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中机会主义频发,基于竞争关系的质量契约激励机制设计突出个体短期利益最大化,忽视了整体长远利益,激励效果不明显。食品供应链共生系统的演化趋势应该向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发展,食品供应链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特性,只有在食品供应链与市场以及食品供应链内部两个界面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激励机制,才能实现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QFD方法研究闭环供应链质量成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例证得出结论为闭环供应链的质量成本控制并不会因为存在逆向回收环节对总质量成本造成过多影响.同时基于此方法提出控制闭环供应链质量成本的战略意义、改善途径以及研究方向,为未来构建闭环供应链质量成本模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学前教育质量与市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教育的产品特性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特点,使得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这种市场失灵带来的质量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逆向选择带来的低质低价问题,声誉垄断性特点带来的垄断定价问题,市场选择存在"低效率".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时,除了要加强管制外,还应大力促进学前教育市场中非赢利组织的发展,实现学前教育供给机构的非赢利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了我国畜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到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中,强调把饲料生产与供应、养殖、加工、销售及消费各个环节融入到一个可控制的有机结合体,强化供应链中各主体的战略协同关系,通过充分挖掘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公众在整个链条中的作用,以实现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论质量成本     
我国众多企业在对质量成本的思想认识、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我国企业经营要尽快与国际接轨 ,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应正确认识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建立起科学的质量成本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的有效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质量监控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质量保障体系下,学校利用各种质量监控手段、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控制,但是教学监控不能等同于企业工序式程序,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校园质量文化背景下的质量自觉,这种自觉既是对质量的一种自觉追求,更是一种质量意识的自我觉醒,也是一种全新的质量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的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我国油品质量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必须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油品质量升级。石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需要从强化以质量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建立质量管理的制度、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这四个方面进行。另外,我国石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还需要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不断完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管理、实施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包含多重文化的系统整体,如果处理不当,各节点企业的文化便会造成冲突和抵触,从而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效果。文章从供应链管理与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质量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发挥企业质量文化的融合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证券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会计所呈现的数据信息,是上市公司了解企业的一个明显标志,所披露出数据信息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整个证券行业的运行状况。会计数据信息能否呈现出准确、完整、公正的会计数据,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证券市场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会计数据信息披露的质量控制制度尚未健全,法律体系对其监督也不够完善,财务审计制度还存在一定片面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数据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失真、不充分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出口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我国出口食品危机管理机制的五点建议,特别提到了应建立基于社会责任的出口食品企业危机管理,将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与检验检疫监管有机结合,对政府、检验检疫部门、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信用、质量、应急等管理具有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素质教育亟待进一步推进。由于教育系统富有生机改革的强有力的推动 ,素质教育极富有良好前景[1] 界的同仁们从 1999年起即开始了这种探索与实践 ,不同的人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以下观点值得注意 :1、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素质教育的概念 ;3、教师与素质教育 ;4、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5、如何给予思想教育 ;6、如何实施英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人类思想意识的载体,是文字的有机组合,所以写文章不是一种技巧性的活动。在编辑过程中,基于写作与发表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编辑必须对文章的学术性与实用性进行把握。学术性即在研究方面的性质或要求,实用性是文章的功能性表现。学术性是文章的灵魂,实用性是文章的生命。这作为一种编辑理念来支持学术的独立品格,并以此反对泡沫学术和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3.
论作文质星与作文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文质量、作文教学质量的概念及两者关系的模糊,导致作文教学目标不明,根基不实,诸多作文教法、模式可操作性不强,作文教学研究陷于自说自话、自我娱乐的泥淖.本文在厘清作文质量与作文教学质量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四种关系:正比关系,反比关系,波比关系和零比关系.以期为制订作文教学质量标准提供相关依据,并为作文教学的突破及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真正把中小学办成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要靠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靠良好的教育机制,要靠广大教职员工,要靠学校的领头人———校长。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因为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着全局。那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要有较高的进入21世纪,各种社会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不断涌现。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教育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语言素质是文化素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quality movement in English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four quality techniques, thos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surance of systems, assessment and audit. A heuristic device is used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rough examination of judgements concerning association of the four techniques with a range of purposes, criteria and methods of evaluation. An emphasis throughout i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mprovement and evalu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Some of the conclusions are linked to possible ways forward for the next phase of assessment, including the need to reduce emphasis on external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more aligned to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是"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质量都应是指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总是与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出的认识密切相关的。由于高等教育产出主要存在产品观和服务观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以此为基础也就必然会存在产品质量观、服务质量观等不同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系统,它应是教学双方的辩证的统一。对高等学校来说,它主要是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因此应侧重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而对求学者个人而言,其求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应侧重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质量是“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而其基础是提高教师素质,在工作中,要廛究策略,改进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课程实际成为一个多重目光审视下的开放体系,有多重主体参与课程质量的评价,不同的主体对于课程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形成的评价标准也不完全一致。能被称为"精品"的课程,应该能同时满足多重主体的质量需求。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质量世纪.学校质量管理理念体现了质量主体的价值取向,表明了主体对学校质量价值的认识和看法,对主体的质量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在质量和质量管理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新观念,重视质量管理的研究,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