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及管理情况.主要结论:政府对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政策不清晰;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高校普遍承担体育场馆的运营经费较大,大型综合场馆基本维持收支平衡;管理模式倾向于由体育中心和经营公司管理.建议: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建立高校体育场馆发展基金;实行合理的对外开放政策;开发高校无形资产;培养体育经营专门人才等.  相似文献   

2.
体育场馆既是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体育需求的重要公共产品.但是,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闲置屡见不鲜,存在着总体数量不足与浪费闲置并存的不平衡状况,功能单一与需求多元化的矛盾.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应实施“文化兴体”的新思路:打造“体育文化商圈”的场馆综合体;创立“体育+文化”的场馆文化品牌;对多元化的体育赛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特色经营,多样化“创新”;与文化等多产业融合,以休闲体育为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3.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问题的诊断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体制转轨基本完成,经营模式多种并存,资源配置基本合理,经营效益明显转好。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陈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场馆自身经营条件差,主副业方向不明,体育经济政策法规滞后,场馆经营包袱沉重,经营管理人才量少质低,体育市场容量小和消费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做到:突破传统桎梏,树立“资产”观念;实施“脱勾”工程,引进资产运营机制;解放经营思想,树立市场观念;改变经营格局,借力改善条件;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打造体育经理阶层;完善体育经济政策,规范体育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整体关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和运营管理进行整体审视,并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变化为逻辑主线,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状况、政策特点、场馆发展的动力和现存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和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在数量、质量、规模、建设品质、建筑材料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得以突破性发展;国家意志变化、场馆国际化建设趋势和政策引领是推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三重"动力;场馆产业属性的弱化、场馆公益性未能有效彰显、支持和保障政策缺失、场馆设计规划的局限性、场馆管理体制障碍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翔  陈元欣 《体育科研》2012,33(6):55-5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是民生内容不断扩充的体现,是民生财政建设目标的范畴,是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发展方式存在着发展理念不科学、决策机制不完善、运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场馆的建设重大轻小、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运营专业化水平低、税费政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更新场馆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基础的场馆建设决策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专业化水平、尽快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等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国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从场馆对大众健身开放、闲置场馆经营项目、场馆周边人群的消费意识、场馆冠名权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场馆使用存在:闲置场馆场地主要举行大型文艺活动、出租给公司做写字楼等非体育用途的商业行为,没有给予大众健身更多的使用空间;在被调查的国有体育场馆中只有20%的场馆进行冠名,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归纳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消费综合体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其功能价值及构建策略进行探究,提出了从政策规划、健全标准、经营模式、融资渠道、功能定位、活动内容等方面改建原有场馆的建议。在新时期下,体育消费综合体可以有效迎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大型体育场馆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8.
大型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南京市龙江体育馆冠名权的开发和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广告发布权的开发为案例,就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问题展开论证,提出了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开发模式。在分析当前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转变经营观念,出台相应的场馆无形资产经营扶持政策;设置行业标准,将场馆无形资产管理推向法制化;无形资产经营开发需要专业化管理;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走灵活之路。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北京市若干家中小型体育场馆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分析其发展概况、经营现状、管理现状、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整合体育场馆资源,促进本体产业和非本体产业经营协调发展;加强体育场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九个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是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为有偿向所有人开放,开放时间大部分为全年开放,服务对象为中产阶级;管理体制正向事业单位编制和企业化管理的双重格局发展;场馆规模和功能、收支失衡、体育消费水平、政府扶持政策等是影响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型体育娱乐场馆经营管理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19家大型体育娱乐场馆经营状况的调查,分析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条件下,大型体育娱乐场馆的收益特征及对体育场馆经营的影响。从大型体育娱乐场馆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作用入手,引入经济学边际效应理论和共生理论的概念分析大型体育娱乐场馆对社会的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12.
奥运体育场馆营销战略的制定必须基于对内外部营销环境深入分析,重点解决好以下战略问题:构建什么样的业务结构,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市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等.能否处理好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商业化与公益性的关系、无形资产经营与有形资产经营的关系,将是有效战略管理的关键.建议:建立经营业主联盟以促进业主的协作;加强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际体育中介的紧密合作;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体育场馆的产品属性进行定位,指出当前多数体育场馆属于准公共产品,投资主体为政府,私人投资比例不足.在场馆配置方面,人均场馆占有率低,多数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不高.应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加大现有场馆的开放力度;多渠道促进商业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开发,协调商业体育产品与准公共体育产品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属性、管理权限、经营范围、方式和经营状况等主要问题,发现目前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既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最基础的场地资源,自身又承担着作为国有资产应该保值增值的功能。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适合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需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总结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3种主要模式,即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模式、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模式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阐明了场馆改革带来的启示并预测了场馆未来改革的趋势,即未来将分类推进体育场馆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行改革、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集团化管理的改革趋势,旨在为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九个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是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为有偿向所有人开放,开放时间大部分为全年开放,服务对象为中产阶级;管理体制正向事业单位编制和企业化管理的双重格局发展;场馆规模和功能、收支失衡、体育消费水平、政府扶持政策等是影响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外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系统地研究国外大型体育设施的先进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及发展动向,并与我国体育场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重城镇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农村体育场馆建设投资;注重场馆设施建设投资,忽视了体育场馆建成后的管理、开发利用;重竞技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大众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场馆管理的“专业化”问题简单化。研究结果认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应本着长远规划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综合大型场馆与简易小型场地相结合、人口密度与行政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原则去构建我国体育场馆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常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总收入仍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多数市民没有一味强调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应该是完全免费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运作模式共有差额预算管理、全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模式。提出采用市场运行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自身造血”功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08-212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全民健身计划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大众的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公共体育场馆存在供给不足、效率低下、营运入不敷出等一系列问题,已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产业发展。因此,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多元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必由选择。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台北市的OT运动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OT经营模式,以期丰富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理论,为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依赖于良好的竞赛、文化市场以及场馆自身条件,依赖于完善合理的盈利模式,依赖于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沈阳市现有大型体育场馆存在着体制机制不灵活、运营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够、缺少管理人才等问题。建议:要以全运会为契机对沈阳市大型体育场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