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汉代太学是我国最早的形态完备的官立高等教育机构,它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对我国当代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启示。该文在时汉代太学的教学形式进行初步探计的基础上.分析汉代太学教学形式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我国当代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胡瑗是北宋名的教育家,他在执掌苏湖州学和太学的20余年间,锐意改革,首创“分斋教学”,突破儒家经典的藩篱,引入实科课程,反映了宋初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对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开了我国古代分科教育和必修、选修制度之先声。依据“明体达用”的教育理念,他创造性地实施“群居进习”和“游历教学”,积极倡导“正学”和“礼乐兼备”,这种以自学讨论为主的集体教学、以参观游览为主的开放和以音乐教育为特色的活动教学,以及经师人师集于一身的教师形象,与“皓首穷经”、“专习浮华词赋”以科举为本的封建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集于一身大批经世致用之才,不仅对于当时的官学革新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而且对宋代以后的学术繁荣、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文理分科的由来 自清末引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初创中学教育尚未出现文理分科.其后1909年学部奏请中学堂实行文科、实科分科教学.民国初年,在蔡元培文理兼修教育理念影响下,中学取消分科,实施普通教育.但1915年袁世凯效仿德国,将中学教育分科设立.至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取消文理分科.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开始分科全国高校统一招考,后虽分类和科目时有变动,但分类招考方法一直延续.  相似文献   

4.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又称盱江先生,北宋中叶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庶族地主家庭。在范仲淹的大力推荐下,他曾被宋仁宗朝廷授以“将侍郎太学助教”,曾充“太学说书”、“海门主簿”。逝世前曾任“权同管勾太学”之职,但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讲学和著述活动。李觏青年时期即已开始著述。他的著作丰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学校的教学,是以分科的方式进行的。分科教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职业分工、学科分化而得以确立的学校教学传统与制度。这种传统与制度应该是学校教育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知识进化要求的表现,但由于教师的教学分科而施,科又有门类和领域的区分,所以许多教师很容易把  相似文献   

6.
我园被国家教委指定为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试点单位后,两年多来得到国家教委及有关专家的直接指导。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逐步理解了《规程》的思想,并将《规程》的精神转化为教育实践。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以分科教学为基本模式,以分科的知识为主线来选择教育内容,教师习惯于将预先确定的教育内容,安排在每周课表中,按部就班地上课。近年来,各地又围绕某一主题选择教育内容,采用了综合的形式组织教育活动。我们感到不论是分科还是综合,教师还是没有脱离先选择教育内容,后确定教育要求、组织教育活动的程序,缺乏目标意识,或者说目标意识处于模糊状态,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略了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  相似文献   

7.
世界主要国家普通高中分科教学与不分科教学并存,是不同国家普通高中教育模式形式上的差异,而非本质上的不同。我国普通高中应该超越分科与不分科之争,实现高中教育分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太学教育管理中,针对学官教官的渎职、失职等行为,宋廷制定相关制度,追究责任,涉及教学、考试、生徒等管理方面.通过行政贬黜及经济处罚等手段,排除教育障碍,理顺教育关系,解决管理问题,保障了太学教育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育的教学论发展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情境教育的教学论发展观●张定璋教学论以研究教和学统一活动中的一般规律性为对象。教学论源于教学教育实践,也来自于分科教学法研究及教育实验。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科学领域兴起的学科教学论(或称某学科教育学)界乎教学论与分科教学法及其实践之间,承担着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胡瑷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在他主持下,湖州州学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成为太学办学的榜样。他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对当时学校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宋代以后的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他顺应时代的要求,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革新了教育制度;他“删诗书、定孔乐、修春秋”,把“六经”作为教育的主要材料,革新了教学内容;首倡分科教学,主张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他在近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遗产。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与他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982年8月10日,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深感悲痛! 伯箫同志是山东省莱芜县人,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1入党。他先后担任过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等职务。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曾长期主管中学语文编辑工作。在此期间,他主持编写过文学、汉语分科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还领导过语文期刊《语文学习》的编辑工作。1960年以后,中学语文编辑室编写了新编12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材,全日制10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这  相似文献   

13.
在高考文理分科指挥棒的指导作用下,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也出现文理分科教学。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主要分为两派:支持和反对。轰轰烈烈的争论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升学主义"与"培养人"不同的目的。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区分"高中教学文理分科"和"高考文理分科"是破解该争论的关键。高中教学中文理合科,实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高校根据专业需要依据学生不同学科的成绩录取学生也充分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4.
应正视分科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分科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传统和制度,有其强大的科学特性和自身操作上的优越性。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是分科而施,教师在学校中也是因科而在,科又有门类和专业上的区分,因此"分科"使教师的教学常常处在孤独、孤立、孤单的状态中。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劳动的合力效应,教师基于教学的专业发展又必须要求建立合作性的学习与发展机制。因此,正视分科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5 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是2 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打破了五四以来语文教材及语文教育体系 ,试图从语文学科的内部结构及系统性出发 ,探索并建构汉语文教育的新体系。它不但对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也为后来的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回顾与总结 1 95 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认识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以及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 ,都是很有必要的。一、缘起和取向一般认为 ,1 95 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是学习苏联的产物 ,这一判断有一定的道理 ,但并不完全准确。客观地说 ,解…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 ,太学本为品官贵族子弟而设 ,宋代太学却将庶民纳入招生范围。王安石改革太学教育 ,实行三舍法 ,太学具备了一套严密的考试、选拔、奖惩制度。至宋徽宗时 ,太学达到鼎盛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对宋代太学发展历程、原因、意义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大综合,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则是小综合.语文综合教学缘于目标要求不明晰,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而语文分科教学则由于探索与实践时间过短,经验教训甚少.在目标和要求未能细化、明晰的前提下,尝试语文分科教学是难以收到预期成效的,但语文分科教学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大学的初步形式。公元前一二四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最高学府——太学。设五经博士,有弟子五十人。东汉时期,太学大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魏晋以后,又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有时与太学同时设立。唐代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唐代学校分为六种:国子学收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子孙;太学  相似文献   

20.
杨忠生 《考试周刊》2012,(56):146-147
在教学领域,中国一直采用分科教学模式。分科教学制度是从有学校教育开始就一直存在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在社会分工、科学分化、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对科学知识不懈追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独立性、简约性等特点,因此,分科教学的学科课程也就称为课程设计的最基本的形式。一般认为,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中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分科教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