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当今教育界,一闻“灌输”,便是痛斥不已。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灌输是一个带有眨损含义的价值术语”。保罗&;#183;弗莱雷认为压迫者的教育就是一种“讲解教育”,充满了灌输。“讲解(教师作为讲解主体)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课堂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 ,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为数不多的课堂德育课程进行直接的“灌输”教育是不够的 ,更何况我国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在德育课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中加强道德“渗透”教育。一是重视通过开设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道德“渗透” ,即寓道德教育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二是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这样有利于智力和道德的同步发展 ,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对“灌输”本质及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灌输”的本质,不少同志认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主要采用此方法。我们认为:“灌输”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而不是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本质4含义是“教育和宣传”——用外在的知识和思想输入、充实受教育者的大脑;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油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等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受教育者如何实施有效的灌输,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灌输”的是列宁。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说:“工人本…  相似文献   

4.
党的思想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灌输”说是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的辩证统一;大学生在努力成为合格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两种矛盾: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与自主能力弱的矛盾;渴望成才的自发性强与勤奋努力的自觉性弱的矛盾。使他们需要“灌输”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的3种形式;寓灌输于宣讲,寓灌输于参与,寓灌输于激励。  相似文献   

5.
说实话,对“灌输”一词,我是避之不及的——在很久以前,有人(还有教科书)都在狠狠地批斗“灌输”。“灌输”就是灌,不问青红皂白地灌,不管死活地灌,不计效果地灌,就像拎着鸭脖颈往鸭子嘴里灌食一样:无情而残酷。我从此对“灌输”嗤之以鼻,不再反思,就像一般人看差生,差生永远是差生,从不相信他们也有对的时候。拜读了《福建教育》2001年第3期的《“灌输”何罪》,不禁大吃一惊,仔细想想,觉得有讨论的必要,故而也来“凑凑热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对“灌输论”最有力的质疑是“不道德论”。“不道德论”的立论是“无灌输道德教育”,“国家对道德中立”和“教育中立”是其理论支柱,是代表着自由主义立场的教育思想。面对着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对“灌输论”的质疑,任何语义上的辨析都是徒劳的,因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因此,任何对“灌输论”立场的退缩,都是在向自由主义教育靠拢,同时也就是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点的坚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刊》 2000年第 5期,发表了孙喜亭先生的文章《德育要拒斥任何意义上的“传递”、“灌输”吗 ?》,孙先生是针对“当前有一种德育立论,主张应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层次上全面否弃、拒斥灌输”而发的。我同意孙先生的德育不可能完全拒斥任何意义上的“灌输”的观点,因为没有继承 (灌输 ),就没有进化。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向孙先生请教。   一关于“灌输”的界定   孙先生说:“这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其实,也可以称为灌输,即所谓‘输入’社会意识内化于主体”,“灌输就是对人晓之以理,就是传播与传授…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应怎样处理,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产生了数学教学的两种模式。一种是重“结论”轻“过程”。也就是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强化,但知识的探求过程有时压缩到几乎是灌输的程度。另一种是重“结论”更重“过程”,也就是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模式虽然短期内技能得不到充分训练,但是随着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张志敏 《教育导刊》2004,(11):36-36
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之强。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这种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受教育的自觉接纳来实现。传统德育的方式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现代德育改革必须改变这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  相似文献   

10.
王艳娟 《现代教育》2012,(11):96-96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是何种教育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和启发式教育方法是我国现有的两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填鸭”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填鸭式”教育即通常所说的注入式(灌输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盲目地把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它是前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这种教育方式在我国长期广泛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侠 《文教资料》2011,(30):182-183
作者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对学生德育效果的增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以教学实例与读者分享了学科德育渗透的有序分层、有意无痕、水到渠成和舍大求小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但是,生物课毕竟不是政治课。生物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应在具备学科能力的基础上,自然适当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机械、生硬地灌输。如何搞好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呢?一、选择恰当的“质”生物教材中所含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不同于文科教材中那样明显,它往往潜含在教材里面。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出那些潜含的德有因素,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内容”施教。生物学科的德育内…  相似文献   

13.
一切科学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都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科学一旦产生 ,后人若再认识某一特定对象 ,就无需再走人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道路。人们只要通过传递、学习的途径 ,就可以掌握它。这个文化传递过程 ,其实就是“灌输”对于“灌输”,我认为不应该采取排斥的态度 ,特别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灌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灌输”的教育属性  “教”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上所施 ,下所效也”。所谓“施教”就是教育者要按照一定的目的 ,选择一定的内容 ,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 ,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问题上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分歧。我们认为 ,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看 ,仍然必须坚持“灌输”的方法 ,绝不能放任自流。  一、为“灌输”正名  一个时期以来 ,人们错误地把灌输这种非常必要的教育理念等同于简单生硬的教育方式方法。因此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给“灌输”正名 ,还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灌输之本来面目 ,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意识形态领域 ,去武装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与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不同 ,我们认为 ,灌输既不是机械的“填鸭”式的“满堂灌” ,也不是简单的“我打你通”式的说教。而是指…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新形势下的“灌输”教育并未过时 ,不能将“灌输”曲解为生塞硬灌 ;“灌输”教育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层次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满足正当需要原则 ;“灌输”教育应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同自我教育相结合 ,与管理的约束相结合 ,并做到直接灌输和间接灌输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生存尊严与个体自我认同、自我价值定位及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理”性则是维护尊严的基础;“说理”是维护尊严的前提奈件,“说理”教育则是过一种有生存尊严的可能路径。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应注意,“说理”教育不是灌输;“说理”应成为一种教育生活方式;“说理”教育要关注公共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灌输”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推动下提倡创新、自由的一段时间里,伴随着启发式教育、理解教育、生命教育等新的教育方法的兴起“,灌输”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同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然而,中国的教育要拒斥任何意义上的传递、灌输吗?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探索这一问题,无论是对德育还是智育,无疑都是十分严肃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灌输”教育的内涵及本质中国的“灌输主义”教学观直接缘于列宁“: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  相似文献   

18.
“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从课程本质维度看,“课程劳育”是指任何课程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从课程内容维度看,“课程劳育”则是指任何课程都包含了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亦是确保劳动教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高职院校有效推进“课程劳育”的路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相似文献   

19.
“堂堂练”设计的优化湖南省华容县第四中学李双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人性的教育活动。应试教育,明了地说就是“英才教育”,其劣根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只针对少数“尖子生”。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每一个学生,让...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构造”。这种审美就是要摒弃以往单纯地以知识与文本为基础而进行的符号灌输,就是要突破由知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能力的思维范式,就是要走出仅仅关注“是什么”而忽略“怎样是”“为什么是”的课程视野。现就以“月光启蒙”(苏教版)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