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教育》2006,(4):44-44
随着中国亲子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亲子园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独特的早期教育形式。为了让0-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亲子教育高峰论坛的基础上,红黄蓝教育集团将主办第二届中国亲子教育高峰论坛。论坛旨在研究中国亲子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亲子园和幼儿园良好互动的成功模式,展示红黄蓝亲子课和特色课。  相似文献   

2.
基于幼儿园的社区3岁前儿童教养模式主要包括以幼儿园为基地的兼营性亲子园和为2-3岁幼儿提供专业保教服务的半日班.开办与幼儿园共享资源的兼营性亲子园、半日班,并以此为载体进行亲子教育和亲职教育,将先进理念和有效做法延伸到家庭中,能较好地普及科学的、平民化的早期教育.与幼儿园共享资源的早期教育办学模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专业性,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0-3岁婴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积极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加快培养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类亲子园、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在国内应运而生。但是很多早期教育指导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存在师资水平普遍不高、课程安排缺乏科学依据、对家长的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亲子园应有的教育功能无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年小霞 《学前教育》2007,(12):22-23
2007年9月底,北京市第五批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颁牌大会在朝阳区的蓝岛双语幼儿园举行。但会场却不在幼儿园内,而在一座公园里,原来这里正是蓝岛双语幼儿园创办的小海豚亲子园。蓝岛双语幼儿园是北京一所企业性质、自负负盈亏、自收自支的一级二类幼儿园。面对企业园办园难,亲子园如何有效建设和经营的问题,该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大胆尝试,努力摸索出一条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拓社会合作、走出幼儿园办早教的新路。服务社区、打造品牌、合作双赢的意识不仅提升了亲子园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幼儿园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子园与社区、社区与幼儿园、幼儿园和新子园、亲子园和家庭、亲子园和老师、家庭教养人和亲子园教师之间,在一种良性的、和谐的关系中,迎来了共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洁 《学前教育》2008,(12):44-44
2008年9月23日,红黄蓝教育机构宣布获得来自Hagerty公司的首期战略投资。红黄蓝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幼儿早期教育行业完成的最大一笔融资,但由于涉及商业秘密,具体投资数额未公布。同时,红黄蓝宣布与美国学乐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引入学乐英语教育课程和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6.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人生开端的教育,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学前教育社会需求量的加大,0-3岁儿童的教育除了在家庭中进行,还需要一些其它的教育途径来满足家长的需求,能为0-3岁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通过社区学前教育、幼儿园、亲子园等教育途径,为0-3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个本应该充满温暖和敬意的感恩节,知名早期教育机构红黄蓝曝出虐童丑闻。在这所已经赴美上市的学前教育品牌企业里,疑似出现的虐童行为,让人不禁为之瞠目结舌。联想到近日同样被媒体披露的南京爱德美幼儿园、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不禁让包括本人在内的许多幼儿家长们倒吸一口冷气。如果说在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中国大城市里,孩子们在学前教育阶段都要面临着这样的被虐风险,那么其他城市和农村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关家庭早期教育的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03岁婴幼儿家长正确的早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而早教进社区充分利用亲子园、幼儿园等师资专业优势,开展最直接的面对面教育,从而使广大年轻家长及婴幼儿受益,这也成为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蕊  屈艳峰 《课外阅读》2011,(7):309-309
0~3岁是儿童个性发展、语言学习、智能开发、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及早的给婴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亲子园,可以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在幼儿园开办亲子园,有雄厚、稳定的师资力量,有宽大的空间设备和丰富的的玩教具,有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组成部分,作为亲子教育的必然主体和主渠道,在幼儿园内开办亲子园具有重的社会意义,是推动亲子教育发展的主力量。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6,(10):48-48
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亲子园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互动”将很大一部分关注点放在社区资源的整合与良好社区关系的建立上。作为课题研究基地的几家附设亲子园的托幼机构,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与开展社区早教活动,与社区的关系日益拉近,双方关系逐渐走向认同、融合。各亲子园因地制宜办园,形成了初步的教育特色和办园特点。实践中,幼儿园与社区达成共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托班教育的向下延伸,而应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将它放入社会、社区的大环境中考察。其对象也应扩展到家庭与社区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琳琳 《中国教师》2014,(17):69-73
<正>一、问题提出将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安置于融合幼儿园,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1]。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2]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展较晚,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虽有交叉,但未形成系统体系,并存在普通幼儿园不接收  相似文献   

12.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建构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一个让有着共同需求与价值理念的各方主体共同投入与积极合作的平台,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或许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政府各部门如计生、民政、妇联、教育、卫生等组成联席会议协调小组,负责有关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价值引领、事务决策和工作统筹;社区和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服务的主要实施场所与承担者,协商合作,共同承担早期教育的主要工作.其中幼儿园是执行主体,其亲子园应负责承担社会散居婴幼儿的教育与服务事务,其托班集中为0~3岁入园婴幼儿服务.社区则应致力于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调动各部门与家庭的积极性,为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研部门与儿保部门应加强专业指导,提供专业支持;家庭则应加强对早教工作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通过促使各主体间达成价值共识,提升各主体的公共精神,加强各主体间的伙伴关系,构建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条件保障层在内的立体运行机制,能有效保障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顺利运行,推动社会早教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原《幼儿教育》)创刊于1983年7月,到今天,已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这15年,正值中国幼教改革风起云涌。从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到幼儿园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的改革,从解决全社会入园难到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我们为改革鼓与呼。在这15年中,中国的幼教事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早期教育》也正是伴随着幼教改革而成长、成熟起来。15年来,本刊在江苏省、华东地区、全国历次优秀期刊评比中连连获奖,连续两次被测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已拥有37万读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为了祝贺《早期教育》创刊15周年,一些长期关心本刊的专家、学者写来贺信、贺辞,现将这些贺信、贺辞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亲子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子女、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对婴幼儿进行潜能开发及个性培养,不断提高婴幼儿的整体素质。针对我市家长与婴幼儿对早期教育的需求状况,我园在2008年开设了亲子班,并逐渐发展成我市较大的一所早教中心。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园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专业的早期教育模式。本文试对亲子教育的价值及亲子园的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国务院批准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0-3岁婴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要求"充分整合公共教育、卫生和社区资源,努力构建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体系。"近年来,早期教育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日益关注。2016年12月6日至8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山东英才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早期教  相似文献   

16.
李奇 《天津教育》2011,(3):29-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近十年,我国早期教育长足发展、硕果累累。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早期教育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日益凸显的“变味”和“扭曲”实质反映出某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教育规律的弱视与违背,它们严重阻碍了儿童和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面向全省范围内的幼儿园及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已开展过0-3岁早期教育服务指导的幼儿园基本现状,以及幼儿园对于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指导的总体意愿;了解家长在0-3岁早期教育方面的需求及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幼儿园超半数有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工作的意愿;幼儿园受家长认可、最突出的优势是"办园规范,值得信赖";服务指导最主要形式为亲子活动和托班;政策、师资、资金是所需的主要支持。据此建议应及早出台相关具体政策规范幼儿园开展0-3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幼儿园也应从师资、形式、内容、场地、时间等方面提升专业性、兼顾灵活性以满足家长需求,幼儿园开展0-3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应在先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蒋蓓 《幼儿教育》2004,(4):45-45
课程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早期教育是教育机构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媒介和载体,是儿童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教育课程——架起儿童通往世界的桥梁》一书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即将步入幼教机构的学生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宋文霞  杨莉 《山东教育》2004,(15):15-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现在越来越完善的城市社区已作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存在,其完备的设施、配套的服务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专职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既能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又能带动整个社区的早期教育,发挥其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0.
《早期教育》2007,(1):F0002-F0002
宋庆龄幼儿园创办于1991年。幼儿园秉承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坚持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是一所知名的国际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奖、内藤国际育儿奖、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示范园、上海市文明单位六连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