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听了《浙江第一线》的节目以后,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振奋。我在北京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节目。北京、上海传媒与国际接轨比较快、比较多,对于国际上媒体自我保护的措施比较熟悉和了解,做节目时都很懂得留有余地,像这种很尖锐、很义正辞严地站出来为老百姓说话的节目,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我看广告     
我看广告孙喜庆虽然就学广院,但却没有条件常看电视,广播却亲近得很。既然是媒体,诸多商家借之为自己的商品鼓号扬名自然难免,听节目间,这家那家的广告就不时间进耳来。各种广告听多了,不妨先粗略给它分一下类。当然,笔者非专业人士,只能按个人喜好且仅就形式按一...  相似文献   

3.
品味后的断想晓江电视综艺节目、观众参与的文娱节目很受欢迎。不少节目,不论老的少的,文化水平较高的和文化水平较低的,都觉得好看,耐看,想看,这样好的效果,得益于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搭配讲究了"雅俗共赏"。也有一些节目.人们品味之后却感到有些不足之处。我不...  相似文献   

4.
于丹 《河北广播》2004,(6):24-26
很高兴在北京也有这种福气可以随时听到这个节目,这几天陆续在听,我在把自己归纳到普通听众的位置来听,每天在车上放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在感觉如果是我自己在调频率,找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是不是会听下去?其实很多参加评奖的人有一个说法,当评委把自己转换成听众的时候,这个节目就成功了,我听这档节目更多可能不是带着分析和研究的心态,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听众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樊浩 《河北广播》2006,(2):39-40
上午听了河北台领导介绍经验以后很受启发。我始终认为广播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广播发展到今天,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广播发展就会越好。恰恰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广播发展的速度就慢一些。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广播的发展势头很好。拿我们台来讲,我们实行了品牌经营战略,把每个节目打造成品牌节目,整个频率打造成一个品牌频率,从而提升全台的形象,就是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像《阳光热线》这样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实话实说,我对摄影技术一窍不通,也从未摆弄过照相机。不懂摄影技术,不见得看不出新闻图片的好与差。生活中的道理有时就是这样简单:不会拍电影却会看电影;不会演节目却会欣赏节目;不会种庄稼,但人人都会挑挑拣拣吃自己喜欢的五谷杂粮。既然新闻与图片挂上了钩,文字与摄影总会有些相通之处。我把上夜班时对图片的所见所闻所思如实记录下来,也许一个“门外汉”的话,对于内行们来讲,听一听也可能有所裨益。一、夜班没有“关系图”“关系稿”,在新闻界里是个常用词组,到底有没有“关系稿”?回答是肯定的,有!尽管编稿、用稿全部…  相似文献   

7.
我已经多年不看电视,也不看"春晚"。听人说,今年的央视"春晚"是第一个没有广告植入的"春晚",还是很吃惊。我原来以为,"春晚"作为一个让全国人民除夕娱乐的节目,本来就不该有广告,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很幼稚,很无知:假如是这样,该耽误多少商家赚钱,该贻误多少宝贵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节目主持人是节目与受众的纽带,受众对主持人的声音从陌生到熟悉,到喜爱,很大部分是主持人贴近生活的话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贴近生活的语言让受众感到亲切,愿意交流。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曾办过一个节目叫《滕王阁夜话》,一开始就是一段交心的话:“快乐要分享,就会加倍快乐;寂寞要分担,就不会再寂寞。”然后主持人温文尔雅地对听众说:“请允许我首先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如果大家在听广播而且同意的话,请您听我说,我愿和您交个朋友,您把我看成大姐姐、小妹妹,好吗?”这样,共同走进话题节目,共同探讨,平等谦逊,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9.
作为评委,在参加一些奖项的广播文艺节目评选过程中,对一个现象深有感触,有些节目听时让人无动于衷,听完后也留不下什么深印象。而听有些节目,却会一下子被其牢牢抓住,以致情不自禁地感动得掉下热泪。广播文艺节目竟然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实在惊人!这一审美现象促使我去探寻其中的道理和奥妙。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现在益智精彩的电视、广播节目可真是不少,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欢乐倾城》。首先,参与节目的成本比较低,一条短信三毛钱,热线就是正常的话费,不但有可能获得你喜欢的奖品,还能从节目中获得很多快乐。不但我、还有我们宿舍的同学都比较喜欢听,因为你在这里面得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实惠。第二个就是听这个节目,因为我们也都是联通用户,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就能了解一些联通的相关的资费和业务知识,都非常方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广大受众对于各种传-播媒介和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有着极大的选择自由。受众可以读报,可以听广播,可以看电视、也可以上网,可以读、听、看这条消息、这一个节目,也可以读、听、看那条消息、那一个节目。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和选择心理,对新闻消息的导语写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消息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拓宽生路,就必须讲究消息导语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2.
常听初学写作的年轻朋友说:“我近日构思了一篇小说,好,我现在讲给您听一听,您看怎么样?”接着,这年轻人就给我讲了他那篇小说的梗概.粗听起来,满不错,那构思中甚而有真正的绝妙之处.于是,我就点点头说:“写吧!构思很不错.”待他将写作的成品送给我看时,我也实在挑不出在构思上、结构上.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一些读对机关报类报纸始终抓住指导性不放,颇有些微词。在他们看来,报纸的指导性不过是“上灌下听”、“我打你通”的变相行政命令而已;有的读甚至说“这样的报道一看就腻烦”。这种认识显然失之偏颇,但它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即在新闻传播渠道和读选择都已趋向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包括军报在内的机关报类报纸,还要不要加强它的指导性?如果不在增强指导性上拿出办法,机关报还能否保持其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洁尘 《视听界》2007,(5):113-113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的。倒不是嫌弃没有好节目,现在也有不少好节目的。这就是我的问题之所在。因为知道有好节目,于是捏着遥控器就有了一种茫然的希冀,以为换台是让自己遭遇好节目的一个机会。一圈换下来,五六十含台,头有点晕,心有点烦;再来一圈,头更晕,心更烦;第三圈到一半,头不晕了,终于大光其火,关机了事。  相似文献   

15.
在这次研讨会上,直接从广播中听了一次完整的《星期天文艺大篷车》节目,始终被深深地吸引着;之后,听两个半天过去播出录音保留下来的节目,同样,为它的精细编排、高质量高品位的内容、主持人亲切悦耳的话语所吸引、所感动,听到精彩动人处,在座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节目质量之好,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我感到《星期天文艺大篷车》这个颇有民间大众情趣名称的节目(以下简称“大篷车”),确确实实是在创新创优、高质量高品位的轨道上前进着。它不仅是青岛台的名牌节目,还为各台双休日大板块综合文艺节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周围 《声屏世界》2011,(4):65-65
最近,听了我很欣赏的一名颇有追求的主持人的新闻直播类板块节目,在感受节目诸多亮点的之后,生出这样的感慨:新闻采、编、播要力避正确的废话。我以为。这应是新闻采、编、播的一条铁律和法则。  相似文献   

17.
万峰 《视听纵横》2005,(3):74-76
《伊甸园信箱》节目自1996年12月正式以来,一直得到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诚如东北牡丹江市一位听友所言:我们感谢浙江电台和艺台的领导,一定是他们的有力支持,伊甸园信箱节目才得以创办、坚持和发展,我们也才能收听到这样好的广播节目;她催人奋发向上,这是很不容易的(据2001年7月23日热线电话)。我作为该节目主持人对此深有体会。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深知自己肩负之责任,以及听众对节目期望之殷切。因此不敢有丝毫大意和懈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媒体抢占国内影视市场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朗,科技节目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近年来一些国外科技“大片”纷纷在国内媒体播出就是实例。我们电视科技节目工作者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发展我们的节目,生产出数量足,质量好,批量大的优秀节目。当然就目前情况看,发展我们的科技节目要克服诸多困难,但首当其冲的是解放思想,解决好理论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静 《新闻世界》2005,(3):17-20
第一次见到张越,是在半边天栏目的机房里,她正在修改将要播出的节目。她的坐姿非常豪迈,一只脚高高地翘起来搭在桌子上。问张越的第一个问题是她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记忆深刻的高兴或是悲伤的事情,张越笑笑,停顿几秒后说:“我是一个没什么新闻和故事的人,也不是什么明星,所以没多少大家爱听的故事,我跟你一样,是一个记。大学学中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东西,毕业理所当然就被分去当了老师,开始不愿意当,不过后来当上了,感觉也不错,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给电视台写剧本,慢慢又开始做上了主持人,基本经历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初搞报道时,往往凭道听途说写稿,不深入采访就草草成篇。因事情没感动自己,文章就是写出来,也不会感动别人。结果稿于发出去不少,就是不见报。产一次我写了一篇小故事,自以为是“大作”,保准一碰就响。可让老新闻干事一看,说太子巴了。我不信这个邪,就投向报社。编辑回信说:文字基础还可以,但没真情,不能发。又一次,我耳闻目睹了~件事,感到很有意思,便写了一篇稿,老干事看了说,真实但不见真情,不可能采用。结果真的石沉大海。那么,怎样才算有真情呢?我在思索寻觅。一天,下连采访,得知战士姚宏亮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