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阅读》2010,(14):58-59
古今中外就有流传,字迹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细小字观察力好 习惯于写细小字的人(字体大小在2mm-4mm之间)有良好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办事认真细心,但过于谨慎小心,警觉性很高,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字迹细小,  相似文献   

2.
写好字与人良好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健康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打好写字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人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观察的渠道、方式、与效果往往因人而异。这说明观察力有强弱之分。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4.
观察力是人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一、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机会,是培养观察力的前提离开观察就不可能形成观察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学生观察机会。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实验能够培养中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是中学生获得感性材料进而形成概念的基本方法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观察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智力活动的源泉,良好的观察力是后天培养和锻炼的结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6.
人的行为就是信息,有一些特殊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对人的行为及事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如巡警、新闻记者等你可以根据下面十幅图片测测自己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7.
开发学生智力,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智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组成,有了智力的参与人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智力中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思维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因为如果观察力发展不好,就会造成人的感性认识不足,也就影响到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不足,从而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所以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人进行观察、感知、记忆和想象等过程都必然有思维的参与,所以思维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学生的观察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相似文献   

8.
智力是指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总和。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周围环境、营养、体育运动等。根据科学家们的长期研究,认为舞蹈教学有促进人的智力发展的功能。一、舞蹈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力、注意力的发展舞蹈教学不仅项目多,内容复杂,...  相似文献   

9.
张北都 《教师》2008,(7):46-47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加速更新。这就要求学习者以主动学习的方式来适应现代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观察力是基础,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整个智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掌握系统知识的必要条件。观察力是指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知觉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客观事物的各种典型的不显著特征的知觉能力。它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智力的发挥水平。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他们对事物反应灵敏、细致、深刻、正确、完整,能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能察觉一般人察觉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发展学生智力,是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观察力和注意力是智力的基础。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有80%以上是从视觉和听觉的渠道传入大脑的,人类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都要通过听觉和视觉。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观察力。观察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有所认识,并把它印记在大脑里,懂得一定的观察顺序,掌握一定的观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区分形近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区分形近字的方法告诉学生,让其明白:不管字的形状多么相近,总有一些细小的区别,只要我们能将每一个字的每个细小的特征抓住进行比较就不易混淆了。比如“买、卖”。这两个字的特征是有“十”和无“十”,根据“十”和“食”的谐音,我就告诉学生“有食(十)就(读)卖()”,“无食(十)就(读)()。又如:“慌、谎”这两个字的特征是“慌”是“忄”旁,“谎”  相似文献   

13.
从文学观察力与其他观察力 (主要是科学观察力 )比较的角度看 ,文学观察力完整直观的注意和摹写和主体情感的外射和融合的审美特性 ,显示了文学观察力与众不同的本质。从文学观察力自身的比较中 ,析其捕捉、发现、创造等审美层面 ,文学观察力高低优劣也是各有因由的。从这两点出发 ,得出结论 :文学观察力是社会生活创造成文学创作对象的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它是智力的基础成分。拥有良好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事物本质的、但并不显著的特征,对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观察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系统、科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人的观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力的强弱上.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表明,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因此,可以这么说,观察力是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观察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个体认识发展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儿童学习自然,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培养观察力是实现科学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人,大都善于观察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7.
观察力是获取外界讯息的一种能力,它是智力的组成部分。观察力强的人不仅能迅速捕捉讯息,还能很快做出判断,并由此发现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观察力与其他观察力(主要是科学观察力)比较的角度看,文学观察力完整直观的注意和摹写和主体情感的外射和融合的审美特性,显示了文学观察力与众不同的本质。从文学观察力自身的比较中,析其捕捉、发现、创造等审美层面,文学观察力高低优劣也是各有因由的。从这两点出发,得出结论:文学观察力是社会生活创造成文学创作对象的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侯杨莉 《现代语文》2014,(11):135-137
美国教育家韦斯特曾说,在信息社会"写作,包围着你"。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准。作文,不仅是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凭借。写作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层面的知识能力,而且能全面展现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全面地、深入地、正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力。观察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能否获得丰富而深刻、完备而准确的信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教师所讲授的技术动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