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莎士比亚不仅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喜剧,还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四大悲剧最为著名。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还通过人物命运的叙写向我们揭示了人性,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来总结出人性的相关特征,并由此探讨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对于他的悲剧创作,一般都认为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和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并在不同程度上说明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的低潮和破灭。这是符合莎氏悲剧创作的实际情况的,但不是对莎氏悲剧创作的全面理解和评价。有的评论者虽然指出了莎氏悲剧中对资产阶级的揭露批判,但没有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容易使人因此产生疑问,即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时期,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却反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本文通过列举莎剧中对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丑恶所做的全景式观照,分析莎士比亚关于人性的探究对后世作家的深远影响,力图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一个人文主义作家的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4.
《麦克白》所讲述的并不仅是一个野心家最终覆亡的单纯故事,而是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反思。麦克白从思想和行为上一步步与人文主义相背离的轨迹从侧面体现出17世纪人文主义思想艰难的发展道路。麦克白最终灭亡的结局寄托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即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对道德社会的渴望、对破坏人文主义的恶势力的诅咒——颠覆美好人性的人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5.
苏屹峰 《文教资料》2006,(27):87-88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人莎士比亚,其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锋,他的思想无不渗透在他一生的作品之中。以时间为经,以创作思想的变化为纬,按照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阶段,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可以找出隐现其间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塑造了很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从喜剧到悲剧的创作过程 ,也是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不断深化与成熟的过程。苔丝德梦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这一过程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吴虹 《教育探索》2004,(7):82-83
莎士比亚是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前沿的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剧作深刻反映了“人性”这一主题,也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学家,他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对人性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本将以《奥塞罗》这部剧为依据,分析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所反映的人性哲学。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学宝库中古希腊悲剧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欧美文学领域,它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古希腊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古希腊悲剧的影响下,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独特地悲剧,后人称之为莎士比亚悲剧。莎士比亚悲剧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性和哲理的剖析,体现出了人性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文章通过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精神两方面对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点,这为今后我们研究古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做个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9.
通过《李尔王》中人物的激烈冲突体现了莎士比亚在基督教及人文主义关照下的人性观。文章深入剖析剧本深层的隐含意义,解读圣经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对莎士比亚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人性中兽性的渊源,然后对两类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揭示莎士比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早年推崇浪漫主义,后来改为提倡古典主义,即新人文主义.正是其新人文主义文艺思想以及他对人性的提倡,使他选择翻译充满人性光辉的<莎士比亚全集>.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是伊丽沙白戏剧和十四行诗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莎翁第十八首十四行诗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莎翁如何将人文主义思想用于文艺创作,从而达到用以"人"为本的观点去反对神的权威和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绿色世界”是莎士比亚在早期喜剧中构建的理想王国,它充分体现了作家美好的人文主义理想和愿望。在公正、和谐的“绿色世界”里,活跃着一群“南欧少女”,她们是“美惠女神”的化身,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女性的时代精神,也寄托了作家对女性的理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在论及莎剧前后期作品的巨大差异时,注意到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针砭乃至反驳,我国国内学术界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只强调莎氏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对希腊精神的继承性,忽略了莎士比亚作品内涵的复杂性和多义性。现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读莎士比亚,以世俗人本意识和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重述其作品的独特魅力,使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读呈现出新意。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人文主义思想,尤其在其四大悲剧中,通过悲剧形象的塑造向人们传递了人文主义的内涵,讴歌了人文主义精神,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理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重新阐释了“艺术摹仿自然”这一传统口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尊重现实的精神。在忠实现实的问题上,莎士比亚主张体现真善美,塞万提斯主张想象力与历史真实性的统一;在作家创造力问题上.莎士比亚与塞万提斯都同样看到想象和虚构的无穷艺术魅力;莎士比亚的主张更带有自然神论色彩,塞万提斯则将作家的才情摆在显著的位置,强调人的能力与价值.把人看成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生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丰富翔实的例证 ,从体味人世艰辛、依附于庇护人、同情劳动人民、揭露社会罪恶等方面着手 ,探讨莎士比亚及其弄人形容品性的共鸣点 ,同时指出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文艺复兴主旋律的回荡。  相似文献   

17.
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莎士比亚以前英国重要的戏剧家,他在多部作品中塑造的时代巨人形象及无韵体诗剧形式对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马洛对英国戏剧的贡献巨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既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情的赞美中,其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的热爱,对人的本性——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以莎翁后期的四部剧作为例,阐述了莎翁在创作中宣扬的两大庆题,宽容与爱,显示其宗教爱憎,最后引出复活主题,结论为:莎士比亚生活在宗教里,其艺术浸润着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