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通过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激活课堂对话的张力,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文本资源和生本资源是两大主要资源,前者具有明显的预设性,后者则具有较强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2.
"生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位课堂"提出的,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课堂上,教师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生本课堂要重视课堂的"错误"资源,教师备课需精心预设"错误"资源;课堂上要充分利用非预设"错误"资源",让"错误"成为生本课堂重要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即非预设性生成。教学中若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将会活跃课堂,进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实实  相似文献   

4.
课堂生成性资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超乎预设的生命信息。有效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措施为:在科学预设中留下生成的空间,在教学进程中点燃生成的火花,在质疑探究中提升生成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发现,许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在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及时生成有效的课堂资源,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育孵化出的政治课堂无效性和僵化性严重,预设大干生成。新课程改革需要教育主体培育和优化课堂的生成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营造科学、民主、合作的新型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实践体验,以生为本。以此切入,望探究出激活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教师预设内容,形成课堂资源;布置课堂任务,触发课堂资源;有效合作学习,生成课堂资源;合理评价教学,提升学习效率,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成为精彩。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具体信息技术课堂资源生成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8.
陈玲芳 《考试周刊》2013,(69):62-63
只有巧用课堂预设,挖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活用课堂错误,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善用课堂亮点,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使课堂演绎出真正的精彩,使学生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郁澄 《快乐阅读》2011,(10):101-102
生本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教育观念。本文试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师过度关注预设而忽视生成的问题出发,以生本教育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入手,透过代表性的案例,从四方面展开对生成性美术生本课堂构建策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之一。本文研究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通过研究,了解到课堂依然是"知识课堂",问题以预设为主,缺乏生成,课堂缺乏互动,教师回应策略欠缺。提出今后课堂要从"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从"预设问题"转向"生成问题",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师问题回应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1.
精心的预设、捕捉生成性资源、把握生成的原则,构建动态生成的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教学破解了传统课堂运行呆板、机械的栅障,成为课堂实践自觉的价值诉求。当下生成性教学存在目标预成与目标生成、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周密预设与灵活应变、鉴定评价与赏识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困境。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破解困境的方略有四:捕捉意义权变、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是生成性教学的意蕴旨归;"生本"预设是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支点;预设性生成是生成性教学的艺术观照;激励评价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路向。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曾参加“浙江省2006年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听了来自浙江省各市的12节精品课,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们对于课堂资源的利用。本文就这次听课中的几则案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激活课堂对话的张力,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文本资源和生本资源是两大主要资源,前者具有明显的预设性,后者则具有较强的生成性。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因文本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课堂的真实性,要求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我不禁问:课堂哪里是生成的地方,哪些是生成的资源,这些“生成”是可以预设的吗?绝对不可能,但预设有助于生成。教师一定要用心观察、开发、辨别、积累和利用现实生活对教学有用的资源,这样才能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生成资源有即兴性与灵动性,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善于发现、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让它在课堂中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17.
岳寒梅 《考试周刊》2007,(12):73-74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但是因为开发或利用得不当,使得这一挥洒学生灵性的课堂资源有可能变成戕害学生思维、荒芜教学课堂的有害生成。本文试图从反思的角度,提出预设对学生发展具有多元价值的过程性目标;预设内容时应充分利用文本,采用“挖掘文本内涵法”和“裨补缺漏法”,以实现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掌控。  相似文献   

18.
张丽 《陕西教育》2006,(10):27-27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即非预设性生成.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若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将促进课堂活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生成式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成性特征;以及教师以课前预设为前提,以课堂互动为基础,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调整课前预设、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尽可能促进课堂有所生成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有效运用生成式教学方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就成了我们绕不过 的话题。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好的数学课堂,二者 缺一不可。没有好的预设,不可能出现精彩的生成,即使偶尔 出现了好的生成性资源,由于教师的准备不充分,也会让好的 生成自然消失;相反,没有精彩的生成,- ?堂课下来又会觉得教 学的过程僵硬教条,显得索然无味,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