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量和心理实验方法 ,对备战第 1 8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的国家集训队运动员进行心理能力发展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发展总体水平良好 ,但发展不均衡 ,与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发展和参加冬奥会所要实现的目标不相应。因此 ,根据研究结果和课题组与教练员的共同研究 ,确定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备战第 1 8届冬奥会心理攻关服务内容为 :运动员情绪调控能力的训练 ,对技术动作复述能力的训练 ,加强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能力的训练。经运动员参加世界杯和本届冬奥会比赛结果验证 ,我们确定的心理攻关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 ,也为我们今后继续服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力为  王晋  张凯 《体育科研》2013,34(1):58-66
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帮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备战、参赛2010冬奥会的过程中,以自信自控为首要切入点,以集体讲座、个人咨询、主题研讨、生物反馈训练、主题参观、心理宣传等为主要形式,以心理测验、自我监控为监测手段,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解决了积极应对困难、大赛稳定发挥和提升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三大难题。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思考建立以辩证思想和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以自信自控和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以培养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为目标的系统心理训练模式。文章全面总结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备战、参赛2010冬奥会心理训练的研究路线、研究成果及心理训练体会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2010—2011年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冬训前后)的注意力、应激、训练状态、赛前情绪4项心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特征及心理状态。结果发现:运动员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不同性别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心理状态呈现出不同特征;运动员的注意力处在一般水平,经过冬训注意力有所提高;经过冬训运动员的应激状态均有所改善,男队员改善明显,冬训后困扰男队员的主要为比赛所带来的压力,而女队员则主要为生活遭遇和运动损伤的压力。大部分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良好,一部分运动员存在轻、中和重度的心理疲劳。结论:对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进行心理状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对运动员采取的心理调节策略、方法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4.
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为例,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雪上技巧项目运动员心理训练监控体系,以期为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心理保障与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江  单清国 《冰雪运动》2010,32(2):39-42
自从2006年都灵冬奥会获得巨大成功以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已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项目优势,后备人才的选拔已成为重中之重。从运动员选材的理论入手,根据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等方面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选材进行研究,提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在年龄因素、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相关的科学选材依据,并以此依据对运动员进行多年、系统和科学的选材与训练,为该项目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专项表象训练程序的实施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心理实验及实践法,重点对参加1998 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实施了专项表象训练程序。结果表明,借助这一表象训练程序而形成的高质量的运动表象为运动员从专项身体训练顺利过渡到专项技术训练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最终为运动员形成赛前最佳心理、比赛技术成功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1998年第18届冬奥会上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取得了女子空中技巧银牌,创造了我国雪上项目冬奥会史上的最好成绩,为备战2002年冬奥会、冲击金牌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通过对近期一系列世界重大比赛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主要对手实力现状的分析,不能不看到我队冲击2002年冬奥会前景不容乐观,形势非常严峻。1 我队及主要对手现状分析1.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主要特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是触滑雪和空中翻转为一体的技巧性项目,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给予评分决定胜负。其动作质量包括了滑行、出台、空中翻转、着陆等一…  相似文献   

8.
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振  韩巍 《冰雪运动》2008,30(1):66-69
通过参与冬奥会科研服务和查阅相关文献,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认为该方法在优秀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技术即时反馈、阶段性的技术诊断,肌肉力量的评价以及落地稳定性研究的应用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确保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冬奥会的优势地位。并根据项目的发展及实验手段的提高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运动员训练反馈、机能评价、运动损伤机理及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
周成林 《体育科学》2000,20(2):84-87
研究目的:研究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特点,为制定心理服务的内容及实施步骤提供依据;培养运动员完整技术的专门化知觉能力和清晰的表象能力,以提高运动员赛前心理定向与情绪的调控能力,增强运动员自信心。研究方法:心理测量法、心理实验法、心理咨询和实践法。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经过18个月有针对性的心理攻关服务,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所需要的专项心理特征和运动表象能力、赛前心理定向与情绪调控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专项心理素质能力的提高为取得良好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女子自由滑雪队在18届冬奥会荣获该项目奖牌的历史性突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适合我国的国情、国力,在较短时间内运动成绩提高显著,具有参加冬奥会潜优势项目的特征。通过对该项目中外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特点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备战索契冬奥会的成绩目标,并以此目标为训练依据,从培养运动员基本姿势的稳定性与快速准确交换重心能力,加强运动员上体、髋关节控制能力,熟练把握转弯时机与转弯节奏变化技术,提高拼板立刃刻雪、点杖、提杖技术等几个方面改进回转技术;同时提高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的滑行速度、空中技术动作的难度与完成的质量,从而提高比赛动作的得分,实现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在索契冬奥会成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我国冬奥雪上优势项目,一直是我国冬奥会雪上项目夺金的重点项目,在即将举行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也肩负着夺金的重任。探讨这支队伍的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可以为提升绩效水平,确保完成夺金任务提供智力支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学习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内部和外部因素使队员的学习行为得以产生并持续下去。内部因素由学习习惯、团队互动、目标导向、身心状态、内在素养构成,外部因素则由国家重视程度、团队冲突、领导风格、圈子、辅助工具和家庭状况构成。并提出优化团队成员学习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第20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项目夺金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几年来女子空中技巧项目在世界系列大赛中的排名成绩和掌握难度动作情况以及年龄等诸多因素分析,指出了2006年第20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实力,为我国空中技巧项目在第20届冬奥会夺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冬残奥项目发展迅速,但由于冬季项目设置的特殊性,加上残疾人体育项目分级的复杂性,使得冬残奥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远高于健全人冬奥会和夏残奥会。2002年以来冬残奥项目伤病特征:整体损伤率较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山滑雪、残奥冰球、单板滑雪三个项目损伤率较高,肩膀是损伤的多发部位。我国备战冬残奥的队伍中主要损伤部位:高山和单板:肩膀、脚踝和膝盖;残奥冰球:腕部和肩膀;北欧滑雪:腕部和膝盖;轮椅冰壶:肩膀。主要风险因素:残疾本身引起二次损伤、过度使用等内在因素;比赛中天气、温度、赛道以及设备等外在因素。预防措施:启用全过程式伤病监控系统,加强伤病预防综合策略实证研究,注重相关人员伤病预防教育,发挥运动设备的伤病预防作用,提升伤病预防医疗保障条件。我国在备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负荷的记录和分析、运动员的体态问题、运动员的损伤预防教育问题、运动器材辅具的自主设计和研发问题以及运动队医疗人员的配备问题。以减少备战和举办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体现《奥林匹克2020议程》所提出的"以运动员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为科学备战冬残奥会和促进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队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了解该项目运动员损伤的现状,探究损伤的特点,进而分析主要致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