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精武》1993年第4期,刊登了胥荣东撰写的《王芗斋传略》,该文不实之处甚多,尤其是该文涉及孙禄堂先生的两处。 其一,“是年(指1913年)王芗斋应当时军政名人徐树铮之邀,任陆军武技教练所教务长,王芗斋聘刘奇兰之子刘文华、李存义之弟子尚云祥、师兄李魁元之弟子孙禄堂任该所教练,……三人均年长于王,且均精于实作,功力笃纯,人称‘练家子’,见王芗斋身材不高,举止文雅,虽口中不说,但都有不服之意。王芗斋遂分别与之试技,莫不称服。”事实是,孙禄堂先生那时在  相似文献   

2.
翁心诚 《精武》2009,(8):46-47
一、削烂苹果 王芗斋是李紫剑先生在《狂生谈拳录》中抨击较多、力度较大的武林历史人物。李先生认为,王芗斋是有证可考的叛徒、汉奸。认为所有有关大成拳抬王都是大谬不然,大逆不道,缺乏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而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几年来的武学刊物与武学著作里凡是涉及到大成拳时,“王芗斋”三个字便不时地闪耀着,他被人们以宗师之礼推崇与尊重。这便构成了一个矛盾,一种疑惑。我没有去考证王的这段历史,现在我假设李先生说王芗斋是叛徒、汉奸属真,我们该怎么看王芗斋?  相似文献   

3.
1、韩星樵先生简介:韩樵(星桥)生于1909年,系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全盛时期的入室弟子,自1931年从芗斋先生学艺十五载,尽得先师心法。自1938年至1946年期间在北平四存学会,协助王芗斋先生公开以武会友,传授技艺,为意拳的发扬光大闻声海内外起到了特殊之贡献。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5.
意拳曾名大成拳,是由王芗斋先生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自幼8岁随我国拳学巨擘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芗斋先生从小聪敏过人,又锻练刻苦,故很受郭老赞许,得其拳学真髓。正如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中所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6.
姚宗勋先生自师从王芗斋后,终其一生与意拳融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神乎其技,奇乎其人,实意拳、乃至拳学史之里程碑人物,与芗老共就中华拳学之一高峰。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1,(1):18-18
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  相似文献   

8.
按照大成拳家的说法,大成拳的桩法是郭云深先生秘传给王芗斋先生的。 王选杰在《忆先师王芗斋》中说: “中秋佳节,众多弟子共同赏月。郭老又独自走出村去。先生(指王芗斋——笔者注)很不放心,……便进屋取了一件衣服,追出去要给郭老披上。当他追到村边,只见郭老远远地直奔坟地而去。……追到坟地一看,竟见郭老正在练与‘三体式’不同的桩法,其他的练法也与他平时所教不大相同。先生暗喜,很  相似文献   

9.
吴振华 《精武》2007,(12):62-62
大成拳(意拳)是上世纪30年代由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因其功力深厚、朴实无华、科学实用,被人们誉为"大成拳"。当年芗老凭此拳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震惊武术界,至今仍被习武之士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武当》2003,(12)
大成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由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于20世纪四十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早年曾跟随形意名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后又入少林寺随恒林上人习“少林心意把”,进湘研“桩功”,转淮南而学“健舞”……一生研习名拳甚多,尽得精华,与人较技,未有败绩,故晚年的芗老在传艺时把自己的拳法称为“大成拳”,意为集诸家拳法  相似文献   

11.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11-12
常志朗先生是大成门中地位最特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后学走近王芗斋,研究大成拳所应了解的关键人物。 常先生家居京师,自幼与王芗斋先生为邻。常先生髫年好武,崇侠尚义,而北京武坛历来藏龙卧虎,能人辈出,武风浓郁,积淀出深厚的武术文化,这一环境无疑使常志朗感染甚深,饱受熏陶。  相似文献   

12.
封面人物     
姚承光,当今意拳重要代表人物,1953年出生于北京,自幼随父亲姚宗勋(王芗斋先生之衣钵传人)先生学习意拳。由于其才聪思敏,刻苦钻研,善于思索,并得到严  相似文献   

13.
张恩彤桩功     
张恩彤先生自幼喜武,后随王芗斋先生专攻大成拳,惟一惟精,艺业惊人,是王芗斋先生门下功力最深厚、劲力最纯正的弟子。他一生业绩颇多,战绩辉煌,可是因为他弟子较少,且成名弟子另有术业,不事宣传,故世人多闻张先生大名而少知其事,在目前少之又少的记载中又有不少讹传。笔者自幼好道,崇侠尚文,为探索武道  相似文献   

14.
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意拳)以强烈的实战性著称于世。大成拳外形简单,内涵丰富,我们在练功之余,一定要多看王芗斋先生拳论,反复揣摩。在王芗斋拳论中,以《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为其代表作,在该作"论信条与规守"一节中,芗老提到了大成拳五字诀:"......再以恭、慎、意、切、和五字诀示之......恭则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圆身。虚无求实切,不失中和均,力感和透电,所学与日深。"下面就本人的练D体会,采阎革谈谈这五字诀。'巨目巨,,即藻酸。四枉、试办、友力寻一"郡一定要恭恭颤抖.知阿拜舍四…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6,(1):39-39
2005年11月26日,北京市意拳研究会、北京市王芗斋意拳发展中心在青年湖畔举行了王芗斋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大会邀请海内外意拳(大成拳)组织共同参加,举办了学术论文报告、意拳推手、散手交流比赛,以及扫墓活动。本次活动参会人员有200多名。  相似文献   

16.
王芗斋先生为近代名拳术家和拳术改革家。王芗斋原名王尼宝,又名王宇僧,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丙戍年)11月24日(农历10月27日)生于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1963年7月12日病逝于天津市,享年78岁。先生幼年瘦弱,患喘病,八岁时为家中人送往邻村马庄的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闻名的郭云深先生处学形意拳,直到十三岁时郭云深先生去世。此后  相似文献   

17.
车星辰 《精武》2009,(5):72-73
“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这句话,是大成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王宇僧)先生所提出来的。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大成拳(意拳)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王芗斋的好多拳学观点及拳论文字,被广大大成拳(意拳)爱好者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这句“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康 《武当》2005,(8):18-19
张恩彤先生自幼喜武,后随王芗斋先生专攻大成拳,惟一惟精,艺业惊人,是王芗斋先生门下功力最深厚、劲力最纯正的弟子。他一生业绩颇多,战绩辉煌,可是因为他弟子较少,且成名弟子另有术业,不事宣传,故世人多闻张先生大名而少知其事,在目前少之又少的记载中又有不少讹传。笔者自幼好道,崇侠尚文,为探索武道合一之旨而随明师习内功拳。亦随王选杰、李荣玉(常志朗先生衣钵弟子)二师习大成拳,曾多次闻二师讲述张恩彤事迹,仅就所闻志之,以飨同道,并借以纪念这位德高艺深的武林英杰。  相似文献   

19.
姚宗勋先生(1917-1985),为中国当代著名拳学家,原北京市武协顾问,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之衣钵传人。姚宗勋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  相似文献   

20.
孙宏建  李照山 《武当》2006,(7):24-25
王芗斋先生强调: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之所以把桩功放在首位,就是因为站桩能获取技击所需要的力量体系,尤其是站技击桩,则可达到培养锻炼“内劲”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