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社会对体育师资人才的实际需求入手,阐述了以能力为导向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论述了"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特征、"全程实践"教学实施的原则,从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等方面制订了体育师资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确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全程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观念下北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然 《冰雪运动》2014,(3):80-82
深化北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全面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前提。将全纳教育观念实践于北方高校的体育教学之中,指出全纳教育观念的实施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公平的体现、区别对待教学原则的实施和合作意识的培养等现实意义;提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实施途径,为全面实施北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武化教育概念进行厘定,在研究武化教育助力学校勇武特色形成的内部理路基础上,探讨学校武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认为:(1)以"武的形式"为手段,以技能、道德和精神的内容策略,以培养"心力""胆力"和"体力"为目标策略,采用"打练并进、德艺兼修"模式策略、通过"尚武""品武"欣赏教学的方法策略,使学生成为未来生存"强者"、生活"能人"和生命"英雄",是学校武化教育的教学策略;(2)完善课程,铸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校风特色、聚焦"强化套路,突出技击"课程特色、彰显"功力自修、展演激励"课外活动特色,是学校武化教育的课程策略;(3)学校勇武特色办学理念的形成、武化教育师资培养状况、"武的形式"互惠课程开发程度、勇武特色校园文化形成的评价方案,是学校武化教育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21,(6):39-40
<正>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四条明确提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完善竞赛体系3个方面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一、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前的"备"为前提,把握好课中"教""练""赛"的时间、负荷及组织,提高教学质量(一)基于教学质量提高,以课前的"备"为前提,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备教材、  相似文献   

5.
实用性与唯理性: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践观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决定要素。分析了"实用性"与"唯理性"两种实践观的局限性,进而指出了新的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的基本内涵。最后提出了新实践观对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以现实世界为出发点;以实践本位为方向标;以"双校"贯通为推进器。  相似文献   

6.
<正>一、多样网络教研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BBS论坛""QQ群…YY语音群""网络教研""C CTalk互联网""美篇""初页""易企秀""博客"、微信平台等进行直播与互动交流,实现经验分享与推广教学展示与探讨、教改及教育教学最新信息的传播等。如,"中国学校体育"微信公众号、"菁体育"视频网站、"虎扑TV"等方式全程直播教研活动,既有课间锻炼、课堂教学展示,也有课后答辩式评课,还有专家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为革除中国旧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他将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结合,并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了3个基本命题,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研究其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提出全程教育实习新模式 ,即从学生入学开始至毕业 ,采用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 ,将大学四年做为一个整体 ,分成准备、实践、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并从学生的从教技能、教学技能、行为规范、基地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建设 ,将各内容细化到各学期进行有侧重的培养。经过近四年的实践 ,加快了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化 ,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得到实习学校的认可和欢迎。该模式对其他院、系的教育实习工作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一个综合平台,以什么样的载体为支撑,用怎样的模式来运作是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的关键。通过多方面的调研,认为在普通高校体育中可把学校资源综合利用起来建设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以健身行业为载体,就如何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做探讨,为想从事创业的大学生搭建专业平台,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机会;为学校教育创新思路,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产生整体效应,并进行推广与应用,为其他学科如何带动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借鉴生物学"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的‘共生’"原理,把创业教育实践与专业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专业教育实践平台基础上,拓展创业教育实践渠道,构筑多维度、多层次、多环境的实践模块支撑体系,遵循实践认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发展规律,建构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四级平台"模式。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立业、创立新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刚  贺凯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34-136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足球后备人才"和"体教结合"进行了再次的定义,从更广义的概念上去揭示体教结合的真正意义与目的;通过对现行"体教结合"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方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进行归纳和整理。洛克"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体育思想,把体育放在三育之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从服装、饮食、睡眠、户外运动等方面阐述其以健康为指导思想,以"能工作"、"忍耐劳苦"为标准,以培养有德行、有能耐而又具有礼貌与良好教养的人为目的,构建其健康教育体系。洛克重视把个人幸福、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国家繁荣与健康直接联系,其体育思想对于今天的大学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指导意义,也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以及思想道德、服装、饮食、睡眠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体教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缺失而出现的,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先体后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教分离或者结合不畅;竞技体育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运动员的退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教育系统下的教练员队伍建设遭遇种种束缚,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无法有效对接.为加强“体教结合”,实现“体教融合”,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完备的竞技体育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更要重塑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并且在近几年来不断地提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拓宽教学的途径,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劲力研究是一个热点,而且是一个长时间的热点,目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现状呢,文章就目前的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劲力"是武术永恒的话题,很多学者、武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劲力进行了描述,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跟具体的武术形式是一个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前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武术劲力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出"劲力"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谐性"和"随机性"等特征,而"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性。对武术劲力的产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武术中的劲力是在中国传统整体思维观的思想指导下,人们通过长期的系统武术训练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比较我国学校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发现学校课程中,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在"产生背景、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方面存在分歧。深入分析体育课程的功能属性,发现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文化功能层面上的缺失。通过对体育课程的重新考察,得出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属性是"运动技战术学习";以此为依据,得出学校终身体育思想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民办高等教育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指导思想,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去实施,打造怎么样的体育教学特色,对体育指导思想的执行与实施起着关键作用。本课题的研究,从河南省几十所民办高校中抽取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华信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商丘学院、商丘工学院等排名靠前的六所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六所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体育师资建设、体育设施状况、体育课程安排、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  相似文献   

18.
从该实践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目标体系、核心要素、实践环节设置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认为该实践体系构建思路清晰;目标完善、具体;内容选择丰富、合理;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实践学习,不但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满足成为体育教师的基本需要,而且,可以发挥个人特长,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拓展就业、创业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背景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构建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的高校公体乒乓球教学新体系,并经过1学期的实践表明,该新体系在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弊病,提出"融课程特点与职业特点"的教学设想,并围绕这一中心设计"拓展训练铺垫——激发、自省、奠定"、"常规项目居中——全面、均衡、发展"、"专项内容垫后——针对、适宜、强化"三大部分,旨在通过全面多样、贴合高职就业特点的课程内容提升高职体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