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现代逻辑是在传统逻辑基础上为克服其不足而建成的一门新的逻辑科学,是逻辑科学的现代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逻辑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后列,努力改变这一落后状况,使我国的逻辑发展水平早日走向世界,赶超西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逻辑现代化”的涵义。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在我国尽决实现逻辑重心由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逻辑教学大讨论中,有的文章对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思维实际的认识是错误的,对传统逻辑的局限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仍坚持以传统逻辑作为高校逻辑入门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观点,反映了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阻碍了我国高校逻辑教学从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转型。因此,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对实现我国高校逻辑教学现代化就是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我的逻辑观     
在现代,不能用“必然地得出”作为逻辑的定义,应当提倡并树立大逻辑观。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逻辑教学中不应用现代逻辑(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而应既保留传统逻辑的精华,又吸收现代逻辑的主要成果,经过不断地改革探索,《普通逻辑》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逻辑论争在我国现代逻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确立了形式逻辑独立的学科地位,推动了这门科学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许多缺陷受苏联逻辑论争的负面影响较重,过分关注与形式逻辑有关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偏离了当时世界范围内逻辑科学迅猛发展的主流,脱离了逻辑教学的实践.反思这场论争,对研究中国现代逻辑思想史,对推动我国逻辑现代化的进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刻的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就实践逻辑而言,它是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着眼于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就历史逻辑而言,它是几代中共领导核心不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基于清醒认识我国所处历史方位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使命的理论指南。就理论逻辑而言,它是由世界观方法论层面、发展规律层面、发展战略和政策层面以及实践层面构成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我国逻辑学界又一次展开了逻辑观的大讨论 ,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派观点 ,认为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一种是现代派观点 ,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从逻辑学发展趋势看 ,现代派观点似有定义过窄之嫌 ,而传统的逻辑观基本适应了当前逻辑学各个分支学科蓬勃发展的需要。据此 ,逻辑是研究通过语言表达的抽象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学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逻辑、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给予了明确的界说,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说明了逻辑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8.
多值逻辑与审美逻辑——论审美认知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认知长期被公认为是直觉而非逻辑的,因此而与科学认知形成明显分界线。然而从所谓逻辑的本质看,其与联系、规律等概念有着高度内在的同一性。任何复杂事物包括美与审美现象都是有着普遍联系的、有规律可循的、因而是有逻辑可循的,因而审美认知也应当是有逻辑的。打破传统二值逻辑构架而建立在多值逻辑基础上的现代逻辑学,以及与此相照应的现代计算机原理与技术、现代艺术和审美实践等都充分证明:审美逻辑是现代多值逻辑最典型、也最极端的存在式。承认并研究审美的逻辑问题,发现审美——这一人类精神或心理世界最为复杂现象与活动独具的逻辑面貌,及其独具的定律、演算系统,对于丰富和健全认知心理学理论,建立科学的审美教育和整个教育的审美化体系,从而真正实现用“美的规律”去“建造物体”和塑造人类自身,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下的逻辑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把全部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纯逻辑只从理论上阐明逻辑基本原理而不与具体领域相联系,应用逻辑则侧重于将纯逻辑理论应用到某一特定主题的具体问题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论”与“分论”的关系。同时,应用逻辑与逻辑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前者的初级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0.
现代意义下的逻辑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把全部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纯逻辑只从理论上阐明逻辑基本原理而不与具体领域相联系,应用逻辑则侧重于将纯逻辑理论应用到某一特定主题的具体问题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论”与“分论”的关系。同时,应用逻辑与逻辑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前者的初级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发现的逻辑与认识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合普通逻辑,可以从类逻辑、整体逻辑与条件逻辑三方面把握科学发现的逻辑程序、机制与过程,科学发现的主轴是类比-归纳-演绎辩证组合的推理链。这是在唯物准证法指导下,对形而上学方法的知性逻辑成果的按认识过程的整合,科学发现的逻辑就是认识逻辑。普通逻辑修正、改造的新方向,实即黑格尔、恩格斯、列宁逻辑思想所指示的辨证法、认识论在逻辑基础上统一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徒制”走向现代,得益于“工业革命”和社会职业发展的推动,也是“知识革命”和教育自身发展之使然。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经济学逻辑”和“知识论逻辑”。现代职业教育的知识论基础,就是人们认识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存在,而传授“程序性知识”需要“工作情景”。这样,真实、模拟、虚拟情境和...  相似文献   

13.
逻辑究竟是一还是多,这是逻辑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金岳霖认为逻辑系统可以是多,而逻辑只能是一。因此,从理论层面上看金岳霖是个一元论者,而从事实层面上讲他则是个多元论者。这种逻辑眼界对逻辑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发展至今,如何摆正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之间的关系?有的逻辑工作者提出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我认为不可,由于两者所属的系统、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皆不同,两者的关系不能是简单地“取代”,而是一方面充分肯定现代逻辑的科学意义和重大价值,全面加强对其研究;另一方面并不排斥传统逻辑,主张所有的逻辑工作者依据其特长,在其不同的逻辑层面上,从事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研究,两者应当并行发展,相互切磋,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从主导思想上说,传统逻辑和数理逻辑殊异。实质蕴涵因其刻划真值函数关系故此并非传统逻辑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若,则”的逻辑抽象。基于实质蕴涵的数理逻辑并非传统逻辑的现代发展,也不是什么现代的形式逻辑。只有在坚持传统逻辑深刻正确主导思想,并借鉴数理逻辑提供的严格精密的数学方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传统逻辑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逻辑创立和发展到现代逻辑,对逻辑作哲学上的反思不断深入和展开.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逻辑迅猛发展和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要求和结果.逻辑哲学的主要论题包括:逻辑范畴的界定,逻辑真理,逻辑悖论,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推理、后承与蕴涵,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大学竞争的知识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两大竞争的逻辑——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而对其中任何一种逻辑的偏好都会影响大学的正常发展。化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要关注大学竞争的内在逻辑——知识逻辑,强调大学在立足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在追求自身独特价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知识生产、传播、运用体系及保证这一体系有效运转的组织结构程序与价值观念,是大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逻辑作为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即在实践中应用逻辑思维快捷、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的逻辑操作。而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进行逻辑操作所运用的思维策略,可以通过反复实践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英国城市学院发展看大学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城市学院运动,作为一种重视技术教育的新型学校,这无疑给一向注重人文教育的英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同时也对英国传统大学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城市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向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靠拢的现象,城市学院逐渐走上传统大学之路。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这样发展呢?这是大学自身内在逻辑的结果,大学内在逻辑实际上就是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大学在社会上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19,(5):10-17
李泽厚以"传统的现代转换创造"为总文化逻辑,以本体论为理论依据,阐释"传统天人合一"命题在揭示"人的真正存在"时所具有的优越地位。这一地位的确立,使得他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一"大儒学谱系观"的文化史构造,并进而借助这一构造阐明其"儒道互补"双线文化逻辑与"人生在世"之间的文化联系,彰明以"人"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审美理想。由此,李泽厚实现了"中—西、传统—现代"间的文化沟通,构筑了实践美学以"文化—哲学—审美—文化"为逻辑次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