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使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及集成应用技术,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自动视觉检测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立体仓库等模块,通过工业以太网组建高度集成化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分层次设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实训、自动加工检测生产线PLC程序开发实训、图像识别程序开发实训、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加工检测生产线综合实训项目。实践表明,该实训平台可以满足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智能制造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需求,设计了智能制造单元系统集成应用实训平台。该平台集成智能仓储物流、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智能检测等模块,利用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实现信息互联,融入MES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接入云服务实现一体化联控。基于该平台设计了硬件搭建及电气接线、通信组态及调试、各单元智能化改造和控制网络集成调试4个由易到难的实训项目,还在此基础上拓展设计了创新性、开发性实训项目,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开发能力及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数控车床车削加工三角螺纹的方法,并以广州GSK980T数控系统加工M30X2—6g的外三角螺纹为例,进行探讨分析螺纹加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方便让学生更科学地完成高职数控加工任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探索数控加工的课程机制,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改革方法,可让学生在掌握制造需求、制造特点的过程掌握数控加工的技巧。基于此,文章就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数控专业数控车工的实训中实施"311"工程,即完成3种不同的准备工作,完成1个阶段的实训过程,完成1件自我创新设计、制造的作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控车工知识,掌握数控车床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控车工的职业荣誉感,实训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王洪广 《广西教育》2014,(35):190-192
针对近年来高职院校数控装调与维修项目各级技能大赛每年选用设备的不同,以广州数控系统GSK980TD为例,介绍了分模块的学习方法,即把数控车床分为数控系统模块、电气控制模块、CNC参数模块、变频器参数模块、伺服驱动器参数模块,以期达到学生快速入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高职院校数控装调与维修项目各级技能大赛每年选用设备的不同,以广州数控系统GSK980TD为例,介绍了分模块的学习方法,即把数控车床分为数控系统模块、电气控制模块、CNC参数模块、变频器参数模块、伺服驱动器参数模块,以期达到学生快速入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某校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的Ⅰ期实训设备为5台华中数控HSR612(Ⅰ型)工业机器人,能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基础操作与编程实训任务。具体的实训项目有写字描图、圆球搬运、物料码垛、机械装配以及模拟冲压。除去模拟冲压有1个数字信号与PLC进行通讯,其他任务均为机器人单体任务。由于单体机器人实训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机器人工作站,机器人生产线知识掌握的需求,故计划将其中一台机器人进行功能二次开发(智能颜色识别分拣系统),在不影响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使机器人单体实训变成机器人小型工作站实训。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操作能力,避免或减少操作错误,是数控机床实训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实训中产生的常见操作错误,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本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和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特点,分析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能够实现数控加工实训环节的在机模拟和过程监测,通过虚实融合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现场授课效果,为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控技术的深入发展,对数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数控仿真软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详细地阐述了虚与实相结合的数控仿真系统的设计应用研究,将真实的操作面板与虚拟的仿真加工相结合,给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应用可以减少训练实习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将数控仿真系统分模块视频教程、自动评分系统两者与数控仿真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的自学、自评,为提高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该模式对高职教育中其他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通过真实的操作面板与虚拟的仿真加工相结合的数控加工实训课程实施,为实践类课程校内训练仿真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外圆粗精车复合循环为例,针对华中HNC-21/22T、广数GSK 980TD、FANUC 0T等编程规则类同的常用数控车削系统,从编程指令格式、适用情况及应用限制等多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异同比较和分析说明,可为初步接触数控车削加工的学习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部分数控专业的毕业生走进企业后,并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胜任不了企业的数控加工岗位。笔者根据当前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通过近年来在数控铣床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从数控铣床的实训模式、实训手段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探索适合企业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实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螺距螺纹在一些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数控车床上加工大螺距的梯形螺纹、蜗杆的关键技术就是编程与对刀,该文以GSK980TDB数控车床系统为例,通过加工蜗杆的编程和对刀来阐述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大螺距螺纹的编程与加工方法,给生产中大螺距螺纹的加工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智能制造能力。针对目前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的不足,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分拣实训装置的设计,以实现几种不同形状、颜色工件的分拣,对提升学生新技术应用能力和拓宽专业视野以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数控技术的目的在于应用,如何才能在实训教学中提高应用能力,实现实训与生产相结合,最终服务生产,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浙大辰光双系统多面板数控车床的问世将满足数控实践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新的项目实训课程提出。把学生从学校认知到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本文阐述了项目实训课程的开发背景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数控操作岗位的行动领域.对其中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进行了学习领域设计与学习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单位对技术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还希望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所创新。如何让中职学生能够接受《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这门课,并且能够对所学知识理解应用,运用多种方法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我们在数控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车工实训是职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学习数控车床的基础。本文从车工实训工场的实训纪律入手,把"7S"管理引入车工实训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训习惯,从而形成一目了然的实训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为学生能及时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数控车床的手动对刀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数控加工中编程原点、加工原点的概念,对刀的基本原理;详细说明了GSK928CNC控制系统数控车床试切对刀的几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