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种拼图玩具,由宋代的“燕几圈”演变而来。七巧板用正方形薄板分截成七块几何图形,其七块图板聚合起来仍呈正方形(见附图1),分开后可拼排成各种象形和概括性较强的图形,其规则是拼出的图形必须由七块图板组成,不能多用一块,也不能少用一块。自清朝嘉庆年间养拙居士著有《七巧图》刊行于世,使七巧板广为流传,并且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在国外称之为“唐国”(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板。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游戏,拼出各种变化多端的物体图形,不仅妙趣…  相似文献   

2.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七巧板. 一张正方形的小薄片被裁成七块几何形状,便可以拼出千变万化、巧夺天工的图案。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提出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种拼图玩具,由宋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来。七巧板用正方形薄板分截成七块几何图形,其七块图板聚合起来仍呈正方形(见附图1),分开后可拼排成各种象形和概括性较强的图形,其规则是拼出的图形必须由七块图板组成,不能多用一块,也不能少用一块。自清朝嘉庆年间养拙居士著有《七巧图》刊行于世,使七巧板广为流传,并且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在国外称之为“唐图”(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板。  相似文献   

4.
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唐宋时代。最早称作“燕几图”.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称为“东方魔板”(如图1).它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七巧板仅由七块组成。即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但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竞赛题出现以七巧板为背景的一些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现举例说明. 例1(2002年山东济南市中考题改编)如图1,用一块边长为2的正方形厚纸板,做了一套七巧板,沿画出的线剪开.现用它拼出一座桥(如图2),这座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B.3;C.2;D.1.解析:仔细观察会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面积的1/2,  相似文献   

5.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益智游戏.七巧板的七块板分别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三种不同尺寸.由这七块板可以拼出许多有趣的图形.本文列举两类有关七巧板的问题. 一、拼摆图形问题  相似文献   

6.
七巧板是中国的一种拼板玩具。它是由七个平面几何图形板块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七个平面几何图形(见图),其中有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拼板玩具,多数是板块繁多。我国的七巧板则与各国各类拼板不同,其巧就巧在板块数固定为七块,各块的形状大小也固定不变,却能拼摆出数千种图案来。我国的七巧板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出版了第一批关于七巧板的书籍。1805年,欧洲最早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解谜游  相似文献   

7.
十五巧板     
十五巧板是根据七巧板创造的一种传统的拼图玩具,也叫“益智图”。因为十五巧板的块数比七巧板的块数多,且拼板的几何图形相对比较复杂,所以用这种拼板更容易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而且拼出的图案也十分逼真。  相似文献   

8.
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唐宋时代,最早称作“燕几图”.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称为“东方魔板”(如图1).它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七巧板仅有七块组成,即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但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竞赛命题都以七巧板为背景,编拟一些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现举例说明.例1(2005年山西省)用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板,制成一幅七巧板(如图2①),将它拼成“小天鹅”图案(如图2②),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38B.176C.12D.34解析:仔细观察会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正>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好伙伴。七巧板一般由一正方形分割成七块板组成,不同板块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幼儿玩七巧板,可以增强孩子的注意力、识别图形的能力,培养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发展对物体形状的抽象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另外,七巧板拼出的图案都在似与不似之间,仔细玩味,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朋友,上期我们一起动手画图写作文,觉得有趣吧?其实图画作文的内容很广泛,因为每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你一边画一边写,写多了说不定你能写成一本“图画作文书”呢。这期我们继续学写“图画作文”。不过今天我们的画不用笔来画,而是用七巧板来拼。你听说过七巧板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智力游戏,用七块图形拼拼摆摆,能拼出山水鸟兽、花草人物。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别具特色的画了。不信?那我们一起来做吧。本期赠送一套七巧板,仔细看看,你会发现有七块图形,它们是:五块三角形,一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  相似文献   

11.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作为“东方魔板”的七巧板引起了几乎全世界人的兴趣,七巧板虽然仅由七块板组成,但用它们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不仅如此,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中的角和边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只关注最后的结果或者仅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而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及其间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第七册90页练习二十九第7题,介绍了七巧板的简易制作方法,并且要求学生用七巧板拼成常见的几何图形。我按照题意,反复摸索,发现七巧板除可拼成很多规则的几何图形外,还可以组成很多引人入胜的图案,如动物的形状、实物的形象和有趣的字样等。下面附图是我拼出的部分图案。七巧板又名智慧板,这种拼板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几何图形,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抽象思维品质,开发学生智力。  相似文献   

13.
自公元263年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刘徽运用对几何图形面积进行分割与拼补的方法(史称“割补术”)计算圆周率丌起,人们一直在运用“割补术”研究几何图形的位置、大小及性质.距今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智者运用图形割补原理、利用“七块几何模板”,创造出一种智力游戏工具——“七巧板”.玩弄“七巧板”,可以拼出多种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上,老师往往会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运用好这些工具,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七巧板七巧板设计科学,构思巧妙,所以广为流传。它由五块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以及一个正方形和一个菱形组成,可以随意拼出150种图案。利用七巧板可以渗透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相关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对组合图形的一些相关认识和计算等。  相似文献   

15.
七巧板是起源于我国宋朝的一种智力游戏,是由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三种不同尺寸。用七巧板可以拼成许多生动有趣的图形,可以培养动手实践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们看一看七巧板的简单制作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由七块板组成,可拼成许多图形,七巧板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通过给七巧板赋值,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1.算一算。七巧板中,如果最小的三角形表示数字2,那么有两个小三角形那么大的正方形就可以表示4。利用这个三角形与其他图形进行比较,想一想:其他图形分别表示几?请你算一算。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对应的具体值,引导学生厘清各图形之间的关系。请学生尝试着摆一摆、写一写。  相似文献   

17.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1)七巧板是我国民间一种古典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教师演示七巧板拼图。2)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一找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引入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白板的文件链接功能,给学生演示七巧板拼图游戏,并让学生上白板来拼一拼,玩一玩。通过摆、拼七巧板,  相似文献   

18.
魅力七巧板     
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亦可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又名"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现七巧板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三角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解释若干种重要的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相似文献   

19.
七巧板     
黄晓霞 《幼儿教育》2002,(11):43-43
七巧板是由可以错综分合的案几演化而来。那种案几,古时被称为燕几。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把正方形薄板分为7块,其中包括5块大小不等的三角形,1块正方形和1块不等四边形。清代有一位  相似文献   

20.
把一块正方形的薄木板或硬纸片按如图的样子分割,就得到七个小块:两块相同的大三角形、两块相同的小三角形、一块中等的三角形、一块平行四边形和一块正方形。这就是七巧板。它是我国于四千多年前发明的,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