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独特性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将性灵、意象、意境、韵律共同组成其诗歌的艺术整体,这使他的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新诗的发展里程中,他在探索诗的性灵美、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等方面,取得了前人没有的成就,作出了同代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典型诗例,介绍了诗歌意象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歌美学的理论,他的诗歌真正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理论。他在其诗歌中追求形式美、音乐美、忧郁美。强调"为诗而诗",拒绝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迅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1):23-25,43
徐志摩的诗是一个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等多重审美特征。全文仅仅就徐志摩诗歌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联系、诗美表现以及诗人创作的心理特征谈谈徐志摩诗歌的诗美特征之一———空灵美。  相似文献   

5.
王丽 《中国科教博览》2005,(5):175-175,142
唐代是中国山水诗创作的辉煌时代,而王维正是这个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景做诗把诗情画意赋予山水景物,生动地描写自然风光,使读者悠然神往,王维的诗具有意境美、田园风光美、景观美,音响色彩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现代新诗的一代宗师,受庞德及意象主义的影响甚深。他的小品诗形式自由,语言精炼,贴近生活。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诗意,这使他诗歌的意象生动坚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意象美的营造是构成威廉斯小品诗魅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发展以来,译者百家争鸣,形成了多种翻译流派。意境美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就成了连接各个流派的共同点。本文主要通过引入诗歌意象与意境的联系,来举例说明诗歌的意境美之实境美,并指出诗歌英译中实境美的传达。通过研究,希望帮助古典诗歌英译爱好者更好地翻译诗歌。  相似文献   

8.
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优秀代表。他一生不懈而又执着地探求诗歌艺术,极其崇拜诗之美。他在其诗作《秋颂》中运用视觉意象、抽象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听觉意象和动觉意象把抽象的秋描写成具体的、可感的、五彩缤纷的、音乐般的秋,达到了他所追求的诗歌美。济慈对美的求索是他热爱生活、挚爱自然、珍惜生命和对自然对人生仔细观察和品味的结晶。诗人对美的求索旨在鞭打丑恶、黑暗的现实,也是他在短暂而又痛苦的人生中对美的向往和呼唤。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10.
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分界线,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巧妙分析诗歌,领略诗歌的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人文美,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诗人,他用独特的艺术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而他诗歌中所独有的那种艺术风格是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的,外向活泼、空灵洒脱与其旷世的才华精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诗歌独具匠心,充分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也因此,才使韵律、性灵、意象、意境这些艺术之美在他的诗歌中无处不在,蕴含极深。他的诗歌,特别是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美主要表现在韵律美、性灵美、意境美上。  相似文献   

13.
意象油画是油画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无论是表现形式或内容来说都有油画艺术所特有的意境美。意象油画的表现意境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相比,更追求一种深邃的三维空间的创构,更具有"不求形似"但求"意到"的韵致,使其区别于其他油画艺术体系所表达的意境。这些特点是在中国绘画的笔墨情趣基础上才不断发展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与中国画意象相近而又稍有区别的一种意境美。本文通过对意象油画意境美的探究,进而说明意象油画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更为迅速、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读王维的山水诗我们不难感受到他诗歌中包含的一幅甚或几幅令人神往的图画。他这种诗画交融的艺术成就使后学叹为观止。以至大文豪苏轼感慨地评价他:“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相似文献   

15.
钱锺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可见意象在诗歌建构中地位的重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素以情思和意境之美为人称道。作为抒情言志和意境构筑的基本元素,诗中的意象多姿多彩,韵味无穷。笔者斗胆将八宝楼台拆成碎片,通过对诗中诸多意象分门别类的品味解读,力图“窥砖瓦成色而识楼宇之美”。  相似文献   

16.
苏雯 《教学随笔》2013,(6):93-95
胡先骕先生所著的《忏庵诗》集不仅充分汲取了我国古代诗歌韵律的精髓,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充分表现出诗歌的美感和情韵。他虽然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在植物学界成绩斐然,著有论著十余部,尤其是发现了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但他在教育界和文学界也同时造诣颇深。作为诗人,他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捍卫者,这部《忏庵诗》就是他的代表作。该诗集所著诗歌以律诗为主,其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从诗歌中押韵的运用、词语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来分析,向读者展现诗歌中语言的声音美、意义美、均衡美及联系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有它自己的语言和艺术的表现行为。它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性。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的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诗歌的意境美可以分为很多类,在这里就简单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8.
以《觅渡 ,觅渡 ,渡何处 ?》为分界线 ,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 ,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 ,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以诗明史,借旅途环境的艰险以反映当时宦官当政的险恶和自己被贬险被害的艰难处境;以诗言志,表珐自己志存高远、意志坚定以及相信大逆不道的宦官终究会被人们唾弃的前景;寓学于诗,表达他竹为心掌大师的佛学人生;诗如山水,使人读后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展现了其高超的芝术。  相似文献   

20.
在诗歌艺术中,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示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叫意象。本文试就《诗经》的一些篇章,从意象方面,论述《诗经》的意象美:诗中之画的意象美,意象组合的音乐美,意象的喻象美,意象的含蓄美,意象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