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校沟通是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实践。积极探索家校沟通的途径、建立家校沟通长效机制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黄石市教育局积极探索,疏通家校沟通的渠道,促进了教育和谐。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育才小学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家校联系机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家校对话”,实行开门办学,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近日,省教育厅路钢厅长就此专门作了批示,要求全省各中小学学习育才小学的经验,建立畅通的、规范的沟通渠道,并形成制度,成为学校的传统。加强沟通,建立家校联系长效机制,让学生家长、社会各方了解学校,参与学校管理,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家校双方对于彼此沟通的重要牲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沟通意识和艺术,引发了诸多的摩擦和口舌仗.既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使家校关系正常化.如何使家校沟通之路不再坎坷难行,如何提升教师和家长的育人水平和沟通能力,最终使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已是摆在当前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为办学特色,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搭建家校沟通渠道,创建师生快乐成长的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收到了明显成效。一、规范办学行为,实现阳光教育网络管理,健全机制。学校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教育优质发展的基点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出发点,力求实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家校沟通越来越成为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架设更有效的家校多元化沟通桥梁、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和谐德育环境的建设,对于满足家长对学校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提高教学工作透明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蓓 《教书育人》2013,(5):51-52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其作用如今越来越明显,如何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提高教育实效,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需要有更好的技巧,更需要我们思考和反思,特别要适合现在的形势。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家校互动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教育效果。一、主动沟通,努力践行教师师德1.组织开展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末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服务,那么家访工作则是这项服务中的上门服务。“课外访万家”活动增强了教师的服务意识,保障了家校联系渠道的畅通;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家庭,走近了学生的心灵,深人了解了家长与学生的需求。同时,这一活动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职业操守的提升,优化了教育环境,真正做到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徐进 《上海教育》2016,(Z1):30-31
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时刻都在与社会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行开放化管理是学校办学的必然趋势。上海市实验小学秉承"尊重生命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过程中,构建家校合作育人的新格局。开放管理,加大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深度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学校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校教育的整体观考虑,提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否则,学校教育就成了不完备的教育,从而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重在做好家校沟通和互动合作工作,本文探索了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和互动合作,从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基础、关键和保障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对于学校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描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近几年来,竹溪县教育局着力打造和谐校园,从探索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人手,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家校共建活动,打通家校沟通的渠道,提高广大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教育水平,家校携手,共同育人,努力追求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培养教育的场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如何,在于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现在我们经常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经常在思考,人民满意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2005,(5):4-4
面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教师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3.
雷燕 《江苏教育》2023,(9):26-28+33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是衡量教育发展质量的一杆“秤”。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立足党的二十大精神,从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家校社协同等方面,着力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经历了家校独立、家校同步、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现时,我国的家校合作处于学校主导的状态,家长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和商议;接受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校教育。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阮为 《上海教育》2010,(1):58-59
上海市民星中学是一所信息科技特色学校。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已构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的有效平台。对于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我们采取“人人参与,逐步递进”的方式。本学期,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 的角色。只有发挥各自不同的角色作用,建立和谐家校合作 关系,实现真正的家校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 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 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还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纽 带、桥梁、家长的朋友。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主要应采取以下 几种方法,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一是家长会。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必要形式,是 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途径。一个富有成效的家长会,有助  相似文献   

17.
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艰巨、繁琐复杂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充满爱心,工作耐心,还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何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将德育与家校沟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几希 《中国教师》2009,(5):64-64
<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本届政府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笔者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人民参与的教育。教育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但很长时间内,我们更重视教育的"国计"性,而忽视了教育的"民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家校合作成功开展的前提,但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家长常被排斥在教师的沟通网络之外.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研究发现:(1)在控制家长主动沟通和学校固定效应等因素后,教师与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家长沟通频率显著高于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家长,存在"差别化沟通"行为;(2)家庭背景对教师的关注、表扬、沟通等合作育人行为存在影响,并会强化弱势学生对不平等的感知;(3) KHB分析表明,家庭背景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中,25-44%通过家长教育参与这一中介变量产生.据此,应引导教师平等地进行家校合作育人,加强对弱势家长教育参与的指导,减少家庭背景对学生不利的影响,促进微观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也成为一个热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深入的渗透。家校沟通工作在教育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推进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能够便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工作也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便利,解决传统沟通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做好"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工作,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