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提起长穗剑,人们自然会想起北京武术队的李霞姑娘。她的剑术英姿卓然,风格独具,早已蜚声中外。在第五届全运会上,她又一举夺得长穗剑、短穗剑和传统拳的三块金牌.获得女子个人全能总分第三的好成绩。李霞13岁开始习武。从1975年起,在全国性武术比  相似文献   

20.
洪浩 《中华武术》2007,(1):10-11
2006年的冬天姗姗来迟。飘飘扬扬的雪花尚未将大地披上银装,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冬雨。坐在开往太极故里的汽车上,望着窗外的雨景,忆起自己的太极生涯。我出生在豫西小城,但祖籍却在武术之乡登封,家庭素有习武传统。幼年时代,在《少林寺》电影掀起的武术热潮中,跟随兄长习练少林武术;考入河南大学,又主修了长拳。大学期间,因为好奇,在同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