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应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不同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证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索铅球专项力量阶段性训练方法,运用对照实验比较的方法,对23名男子高水平铅球运动员进行力量分期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铅球运动员在专项力量指标和专项成绩上较对照组的铅球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研究认为,在铅球的专项力量分期训练过程中,准备期应该重点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竞赛前期重点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竞赛期应该重点实施铅球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4.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法能在同等的负荷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发展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其中伸肌表现不明显;振动力量训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耐力水平,同时使膝关节屈伸肌群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旨在探讨下肢离心负荷练习对排球运动员移动制动的影响,在现有发展运动员下肢力量常用手段的基础上,加入了离心训练手段,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移动制动的效果。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对28名高水平排球运动员(10名国家级健将和1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研究,进行为期8周的下肢离心力量训练和传统下肢力量训练,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下肢离心力量指标有差异。实验组下肢离心力量指标、专项移动速度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结论如下:下肢离心力量训练与传统下肢力量训练均能改善下肢肌肉的最大离心力量。下肢离心力量训练对移动制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进行传统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6.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负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校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有效负荷区间控制为研究内容。针对有效负荷控制原理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散打专项技术训练有效负荷区间的模式;运用生理生化的指标进行监控。研究表明: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提高,专项训练负荷区间强度范围逐渐缩小;认为散打专项技术训练有效负荷区间(85%~95%)强度控制模式体系,采用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指标监控训练的强度和调整训练负荷,在采用间歇训练时练习的百分负荷强度应控制在85%~95%,个体运动心率应控制在175~190次/min。能有效地提高散打运动员专项成绩,为散打专项技术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影响,探索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从高校中随机抽取4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在都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组中实验后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实验前(P<0.05),在对照组中篮球运动员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助跑摸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等基本技术,而对助跑摸高身体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优化我国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指标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水平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与运动成绩回归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不同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对运动成绩影响程度,其权重指标比依次为专项能力,速度力量,最大力量;研究结果反映,在高水平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大力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对提高专项运动成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多学科和综合性理论知识,对我国田径女子铅球项目备战世界大赛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建立适合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综合监测和研究系统,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等重大比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测试法、仪器研制法、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结论:1)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综合监测和研究系统的建立,帮助了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提高了竞技能力,并为该项目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科学的保障。2)铅球项目出手速度与成绩之间相关系数为r=0.94(p<0.01),与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为中度相关(p<0.05);世界级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出手速度达到13.80m/s以上,最佳出手角度为38°。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整体出手速度相对较低,除巩立姣外外普遍小于13.50m/s。3)高水平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负荷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奥运会备战周期中专项技术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所占比重较大。4)上肢专项力量能力与铅球运动员的成绩高度相关(r=0.80),下肢蹬伸专项力量与铅球成绩中度相关(r=0.40)。原地投平均下肢最大合力值ΣF相当于体重的1.45倍,垂直方向上的Fz相当于运动员体重的1.40倍;优秀铅球运动员有着强大的投掷臂肘关节力量素质(p<0.05)。5)专项信息反馈、最佳竞技心理素质和视频图像快速反馈能很好地帮助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6)田径专项视频技术分析软件和铅球专项力量训练仪器研制,对女子铅球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理工大学中长跑队8名男运动员运动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量化分析。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强度后即刻至次日晨(12小时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水平均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依据上述指标及时更正训练方案,结果表明血乳酸与血尿素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监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2.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法对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期间的生理学指标进行跟踪测定、评价,对训练过程进行调控.研究表明:用心率、心功能指数、尿蛋白、最大吸氧量、无氧功率、斯坦格试验与汉契试验、无氧阈等指标评定运动员赛前的机能状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但需结合项目的特点和训练实际,加强监控和调控,进行综合分析;赛前训练安排应以专项素质为主,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速度力量在赛前训练要给予重视,负荷的安排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体系的完善和为备战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专项体能训练,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研究根据空中技巧项目规律、技术特征及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在备战过程中设计和实施了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并有效地把握了整个训练过程的力量负荷安排。2013年度专项力量训练应用的结果表明:不仅使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逐渐达到了赛前最佳的竞技状态,而且使运动损伤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使受伤运动员得到了有效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周期安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征,与运动员整个训练周期是密不可分的;力量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在整个全年计划的各训练阶段都是不断变化着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水下体能训练对耐力及大体重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名耐力及重竞技项目、球类项目大体重运动员随机分成水下体能训练组(实验组)与陆上常规体能训练组(对照组),分别进行12周的体能训练.实验结束,测试两组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相关血液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最大摄氧量、背肌核心力量、下肢力量以及平衡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生理生化指标两组比较变化不显著,且都在正常范围.结论:水下体能训练相对于陆上常规体能训练对耐力及大体重运动员身体机能发挥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快速力量性项群 5 0名男性运动员和 2 0名男性无系统训练的学生 ,于安静、递增负荷运动和恢复状态 ,进行超声心动实验并相互对照。实验结果表明 ,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所处的训练体系 ,对心脏形态和机能能够产生显著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运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上海体育学院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集训期间进行心理疲劳监测,以周为训练单位,共4周.测试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结果表明:跆拳道运动员赛前训期间闪光融合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闪光融合值能够准确反映出运动员中枢疲劳;当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时,消极情绪增加,在运动训练中经常表现为烦躁易怒;RPE值能够有效反映出运动负荷并受其大小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62名女子铅球运动员测试10项身体素质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及各指标与专项成绩的相关程度,确定了典型指标,并最终建立了评价体系,可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和预测成绩及选拔队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