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刘蕾 《新闻世界》2010,(8):122-123
广播的发展与听众的需求催生了广播夜话节目,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广播夜话节目方兴未艾,并一度成为高收听率节目。然而,目前广播夜话节目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将成为制约该类节目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着重从节目自身及听众两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夜话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广播夜话节目的传播效果,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播直播节目的开通,听众的广泛参与让广播媒体独树一帜,但由此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克隆、抄袭,使得各电台的节目同质化严重,渐渐失去了有品位的听众,而广播情景剧以其独创性、本土化和艺术性,在快餐文化风行的今天,吸引着那些喜欢细嚼慢咽的听众。本文结合秦皇岛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系列情景剧《秦皇一家人》的运作实践,对广播情景剧的运作技巧做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广播广告似乎已经走入了困境。就连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也很少把广播包括在内,似乎广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媒体。那么,广播广告是不是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呢?如果我们把广播的广告时段看成商品,分析听众喜欢广播和广告主选择广播的理由,就会发现:广播还是拥有众多的听众。因为,站在听众的角度,广播有众多富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每一个电台都有听众喜爱的名牌主持人,这是一个电台宝贵的资源之一;广播由于携带方便,“可以边听边干别的”;听众还可以利用电话或传真等和电台交流…  相似文献   

4.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既能为听众提供艺术享受,又具有教育引导听众、提高听众审美情趣的功能,还可以提升传统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因此,这类节目应该做强做优。本文结合绍兴台获奖作品《用音符筑起抗战的长城——谨以此片纪念革命音乐家任光》的采制实践,就如何把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打造成既叫座又叫好的精品进行了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广播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播的户外直播节目已渐渐为老百姓所熟悉。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广播名主持人,现在要以“本来面目”出现在听众面前,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在主持人走出直播室之前,他们根据自己的节目定位需要,通过自己优美的声音、娴熟的主持技巧来表达节目内容,在听众中塑造着与节目内容相吻合的形象,让无数听众带着美好的想象走进广播。听众通过节目的热线交流等与主持人亲切交谈,因此有许多听众与主持人之间成了没见面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6.
新闻脱口秀是诸多脱口秀节目样态中新闻性最突出的,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样态,结合了脱口秀的娱乐性和新闻时效性及信息量。《PS早安秀》正是这样的新闻脱口秀,传播的媒介又为广播,故而更具灵活性和想象空间。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两位主持人之间相互调侃,与听众通过新媒体手段互动,为路上生活的必要选择。广播的伴随性要求节目设置碎片化,具有话题性,同时还要求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节目品位,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现在,单价贵单向度传播的广播传统硬广告形式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将广告植入节目内容较容易被受众接受,也符合广播传播规律,所以有必要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加入广告营销团队,使广告元素自然出现在节目内容、节目线下的活动、节目与听众的社交互动等环节,从而放大广告的效益,以此实现广播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电台都已经开通了手机短信接收平台,听众可以一边收听广播,一边通过短信与电台主持人沟通,实时发表意见以及评论,投票或表达自己的收听需求。电台的主持人则可以在短信平台上看到听众发送的短信,即时选择或调整合适内容在节目中播出。它的优势体现在与广播的结合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的速度更快,节目内容更丰富。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相比,短信在效率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点对点,随时随地,没有空间、时间、数量的限制,是对操作人力的最大解放。听众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成为广播节目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在广播…  相似文献   

9.
广播在与报纸、电视媒介竞争中要了解自己的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构成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节目为听众服务。大学生听众群体作为特殊的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状况及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节目做出调整与改进,其意义不仅是完善节目自身和满足大学生听众的需求,而且对于广播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以自己的优质名牌节目争夺受众市场,繁荣广播业,也具有启示价值。 一、大学生收听广播的基本状况 听广播在大学校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可以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有相当多的同学甚至把听广播当成是自己的业余…  相似文献   

10.
人民广播自进入80年代以来,在传播万式上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是节目主持人和开通听众热线电话的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出现,使广播与听众之间的语言传导方式由过去单向的直输式传导变为双向、  相似文献   

11.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广播听众收听广播就如人们到商场购买物品一样,喜欢什么品牌,需要什么信息,爱听什么节目,都要“货比三家”,而且听众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即  相似文献   

12.
王磊 《中国广播》2011,(9):54-56
广播现场直播节目在新闻发生现场和听众互动,这种模式为听众所喜爱。但是,这一互动环节在研究中往往被等同于和非现场的听众进行互动,因而被忽略。其实,广播现场直播中的现场互动是广播和听众的重要黏合剂,是体现直播现场感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传播效果的利器。用好广播现场直播节目的现场互动环节,可以从少数人入手影响大多数,精心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广播现场直播节目中现场互动的发生条件、影响原理和方式、节目中的权重比例以及如何设计、策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播现场直播节目在新闻发生现场和听众互动,这种模式为听众所喜爱。但是,这一互动环节在研究中往往被等同于和非现场的听众进行互动,因而被忽略。其实,广播现场直播中的现场互动是广播和听众的重要黏合剂,是体现直播现场感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传播效果的利器。用好广播现场直播节目的现场互动环节,可以从少数人入手影响大多数,精心设计可以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广播现场直播节目中现场互动的发生条件、影响原理和方式、节目中的权重比例以及如何设计、策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交通广播作为广播专业化发展的成功定位,备受广大汽车驾驶者的青睐,听众不仅可以从广播中获得所需的路况信息,同时也可以从专门为汽车驾驶者设置的节目中得到放松和愉悦。音乐节目不仅是交通广播的一种背景、陪衬、铺垫,更是重要的节目架构,在交通信息的线性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更是受到听众的喜爱和追捧。信息和音乐的传播对于交通广播来说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因此交通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听众意识和主持技巧至关重要。要想抓住听众的耳朵,通过节目培养听众对该节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在各个电台的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直播节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也便于节目本身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广播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亲切感。正是由于直播节目具备了这些特点,所以广播中,直播节目层出不穷,也吸引了无数的听众,使得在传媒的激烈竞争中一度沉寂的广播又恢复了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有两个最重要的特性即草根性和多次传播性,草根性接近地气,多次传播可以将内容覆盖无死角。这是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广播汽车服务类节目受听众欢迎的原因是其可以直接和听众互动,服务听众。广播汽车类节目和新媒体的融合,继续发挥直接服务听众的广播优势,同时在新媒体的融合下避免一次传播的缺陷,碎片化的多次传播被无限放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广播汽车节目通过媒体融合会成为直接服务汽车实体上的重要链条。  相似文献   

17.
郑伟 《视听界》2011,(6):107-108
一.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 1.主持人的魅力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最关键的因素是主持人的个性,他们能与听众建立一种关系或是与听众构成一种亲密的联系。2.参与的力量广播谈话节目受欢迎的因素还有听众的参与和感情投人。电视观众通常只是被动地注视着屏幕,而广播听众喜欢参与进来,并与其他人的参与产生共鸣。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由现场观众和嘉宾起作用,而广播谈话节目会吸引许多听众打进电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央电台文艺之声对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专访节目为例,探讨了广播在做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时,可以利用哪些方法来提高节目的可听性,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节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广播主持人节目由于符合现代广播发展规律,发展提高很快,已成为电台的主要节目形式,并大大缩短了与听众的距离。由于收听的主动权掌握在听众手中,能否留住听众并真正形成一对一的交流,除了要看节目内容是否让听众感兴趣外,还要看主持人能否主宰交流并善于在交流中恰当地把握自己。这里,我仅谈些个人的肤浅认识。主持人情绪的把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给主持人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听众无法看到主持人,无法直接了解主持人的情绪,但声音就是广播的第一语言,声音本身就能反映对听众的服务态度。透过它,听众可以感知主持人的节…  相似文献   

20.
热线点歌节目是颇受听众欢迎的广播文艺节目,它融听众参与、歌曲欣赏为一体。热线点歌节目产生于我国城乡电话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在听广播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在家中、在就近的电话亭参与节目。这种电话与广播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优势,而且将人际传播中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热线点歌节目应以创新吸引听众。但时至今日,它的发展滞后于听众不断变动、不断提升的收听需求,大部分点歌节目是以老形式、老面孔出现,难以对听众产生吸引力。要使热线点歌节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加以改进,积极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