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教材使用逐渐成为国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热点论题。近年来,国外教材研究主要聚焦于数字教材的教学使用、师范生的教材使用素养培养以及校长教材使用领导力提升等论题。检视和反思国外教材使用研究的主要论题与新近热点得出,我国今后的教材使用研究要在辩证看待和理性吸收国际教材使用研究有益成分的同时,坚定中国自信与本土特色,并展示中国经验;注重教师职前阶段教材使用的素养培养,探寻教材使用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本土化机理;在进一步强化我国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根本前提下,加强教材教学使用与理性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依据思想政治教材的特性及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创造性使用思想政治教材需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内在性的创造使用。内在性的创造使用是一种忠于教材底本的使用方法。这种方法是教师用内在于教材编者的主观精神去分析问题,领悟、理解教材,解释教材的内在理念和精神实质;二是外在性的创造使用。外在性的创造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基于教材文本,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本学科发展和其他学科知识对教材文本进行发散性的创造使用。三是探究性的创造使用。探究性创造使用教材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和理解教材文本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教材使用的主体,教材要实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考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的心理建设问题。当前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存在自主使用教材的主体动力、主体能力和主体效能缺失问题。基于自主学习理论,这些心理缺失问题源于学生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尚未建立,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缺乏自我目标设定、学习策略指引和有效反馈激励。要使学生成为教材使用的主体,教师应对学生教材使用的完整心理活动进行指引,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反馈练习,提升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主体的主体动力、能力和效能,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团队自2019年起,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使用监测为试点开展实践研究,初步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教材使用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是关注教材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关注教材质量的持续提升。该指标体系倡导把教材使用纳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考察,关注教材使用质量和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研究团队从条件保障、主体支持、教材使用行为、使用结果和对教材的反馈等5个维度,建立了涵盖19个二级指标、68个三级指标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开展了监测实践,目前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材是国家教材体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由于专业课程的特点,要么没有相对应的教材,要么使用高职院校的教材,使得现用教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而不同程度的在使用校本教材。正因如此,面对校本教材在开发和使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机加工专业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为例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教材使用情况以及二手书市场的分析,阐明教材循环使用的必要性,针对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实现教材循环使用这一途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分析了在推进教材循环使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为提高教材使用率提出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教材循环使用的倡导,为了解我国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教材循环使用的态度,笔者做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教材循环使用普遍持积极态度、学校应充分保障高校学生自主购买教材的权利、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教材循环使用的宣传和引导、推行教材循环使用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有效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教材循环使用在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国家实施教育、教师实践课程和开展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要想发挥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价值,提高教师使用教材的效率和能力,就必须对教材使用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讨论教材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构建教材使用的树体模型。该模型联通生活世界,全面解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材使用情况,不仅指出了课堂教学、课外知识内化等常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材的使用,还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新样态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材使用,扩大了树体模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适用范围,也为教师有效使用教材提供了评测框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国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现状,并分析循环使用教材的意义,意在说明我国教材循环使用前景十分光明。教材循环使用能充分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有利于节约资源,为创建低碳社会贡献力量。最后,文章就如何搞好教材循环使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材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效果。教材建设涉及教材的选定、教材的使用、教材的编写三大方面。教材的选定应有标准可循,教材的使用应"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教材的编写应高瞻远瞩、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语文教师的教材使用观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王君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认识教材,把教材读厚”“吃透教材,把教材用薄”“超越教材,把教材盘活”的教材使用观,达到了教材使用的活化与灵化,打通了青春语文的教法与活法。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柏琴  周梅 《贵州教育》2012,(1):38-39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要性教材是用于组织教学的语料和范本,课堂教学基本都使用固定的教材。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统一编写的,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多不足之处。1.教材的部分内容本身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与过去所使用的教材相比,笔者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增加了不少新的语言点和新语言的使用方法,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智能性。高中英语教材编者在整个教材的编写和素材的选取上都下了一定功夫。  相似文献   

14.
教材的使用机制包括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不同的教材使用机制不但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指出我国高校现有教材使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建立新的教材使用机制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教材使用应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指导下以教科书等为学习中介工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认识活动,具有知识对象性、学生主体性、教科书中介性、教师指导性和教学情境性等特征。学生教材使用类型可分为对象使用与工具使用,概念、原理、方法与态度价值使用,理解与应用使用,教师示范指导使用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使用等类型。学生教材使用具有本质与非本质、直接与间接、核心与非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即读懂教材方能创造性使用教材。而读懂教材应做到读懂教材的延伸,读懂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读懂教材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朱友涵 《成才之路》2011,(26):16-16
1995年,原国家教委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编写了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即旧版聋校数学教材),目前,仍有许多基层聋校在使用这套教材。由于这套教材是在十几年前编写的,因此,在聋校如何使用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在分析旧版聋校数学教材编写特点及现行使用旧版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使用该教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居佳 《生活教育》2014,(23):81-83
教材的使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新教材实行以来,围绕如何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一直在摸索和探讨。在对《英语English》教材的使用中笔者觉得:教师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本文旨在提出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教材处理的一些方法,实现"智慧地"处理教材,推进新教材的运行,提升新课堂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