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单宁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敏文 《化学教学》2002,(10):27-29
Seguin于 1796年定义了一个专门术语Tannin(单宁 )来表示植物水浸提物中能使生皮转化为革的化学成分。后来通过研究逐渐认识到 ,植物浸提物中能产生鞣制作用的是一系列多酚类化合物 ,其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在 5 0 0~ 30 0 0之间。单宁又称鞣酸 ,淡黄色至浅棕色无晶粉末 ,属于多元苯酚的复杂化合物。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 ,随着单宁与蛋白质、多糖、生物碱、微生物、酶、金属离子的反应活性及它的抗氧化、捕捉自由基、衍生化反应等化学行为的被揭示 ,使人们看到了这类天然产物广阔的应用前景 ,诸多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  相似文献   

2.
以蛇菰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浓缩后获得蛇菰多糖,以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量.研究表明,蛇菰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0.38%;加样回收率为100.73%,RSD为1.61%.因此,水提醇沉法可作为蛇菰中多糖的提取方法,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作为蛇菰中多糖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到2000年,已更新造林面积达到1698万亩,其中已郁闭成林的面积690万亩。为了研究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据记载1985年到1988年对阿尔山、绰尔、乌尔其汉、克一河等林业局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外业调查,运用标准地调查法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为科学营林利用,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的农业发展历程依据产出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1978—1988年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是一个产出低速增长期;1989—2003年为内蒙古农业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一个高速增长期和一个低迷徘徊期;2004—2008年为内蒙古农业的起飞阶段,是又一个产出高速增长期。在未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畜结合”是内蒙古农业实现腾飞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百部中单宁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提取剂的浓度与PH值、提取时间等条件的调控,采用L9(34)正交实验,Folir-Denis法测定提取液中单宁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浓度为50%,PH值为3,提取3h为最佳提取工艺,所测百部的单宁含量为0.93%。该方法稳定可靠,RSD为2.96%,重现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2%。  相似文献   

6.
山茛菪碱(654)是1965年我国从茄科植物唐古特茛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化学合成的山莨菪碱为654—2。该药现广泛地应用于血循环障碍的疾病,该药有缓解眼底小动脉痉挛、并有扩瞳作用,654—2较天然山莨菪碱的扩瞳作用稍强。眼科工作者用该药作局部点眼,对其扩瞳作用的持续时间、散大程度及其对调节力的影响进行观察者少见。本文将著者对此方面的观察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8,(2):29-40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牛蒡叶中单宁提取工艺,同时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叶多酚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显示,牛蒡叶中单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0g·mL~(-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0min.在此条件下,牛蒡叶中单宁的实际提取率为1.466%,与理论提取率相差0.006%.大孔吸附树脂对单宁的吸附实验表明,纯化单宁的最佳树脂是NK109型大孔树脂,其静态吸附率为76.27%,静态解吸率为46.87%,动态吸附率为74.76%,动态解析率为85.75%.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和问题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单位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自1980年以来,我校先后招收了763名博士生,73名已获得博士学位(截至1988年4月)。其中,在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部门工作的占93%,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占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 ,乙醇 (CH3CH2 OH)和苯酚 (C6 H5OH )分子中都含有羟基 (—OH) ,但是羟基的取代活性却大不相同。例如 ,把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 ,就能得到一种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油状液体溴乙烷(CH3CH2 OH +HBr △ CH3CH2 Br +H2 O) ,说明在反应中 ,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断裂 ,卤素原子取代了羟基而生成了卤代烃。但是苯酚中的羟基在一般条件下 ,却很难使碳氧键断裂而发生取代反应。这种取代活性的差异可以从两者结构的不同找到原因。在醇分子中。由于碳和氧电负性不同 ,两原子间的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强的氧原子一方 ,…  相似文献   

10.
CTAB-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伏安法测定废水中的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在pH=6的缓冲溶液中,苯酚在0.686 V(vs.Ag/AgCl)出现灵敏的氧化峰,苯酚浓度在10-3~10-5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相关。石墨碳基质经表面氧化处理,有效增大了氧化峰电流。以KH2PO4、NaAC(pH=6.0)作电解质底液,扫速100mV/s,用所制备的CTAB-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测定苯酚,检测限为1.2×10-7mol.L-1,平均回收率101.1%,RSD(n=5)6.22%。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废水中苯酚的测定,能获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内蒙古敖汉地区产打瓜为原料,采用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果胶。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H值对打瓜果皮果胶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打瓜果皮果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0min,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90℃,提取pH值2,打瓜果皮果胶最大产率为15.52%。  相似文献   

12.
第2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于1988年7月9日—21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在本届 IMO 中,苏联队总分217分名列第一,我国6名队员以201分与罗马尼亚并列第二。这是我国参加 IMO 以来获得的最好名次。据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年的题目是较难的。1987年在古巴举行的第28届 IMO 上,只有取得满分(42分)的个人才可获得金牌,而今年奖牌的分布是  相似文献   

13.
1.(2009年北京卷)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中药粉防己和木防己中单糖和寡糖 (寡糖的量以单糖表示 )的总含量以及多糖的含量。方法 :单糖和寡糖的提取 :用 2 0倍溶媒 (6 0 %乙醇 )浸泡 2 4h后 ,于 5 0℃提取 4h ,共提取 3次 ,每次提取用 2 0倍溶媒。多糖的提取 :用 2 0倍溶媒 (水 )浸泡提尽单糖和寡糖的残渣 2 4h ,于 10 0℃提取 3h ,重复提取一次。检测方法为硫酸 -苯酚法。结果 :粉防己和木防己中单糖和寡糖 (寡糖的量以单糖表示 )的总含量分别为 10 .2 0 %和 7.75 % ;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6 .83%和 38.4 4%。结论 :粉防己和木防己中含有大量的多糖 ,为开辟防己类药材新的用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既含氢键供体 ,又含氢键受体的强亲水性氢键吸附剂—聚 (N—乙烯基乙酰胺 )。通过测定它对水溶液中单宁的等温吸附线 ,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吸附热ΔHm值 ,证明其吸附机理为氢键吸附。通过测定它对 60 0mgL- 1 以下单宁水溶液的动态吸附性能 ,发现在流速为 3BV/h ,流出液体积为1 0 0BV时 ,单宁的去除率在 90 %以上 ,说明该吸附剂是一种较好的单宁去除剂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漆姑草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蒸馏水溶解乙醇沉降法提取漆姑草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方便、无污染,从漆姑草中提取的多糖含量高达20.19%。  相似文献   

17.
药理表明,灵芝多糖是灵芝中的主要成分,故对灵芝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1.68%。测定中显色的最佳条件为:5%的苯酚1.6ml,浓硫酸8ml,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4分钟。再分别用乙醇和水进行提取。该方法适合多糖含量的测定,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果中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参果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其苯酚-硫酸法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果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温度40℃,作用时间20min,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用苯酚-硫酸法测得人参果多糖含量为13.897%.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为98.898%,R SD=1.27%(n=5),适用于人参果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于1986~1987年的6~7月及1988年的5~6月,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中,对繁殖季节鸟类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多度、均匀度、现存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并根据鸟类取食基层和取食高度的取食行为格局,将群落划分为6个取食集团,进一步掌握群内种间关系的相互作用,了解群落内资派分割的情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七叶一枝花根茎的主要有效成分重楼皂苷,用高氯酸显色法进行含量测定.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皂苷的影响及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重楼总皂苷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重楼总皂苷得率为12.74%.实验通过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研究进行验证,RSD均小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